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歲的他拍了一部屬於所有人的青春片

20歲的他拍了一部屬於所有人的青春片

有很多電影在你沒看之前,你從別人口中得知它是這樣的。

但是等自己看了之後,卻發現並非如此。

今天麻婆要推薦的影片是——

我殺了我媽媽

J"ai tué ma mère

年僅20歲的哈維爾·多蘭憑藉這部影片獲得第62屆戛納電影節三項大獎。

這是哈維爾·多蘭的導演處女作,拍攝該片時,他一個人擔任了該片的導演、編劇,還擔任主演。

其實多蘭在8歲的時候就與電影結下了很大的緣分。

當初看完《泰坦尼克號》之後,多蘭還給萊昂納多寫信,表達自己對他以及對電影的喜愛。

這部影片豆瓣評分8.3。

很多人以為它是同性電影,但豆瓣標記的類型其實是類型片,事實也確實如此。

哈維爾·多蘭是一名公開出櫃的同性戀,他曾公開表示這部《我殺了我媽媽》是半自傳影片。

他自己一直在為消除同性戀與異性戀的界限貢獻力量,但他避免在影片中突兀地提及「同性戀」。

因為他覺得同性戀很正常,「根本就不該成為一個問題」,他要讓人們在觀影的同時忘掉角色的同性戀標籤。

于貝爾(哈維爾·多蘭飾)是個16歲的少年,還在上高中。

他和母親香塔爾(安妮·杜爾瓦勒飾)相依為命,他的父母離婚多年,母親也一直一個人把他撫養長大。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叛逆期的到來,母子倆之間不再親密無間,兩人變得越來越難以溝通。

母親吃東西的樣子他會嫌棄,母親在車裡放的音樂他也嫌棄。

但是母親也一步都不退讓,兩個人在一起總能因為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吵起來。

他不懂為什麼母親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事事順著他了,母親不懂以前那麼乖巧的小孩怎麼變成這副德行。

母子間只剩下沒有盡頭的對峙,兩人之間的距離漸行漸遠 。

母親總是反反覆復,于貝爾說想搬出去,她第一天晚上答應了。

可等到于貝爾看好房子正興奮地談論時,她又不同意他搬出去了。

那個失落的感覺啊,隔著屏幕麻婆都感受到了。

于貝爾的內心滿是痛苦和矛盾,他開始嘗試,企圖重塑與母親之間已經破裂的親情和信任。

他開始做家務,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等等,可這些並沒有讓母親對他刮目相看。

不過至少兩人的關係至少進入了一個短暫的休戰期。

只是,母親意外得知自己的兒子于貝爾正在和另一個男孩安東尼(弗朗柯斯·阿諾德 飾)交往,母子兩人的關係再度跌入冰點。

母親回到家沒有對於貝爾大吼大叫,這件事她隻字未提。

但是她卻在暗中聯合于貝爾的親生父親理查德(皮埃爾·查儂 飾),兩人一起把于貝爾送入了寄宿學校。

于貝爾非常排斥寄宿學校,但最終還是拗不過父母,去那讀書。

但在新學校他過得並不開心也不怎麼順利,於是他最終還是跑了。

在安東尼的幫助下他來到小時候生活的地方,等待母親的到來。

于貝爾之前曾經用DV記錄下了他對母親混合了美好回憶與現實中充滿瑣碎爭執的複雜感情。

他在鏡頭前說:

如果有人動自己媽媽一根汗毛,自己肯定不會放過那個人。

他愛自己的媽媽,但有時候卻又希望自己媽媽死掉。

第一次看到這個片名,麻婆還嚇一跳,還想著主人公不會真的偏激到把自己的母親殺了吧,但看完才知道原來他只是假裝自己是孤兒。

與母親的關係確實如影片所表現出來的不可捉摸,兩個人明明都愛彼此,但是卻都不願意做出一點讓步。

麻婆以前叛逆期的時候和自己的媽媽就是這樣。

我們常常因為一點點小事吵架。

也許只是因為她讓我吃豆腐我不吃,也許只是我做某件事沒按照她習慣的那種方法,也許是因為她總說我比不上別人家的小孩。

那時候,我們之間有一個隨時會爆炸的點,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成為燃點。

不過影片里于貝爾和他母親的感情,與麻婆和自己媽媽的感情其實不同。

于貝爾小時候父母離異,他的生活里只有母親,他所有的感情寄託都是母親。

如果在母親這裡得不到同等的回應,那他也許就會變得偏激,愛的越深恨意也越濃。

不過母子之間也沒有什麼過不去的,最後當兩個人都回到最初的地方,母親也看到了他拍攝的畫面,說的那些話。

麻婆相信兩人之間一定會和解,因為叛逆期終會過去。

當你不再叛逆時,回想以前的很多次爭吵,其實那根本沒必要發生的。

不過是一句道歉而已,說出口也沒不會掉塊肉。

但母子之間的關係就是很奇怪,我們小時候,他們不讓我們做的事,我們99%都做不成。

而長大之後,我們不讓他們做的事,他們100%都會做。

這真的是一件極其不公平的事啊。

不知道你和自己的媽媽有沒有那麼幾個硝煙瀰漫的時刻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婆電影 的精彩文章:

印度第一婦女之友竟不是阿米爾汗,而是他
用相機記錄幸福與苦難的她,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TAG:麻婆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