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帝內經》實修入門回顧

《黃帝內經》實修入門回顧

撰文/攝影 冬木

那幾日。荷在靜靜地開,一旁的眾人,站樁。

六點始。站著。

天越來越亮。太陽升起來,身邊的地,便有了光亮,然後陽光落在身上,一寸寸爬上肩、脖子,一側的臉發熱,繼而發燙,我不由得移了移身子。

就在那一刻,突然想,如果自己就是一隻昆蟲,有一天犯懶、想發獃的蟲子呢,也會這麼靜靜的感受日出,陽光烈時躲到石頭後面,午後,幸許還有太陽雨,然後暮色上來,月落荷塘。

人,在這天地間,和一隻蟲兒有多大分別呢?

突然,理解了傳統文化里,天人合一那些難以言傳的意味。古人的智慧,如此真切的貫穿在日常里,不過我們,早就在城市生活的奔忙裡忽略了。

行人如流的地鐵通道,四季恆溫的空調房,職場、商場,被算計的時間,處處忙碌,卻忽略了身體這個道場,忽略了我們本來是這天地間的生物,那些與生具有的感受,與天地相連的通道,早就被蒙蔽了。

來這裡,全因在幾次不同的場合,聽辛庄黃明雨老師談到行益老師,大讚。一位信任的師者所薦,便不持疑慮;再,純因幾分好奇,只知道辟穀不吃飯,七日不食,真可以嗎?權且把身體當實驗品,體驗下未知。

人到中年,逢有未知,好奇心卻愈濃。蓋因見過些人事,多了敬畏,天真心反倒迴轉了。

1

第一天,一桃三棗。

第二天,老師說桃小,倆桃六棗。

辟穀七日,物質糧食就是它們了。

每天早六點,晚八點,除去中午休息,站樁打坐,六十多歲的行益老師,每天講課不會少於八小時。

盤腿坐在台前,開講,一旁的水杯,他幾乎碰也未碰。

他和我們一樣,不食。不一樣的是,他還要如此超長時間的講課。一年,這樣的課程還有好幾次,帶一次課,他就會帶著學員辟穀,而這之外,他自己閉關、給苦等良久的人看病。

你很驚詫,是,只能用這個詞。他不用講稿,隨手拈來,那些跌宕傳奇的人生故事,修行的過往,求真,求拙,充滿智慧。

第一次,對中醫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分明,它不僅僅是一門醫學,傳統文化的絲絲縷縷,與之相融相和。它是有靈性的醫學,老師這般說,我們還需點點領悟。

也第一次,對修行有了真切的感受。內外兼修,不止是學識、德行,還有身體的修鍊。「民間自有高人」 ,那幾天,這感嘆不時在心裡冒出來。

老師獨創滿腹經輪讀書法,說餓了就讀《黃帝內經》,不止是精神糧食。果然,幾遍讀後,神清氣爽。

老師帶領的是服氣辟穀,用各種方法練氣。他笑談,不服氣就斷食,那是飢餓療法,和修道無關。斷食沒那麼可怕,無非是停止一套系統,啟動了另一套內在的生命系統。

2

「《黃帝內經》怎麼能那麼講呢,我氣得不行。」論某些名人解讀,老師也一派天真,快意恩仇。「很多人講《黃帝內經》是講救人,我講自救。」

幾幅內經圖掛在教室里,彩色版、西安寺院里拓印出的黑白版。初看雲里霧裡,老師點撥,原來處處皆有玄妙。鐵牛耕地、刻石呼吸,無不召喚著對身體的修鍊。

「失魂落魄」、「心花怒放」,這些成語的來歷,原來實修者,有比我們深刻得多的心領神會。

「不浪費每一次呼吸,每次呼吸都是慢慢的覺。」他會不經意的,提醒我們「覺」。自覺是生命能量的內斂,凡人用它呼吸,聖人用它覺悟。

「誰能提升我的生命質量,我就拜誰為師。」從兒時至花甲之年,無論已被多少人追隨,凡逢有自己可學的,他從來以人為師,虛心求教,且常劍出偏鋒,軼事奇聞,令人捧腹。

除了學習《黃帝內經》,老師專門安排時間教大家治病。拉筋、貼骨按摩、手療,他多年行醫的經驗,把最方便、最見效的授於人,更別說見招拆招、帶著我們實踐的各種養生方法。

他喜歡大家提「刺激性的問題」,這讓他大呼過癮。他常說自己對答如流,說了這麼多的話,嘴就像一個喇叭,喇叭後面的人他不知道是誰。很多話,就是不假思索,汩汩而出。

有人問怎麼教育孩子?他說:吃苦,受窮,出遠門。

有人問,想行善,卻又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回:大事才會力不從心,善事不在大小。

哲學是什麼?他回復「啊!呀!」 二字似棒喝。

「明明白白一條路,千千萬萬不肯修。」 談到心痛處,他頓住,竟潸然淚下。

他說他的課,更多是分享:怎樣做一個人?而他自己,一直奉行: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簡簡單單生活。

「用心修身,用身修心。」

「把心機放下,就能做謙謙君子。」

「不要太用力,要用意,高妙的東西就在不經意間。」

「我們需要的並不多,想要的太多。」

「念經不是背誦經,是要在心神上去體驗。」

「修行就是要做一個圓滿的人。」

中國文化,是體驗式的文化,要用體驗式學習,才能懂中國文化。七天結束,對這話有更深體會。

如行益老師所說,第七天時,你們已經不是那個曾經的自己。當然不是身體層面的,太多太多……

七日,點點滴滴,一些「舊」在破,一些「新」在起。

前路漫漫,求索無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冬天的一棵樹 的精彩文章:

TAG:冬天的一棵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