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沒有髮膠,那些照片上的誇張髮型是怎麼固定的?

古代沒有髮膠,那些照片上的誇張髮型是怎麼固定的?

古人的智慧一直是非常強大的,所以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沒有髮膠,可是有髮膠的代替品呀!

舊時有三百六十行,賣凝刨花即是其中一行,小販肩扛一條矮腳長板凳,凳面的前端開有一孔,孔上插一根二尺多長的竹竿,竹竿上掛著一串串疊在一起的凝刨花,約二寸寬尺半長,板凳上還有一段光溜微黃長方形的榆木,用闊刨輕輕一推,一片片薄薄的呈波浪形的凝刨花便成了有價待沽可賣銅鈿的商品,用熱水浸泡便會滲出粘稠的液體來,後將此液灌入刨花缸,用小毛刷沾取搽在頭髮上,頃刻,光可鑒人又便於梳理定型,且能散發出淡淡芬芳,還具有潤發烏髮之功效,乃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天然綠色美髮用品,直至今日京劇旦角仍嚴守古法,臉頰二邊的鬢角貼片還非用凝刨花不可。

發展高峰

「刨花水」是中國古代先民們很了不起的一項創造和發明,起源於何時沒有準確的文字記載,但到了唐代是它發展和完善的一個高峰,唐代女子先用細竹絲紮成各式各樣髮型輪廊,固定在頭上,然後用「刨花水」把頭髮浸濕,盤繞其上,再用細梳梳抿得油光烏亮,待頭髮干後自然定型,製造出千姿百態美輪美奐的髮式,讓萬國來朝時的各國使臣驚嘆不已。日本的民族服裝和髮式就深受中國的唐代的影響,有史料記載在日本早期的影視資料《藝妓回憶錄》時仍能看到藝妓們用「刨花水」梳頭抿頭的場景。宋、元、明時期關於「刨花水」的文史資料不多,但在文學作品裡刨花水出現的頻次越來越多,發展到清朝,「刨花水」達到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這主要和清代滿族人獨特的髮式有關。

發展低谷

「刨花水」發展到民國時期,隨著西洋化學髮乳、髮油的進入漸漸被冷落了,但仍然在廣袤的中國大地市井鄉里、尋常百姓家為萬千個愛美的女子默默無聞地服務著,一直到更方便快捷的髮膠出現。事實上,「刨花水」天然無毒、綠色環保的獨特功效是任何化學凝發劑都永遠無法超越的,一直到現在,在古裝戲曲里,旦角的額頭盤發和面頰勒鬢(水鬢)仍然必須要用它,這是化學啫喱和髮膠所不能替代的。往昔風光無限的「刨花水」依仗著戲曲的傳承細若遊絲地流傳了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髮型 的精彩文章:

陳奕迅老婆徐濠縈換新髮型,模仿「櫻桃小丸子」,卻顯得臉又老又黑
賈靜雯新髮型酷似「泰迪卷」,精修未修差距太大!網友:老了十歲不止!

TAG:髮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