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美國人的誤讀——從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明白的兩個概念談起

對美國人的誤讀——從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明白的兩個概念談起

中美髮生貿易戰,我們對美國人有太多的誤讀,根本在於文化的差異。說起東西方文化,有兩個概念最能反映東西方文化的特點,一個是算術,一個是數學。現在中國國內已經遺忘了「算術」,大概認為「算術」太土、太傳統、太落後,就都西洋化了,所有和算術相關的都叫「數學」。

—01—

上小學時,記得有一門《算術》課,大約是關於加減乘除運算的。中學有一門《數學》課,好像是有方程與幾何。大學裡有一門《高等數學》課,學的大概有微分積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算術》課沒了,女兒小學一年級起就學起了《數學》課,大學裡的《高等數學》課程好像沒有什麼變化。

—02—

大約2016年,央視有個節目《開講了》,是撒貝南主持的,經常看。記得有一期邀請的主講嘉賓是華人數學家邱成桐,是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在數學界很有名,得過很多獎,是個了不起的數學家。其中有一橋段記憶猶新,撒貝南給邱成桐出了一道算術題,大意是小明借錢買鞋的彎彎繞題目,邱成桐看著題目一臉懵逼,有兩分鐘沒有反應過來,結果台下有個小姑娘脫口說出了答案。邱大數學家尷尬的說:數學家對加減乘除運算是不在行的。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可樂。

—03—

2017年3月在成都出差,有半日閑,在賓館看電視,有條新聞,說的是英國人因為數學成績太差就來中國上海,請優秀的數學教師去英國幫助小學提高數學成績的事情。新聞里透露出的那種爆棚自豪感,自己那時候卻覺得好羞愧。

英國人數學不好讓中國人去教?英國是數學大國,是算術不好,而不是數學不好。

雖然現今我們已經全盤西化,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搞不清算術與數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是完完全全的兩回事。

—04—

「算術」是中國傳統概念,「數學」是西方傳統概念。

中國自古算術就很發達,總結了如「孫子算經」、「九章算術」、「乘法口訣」等算術法則。現在菜市場賣菜大媽都能做到秤落即心算出菜的錢數來,並不比計算器慢,在準確度上也不比計算器差。在中國隨便逛一個菜市場,很少見有攤主用計算器算菜錢。算術是中國人的特長,猶其是和錢相關的算術。

「數學」來自希臘語,最初是一個哲學概念,古希臘「數學」就非常發達。公元1607年前後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介紹,通過徐光啟翻譯《幾何元本》進入中國的。但中國人真正了解、普及「數學」教育則是二十世紀初廢除科舉考試製度之後的事了。

徐光啟不是數學家,是偉大的翻譯家,是第一位了解、懂得「數學」的中國人,是第一位把數學介紹到中國的中國人。上海「徐家匯」就是為了紀念徐光啟,那裡曾經是徐光啟的家。

—05—

「算術」是改造世界的,「數學」是解釋世界的。

「算術」是計算的技術。東西方文明幾乎在相同的時間抽象出「數」的概念,但中國古人是用「數」來解決生活問題,總結岀了《九章算術》,發明了「算盤」。在遠古,中國人的算術能力與技巧,一直領先於西方,並且可以創造性地用算術來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算術」是中國人用於改造世界的工具,這個傳統至今沒有任何變化。

「數學」進入中國後也是「算術」化,而不是「算術」的「數學」化。學習數學的目的也在於應用,在中國人的認知中,「數學」是一個基礎性的應用工具,是改造世界的手段,這就是「數學」的「算術」化。

「數學」在西方是哲學家解釋世界的工具。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萬物皆數。宇宙是由「數」構成的,「數學」嚴格的說是「數論」,是用「數」來論證世界構成,是解釋世界的完美方法。數量與形式決定了一切自然物體的形狀,所以數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是由數決定的,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係。

笛卡爾說:我決心放棄那個僅僅是抽象的幾何,這就是說,不再去考慮那些僅僅是用來練思想的問題,我這樣做,是為了研究另一種幾何,即目的在於解釋自然現象的幾何。

在西方,「數學」很久一直都是哲學家解釋世界的工具,西方「數學」也一直遵循著這個傳統原則和核心理念。

算術提供改造世界的工具方法,數學提供解釋世界的邏輯模型。

—06—

「算術」是經驗積累,「數學」是純邏輯推理。

東西方古代文明都抽象出了「數」的概念,但發展的方向與路徑卻完全不同,根本在於其目的導向是不同的。

算術需要的是驗證,就是在實踐中去驗證。數學需要的是證明,是在假設中,用邏輯推理去證明。

因為生活需要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古代中國人很早就精於「算術」,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杜忠算術》《許商算術》《算數書》等,涉及加減乘除運算等運算規律。東漢初年成書的《九章算術》,第一章「方田」,第二章「粟米」,第三章「衰分」,第四章「少廣」,第五章「商功」等,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來,完全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提供的算術規律和方法。

這些算術規律和方法,完全是古人在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反覆的觀察、驗證、試錯、積累,總結經驗得到的。

西方「數學」不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所以與經驗無關,它是一個純粹的邏輯推導過程。所有的數學公式、數學定律、數學公理,都是在假設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都是假設與證明的過程。數學符號都是人為設定的,是為數學表達服務的。

歐幾里德說:「幾何無王者之道」。伽利略說:「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文字」。歐拉說:「數學家們都試圖在這一天發現素數序列的一些秩序,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謎,人類的心靈永遠無法滲入」。在西方,「數學」是數學家們的一個純邏輯遊戲,實踐與經驗都與數學無關。

中國古代只有算術家沒有數學家,也是因為古代的算術家建立的都是算術演算法,是一些現實生活、工程技術問題的具體演算法技術,都不是純粹的邏輯模型。在具體的演算法上是很難推導出其他演算法的,只有邏輯才能推導出邏輯,因為邏輯就是必然的導出。

—07—

算術研究的是現實世界,數學研究的是虛擬世界。

動物在生存中,大體上只需要一種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獅子只想著把野牛吃掉,不需要對野牛進行分析和研究。而人類在遇到問題時,必須在兩個層面上進行,增強兩種能力,一個是解釋問題的能力,一個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是一種解釋,算術是一種解決。

人類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各種各樣需要用算術來解決的問題,比如丈量土地、清點牛羊、交換貨物、分配財物等,這就要「算術」。算術研究的內容和對象是現實世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是解決人類生活生存的問題。比如在工程建設中,修橋鋪路、挖井蓋房等,特別是在度量衡的標準制定與統一上,都需要用算術來進行計算和測量。

比如南北朝時的祖沖之對圓周率精確計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圓周率不是祖沖之發現的,他是在東漢張衡、魏晉劉徽的基礎上進行了更加精確的計算。而祖沖之研究圓周率的目的是為了改進「度量衡」,所以祖沖之不是「數學家」,而是「算術家」,他著有《綴數》,能夠計算圓柱的體積,在當時相當深奧,是偉大的算術家。中國古代沒有數學家,只有算術家,因為在徐光啟之前,中國都沒有「數學」,怎麼會有「數學家」呢?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開設學園講學,讓人在學園門口掛了個牌子:「不懂數學者不得入內」。在柏拉圖看來,數學是通向理念世界的工具,而世界是由理念構建。柏拉圖相信真實的世界不是人們日常所見、所聞、所感,因為這些都是瞬間變化,是不牢靠的。理念先於一切感性經驗,具有超越現實的存在,現實世界只是理念世界不完善的摹本。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虛擬抽象的過程,也就是說人類必須把現實世界進行虛擬抽象,必須分類、分層、分段,給出不同的定義,形成一個個不同的概念,現實世界才能被人所理解和認知,才能形成不同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溝通、交流與合作,才開啟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數學是打開虛擬世界的鑰匙,數學表達的是用「數」構建的一個虛擬世界,和現實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08—

算術表達的是事物的表層屬性,數學表達的是事物的底層屬性。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一群羊有多少只,買兩斤土豆花多少錢,樓房的面積有多大,橋樑能承多少重,飛機能飛多高,高鐵能跑多快等等,都需要算術計算,都會表現為一個個算術問題。而為什麼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會歸結為算術問題呢?因為算術表達的是事物的表層屬性。

通常人們遇到的生活問題、工程技術問題,都是對事物表象的描述和處理,很多都要用算術表達。因為算術是處理事物表層屬性最方便簡潔的方式,它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實踐經驗發明和累積的,它也是為表達事物的表層屬性而存在的。

為什麼從小學開始就要學習算術,並把「算術」設為一門主課,也是因為生活中時時處處會遇到各種現象與問題,而日常工作生活最初、最多要表達和處理的就是事物的表象問題,而算術是表達事物的表層屬性的最好方式。

數學家為了用「數」解釋世界而不斷的研究數學,發明了大量的數學定理、公理、公式,設定了各式各樣的數學符號,提出了千奇百怪的數學問題,建立了豐富多彩的數學模型,而這些只是一個基礎研究,是數學做為一門學科的豐富發展。

但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人們會發現一個現象,現代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地質學、經濟學、氣象學等學科,很多自然現象與問題,在深層次上,都會合乎一些數學定律,歸根結底都是一個數學問題。

比如牛頓為了研究萬有引力定律,發明了微積分,而天體運行的規律,在牛頓的眼裡,最終表現為一個數學公式。

為什麼各自然學科的深層表現都會成為一個數學問題呢?是因為數學表達的是事物的底層屬性。所有自然學科的基礎是數學,所有學科最深、最底層的屬性都要用數學來表達。這也是搞科學技術研究的人員要有數學基礎與素養的原因。數學表達的是事物的底層屬性,對於所有自然學科的深層研究對象具有非常強烈的整頓作用。

算術表達的是事物的表層屬性,所以事物的現象在先。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與挑戰,需要解決什麼樣的現實問題,才能才會選擇什麼樣的算術工具,什麼時候用加法,什麼時候用乘法,什麼時候用丌,什麼時候用立方,都是根據現實需要,所以先有事物的現象問題,後有算術。

如果沒有現實需要,如果現實需求不能向前發展,算術就不能發展。算術的能力與水平是服務並制約於現實需要的。比如從算盤到計算器到計算機,都是社會的發展在先,計算能力在後。

數學表達的是事物的底層屬性,但是事物的底層屬性在開始並不能被人們所認知,人們發現和理解事物的底層屬性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數學家在研究數學的時候與事物的表象無關,也就是說與現實生活無關,完全是一個純粹的假設、證明,是一個純粹的邏輯推理過程。

隨著人們探索世界的深入,隨著現代各學科的發展,越到最深層,常常會發現有些現象與問題會用一個數年前、數百年前的數學定理、數學公式、數學模型完美表現,比如DNA的雙螺旋結構、比如人臉識別技術的多維模型。

也就是說數學的研究在先,而各學科的發展在後,數學的進步推進了各現代學科的進步,各現代學科的發展都藉助於數學並受數學的影響和制約,原因就是數學對事物的底層屬性有非常強烈的整頓作用,研究越深入,數學越顯現。

就像搞物理學、天文學、經濟學研究、氣象學的預測、人工智慧的探究等,如果不能建立數學模型,最終不能進行數學表達與計算,基本就是淺顯的,基本上就是瞎扯。

—09—

算術是有用的,數學是無用的。

算術與數學都是人們對於「數」的理解與運用,但完全是在兩種環境下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與發展方向。

算術是普通人的生存技能,數學是數學家的孤獨遊戲。

算術是為現實生活服務的,是改造世界的,算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起碼人們都要掙錢、數錢,就片刻也離不開算術,離開算術人們無法生存。因此算術是有用的,人們會根據不同的需求,採用不同的演算法,表現在社會生活中,算術滿足工程技術的需求即可,並不會無限深入。

所以在算術上,什麼都是有誤差的,誤差是合理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在生活中,沒有誤差是不可能,從成本上也是不可接受的,差異只是誤差的精度不同罷了。

數學是解釋宇宙的,是虛擬世界的事,與世俗的生活沒有關係,所以數學是無用的。數學家研究數學完全與名利無關,完全是愛好,是玩一個普通人看不懂的遊戲。

牛頓仙逝291年了,試問現在大街上有幾個人能夠把牛頓發明的微積分說明白呢?就是在大學理工科,能夠把《高等數學》學好,也算是了不起。

—10—

算術不可能轉化為數學,數學可以轉化為算術。

算術與數學休戚相關,相對於數學,算術是簡單的、淺顯的,是不精密的。數學完全涵蓋了算術,是算術的邏輯化。所以算術對數學鮮少有影響與貢獻,但數學則可以轉化為算術。當數學為工程技術服務時,當用數學定律、數學模型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時,數學就轉化為算術,也就是說數學的應用就是算術,這就是算術的拿來主義。

所以現代算術的發達,完全是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沒有數學的深厚基礎,算術則很難前行。

在國內現已不見了「算術」的概念,小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學「數學」,但用算術的思維學數學,終究學不好數學,所以中國鮮有數學家,多是算術家。

西方小夥伴是用數學的思維學算術,所以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小學算術大都不好,普通西方人的算術能力普遍較弱。所以西方人在街頭商店交易時,大多要藉助計算器,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偉大的數學家幾乎都出自西方。

—11—

從1840年開始,中國全盤西化到今天,人們相對富裕起來,日子好過一些,可這一切都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基礎上,建立在對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的學習模仿上,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的丟棄上。

就如我們丟掉「算術」,全面學習「數學」,雖然看上去把數學也學得不錯,但只是「數學」的「算術」化,算術思維是中國人的傳統並滲透入血液中,極少有中國人能真正理解西方數學的概念,並願意為之努力。整個社會的文化和氛圍,都不支持和讚賞搞數學的人,社會欣賞的是「有用」,骨子裡還是「算術」吃香。

就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社會風氣里「算術「的技術技巧太多,彎彎繞繞太多,一道普通的「算術」題目,常常把真正的數學家都搞糊塗了。

從「數學」的角度看,中國人還差得很遠,要跟上西方,前面的路還很艱難,很漫長。需要理性,理性,再理性。

事實的事實是什麼,

自己的自己在哪裡。

理性,理性,再理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道匯 的精彩文章:

TAG:正道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