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達到無我忘我的境界?

如何達到無我忘我的境界?

一切法無我

何達到無我忘我的境界?你只要還有煩惱,就說明你還沒有真正的看破,放下,自在。當生活中的一切從你的內心飄過的時候,不會留下一絲的痕迹,那時你就自然而然也就達到了無我忘我的地步。佛教所談到的「無我」,談的範圍非常廣。有一部論叫《百法明門論》,其中說:「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佛法所說的「一切法」指的是世間的萬事萬物,包括我們能夠了知的,不能了知的,都叫做「一切法」。「一切法」分作百法,歸納起來大概有心理方面的法以及宇宙自然的法。凡是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的相狀、作用與本體。我們所知的人、所知的一切,在佛法來講都叫做「法」。「法」是一個名詞,指的是一切不同的事物,所以叫做「一切法」。

一切唯心造,一切從心修起。我們修行,修的就是這一顆心。為什麼佛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都是貪嗔痴蒙蔽了我們的心,當我們徹底的消除了貪嗔痴之後,我們都可以成仙成佛。佛教這樣歸納總結,就是想讓人對諸法從主觀、自我的錯誤定位當中,恢復正確的認知,這對我們的人生意義重大。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圓滿、不自由,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們主觀的看法影響了對「一切法」的認知,認識上出現偏差,導致我們一切所作所為都和諸法不相應,產生了誤判。就像醫生一樣,如果對病人的病情完全主觀判斷,隨意用藥,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希望生活過得好,但他必須要認知、了解生活的環境或者空間。所以佛陀才說了佛法,幫助我們認知生命乃至宇宙萬物。

法,一定要正確理解這個「無我」。「無我」不是什麼事情都無所謂,「無我」是擺脫我執、我見、我愛、我慢這些與生俱有的煩惱習氣,不要受它控制。不去刻意想怎麼達到無我的境界,在生活中總是為別人著想,不去想自身的利益,我認為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無我境界。一個是宇宙當中客觀存在的法,一個是我們所皈依的法。正確地認知法很重要,大家要明白總的綱領。當你明白這些綱領的時候,人生就會沒有迷惑。這就是說,我們想知道什麼是「無我」,首先要認知「無我」這個概念,它決定著人生的全部。

去掉自我,我們就和真實的宇宙合二為一了。

無我的狀態,要從空性中去領悟。實際上,凡夫眾生做不到真正的「無我」,真正能夠「無我」到家的,那都是斷見思惑,證到人我空的人,是聖者了。為什麼菩薩能夠觀自在呢?因為觀照現象顯現存在的當下,了悟本質是空性的。所以面對現象的時候,心不會被束縛。對於「無我」,我們舉個例子來講。生氣的時候,我們會說「我在生氣」;得到的時候,會說「我得到了什麼」;失去的時候,會說「我失去了什麼」。實際上,這些都是內心的心理因素,在佛家講,每一個情緒都伴隨著貪嗔痴的念頭。因為不明白「無我」的道理,「貪」不斷地積累「自我」,當「自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像杯子裡面的水滿了,不能再加你還偏要加,水就會溢出來。所以人按照自我去展現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這就和「無我」不相應。

學佛的人都應知道,我,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只不過是一副皮囊,我們只是暫住在其中,身體會壞,會爛,都是無常的(不長久的),我們應該借假修真,提升我們自己內在的東西,所以,也不能執著於外表。這些說來容易,正真做到需要自己不斷的努力,提升。這個貪嗔痴屬於你嗎?如果屬於你,就不屬於別人。但是人類從昨天走到今天,甚至到了未來,這個世界依然是由貪嗔痴組成的,我們感受到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永遠是兩回事。我們用貪嗔痴感受到的世界,都叫做「有我的世界」,或者叫做「主觀的、自我認同的世界」,這就是我們要去除的,因為它就是「我」。用正確的方法認識它,輕鬆善巧方便地除掉它,這時候我們就和真實的宇宙合二為一了。

那麼如何在生活中修習無我呢?第一點是是要警惕自己的心念,把我執的心念導向無我利他。若是在做事中,有我執的苗頭出來後,例如出現「哎呀,我被表揚了,我好聰明啊」「嘿嘿,你們都不如我」等等這些念頭,一定要呵斥自己,並糾正自己的發心。世尊所說的法,首先是一個台階,讓我們客觀地了解「一切法」,再去調整「一切法」。如何調整呢?首先認識要正確,這很重要。這種認識,我們可以叫做「無我」,所用的方法就是對事物歸納總結,在禪定當中分別、分辨它。禪修能調整生理及心理層面,讓我們正確了知生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認識自己與對境。我們自己也是法的一部分。慢慢地,我們就會知道生命的來龍去脈,人生一切幸福和快樂都取決於此。

無我的存在是最真實的存在

現在追求的世俗利益都是無意義的,而且現在不對治習氣,以後會更痛苦。這樣就會有力氣可以用。另外,為了解脫,也要做好放棄世俗利益的準備。失去了世俗利益的牽引,可能修行會更容易。現在追求的世俗利益都是無意義的,而且現在不對治習氣,以後會更痛苦。這樣就會有力氣可以用。另外,為了解脫,也要做好放棄世俗利益的準備。失去了世俗利益的牽引,可能修行會更容易。它不同於言說,不是語言能夠表達的,但其中有著無限的光明,就好像太陽一樣光明、溫暖。它是為了一個人而照耀嗎?不是,太陽是一種無意識的存在,它有它的本體,有它的作用。作為太陽這個法,它並非為了照耀別人而發光、發熱,它的本體就是如此,所以像太陽這樣的心就是「菩提心」,是宇宙當中自然存在的。

雖然存在這種美好,但它不自認為是美好的,所以太陽達到了一種無我的境界,它能夠永恆,能夠不斷地散發出光和熱。它來源於宇宙,是宇宙法則的一個表現——宇宙當中的慈悲、利他這些美好品德的展現,所以這是宇宙意識。宇宙意識不以任何人的認同而存在或者不存在,這種狀態我們就可以認為它是無我。所以我們能夠體會到的這種無我的存在是最真實的存在,它和有沒有沒關係。

我們有的是「我」,把「我」去除了以後,顯現出來的就是生命的大圓滿、大光明,就叫做無我。它遍於一切處,是諸佛的法身,也是我們每個人發菩提心的覺性。什麼叫覺?它是良知,即正確的知道。你的良知就是一個佛,它是一種警覺,你做了什麼虧心的事情,會感覺心裡不安,這種警覺、光明永遠不退失,無論你的人生經歷什麼坎坷,你的這種心的作用,唯明、唯知、唯覺的能知與所知都不會退失,這就是佛,也是無我的一種自然存在。

無我從哪裡去展現

雖然我們擁有無我的資源,但平時卻很難用上,因為我們一刻離開「我」都覺得心裡不踏實。我們已經入了一個怪圈,一個慣性思維。我們急急忙忙地奔向死亡,一切都沒來得及去看,如何有享受呢?如何有真理呢?每個人回過頭來看自己的人生,在為什麼而拼搏?根本不知道真理是無我的,如果知道何為無我,就一定會慎重地選擇自己的生命,做傳統文化就是如此。

無我從哪裡去展現?就從你的發心來看。你是為了照亮別人,還是沾沾自喜?你是為了做功德而做功德,還是覺得這是本分事?你覺悟了多少,想要分享多少......這些有沒有仔細思考過?能不能夠經得住誘惑?財色名食睡都是有我的,我們對它有幾分覺察?有幾分勇氣跟它們說再見?所以一切都要從因地著手,因地光明,果地也會光明;因地不光明,果地一定不光明。

想達到無我,只能老老實實地去修

因果是無我的總說,我們修也就是修這個,世間迷也就迷在此。在佛法當中,般若是什麼意思?一種智慧,能夠帶領你到彼岸。沒有此岸,也沒有彼岸,因為你有了此岸就違背了彼岸,所以你把對自己的設定、後天的東西都抹掉——這就是彼岸。彼岸不在極樂世界,也不在人間,它遍於一切處,這就是無我的境界。

所以想要無我,不是靠尋找,只能老老實實地去修。每一次對於方向的認知,每一次回過頭來的覺察,每一個起心動念,這就是我們經歷的戰場,我們在此尋找無我的證據、蹤跡。如果你能夠對此稍微思維一下,都是功德無量。就像《金剛經》上說的,此處就猶如諸佛的塔廟一樣,皆應恭敬,禮拜讚歎。所以對於我們心中的般若、無我,我們認知到了嗎?從概念上了解到了嗎?在方向上把握了嗎?有發願去尋找它嗎?什麼叫做人生呢?什麼叫做快樂幸福呢?我們是用這些概念為自己製造問題,還是真實地為自己解決問題呢?

再其次,是要經常練習。和習氣作戰都是場苦戰,從沒有輕鬆的時刻。往往一個正念起來,要和無盡的習氣作鬥爭,內心真妄交攻,好似神經病,渾身很難受,但是一定要堅持住,如果你能熬過去幾個關鍵節點,後面提起正念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就很輕鬆了,能靜下心來思考無我呢?所以我們要習慣孤獨,當你一個人面對你自己的時候才是清醒的,不要把你的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你的生命需要自己把它托起來,除了你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或者任何的財富、地位、別人的認同能夠證明它存在的價值。佛法以及生活、乃至於世間的一切都圍繞著宇宙的意識在運作,當我們明白宇宙意識的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會變得有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上雲來集 的精彩文章: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心如蓮花開,自在無煩惱

TAG:無上雲來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