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文化產業視角看電視相親類節目的困境與出路

從文化產業視角看電視相親類節目的困境與出路

文/宋湘綺 江思穎

自首檔電視相親節目《電視紅娘》播出開始,電視相親節目的發展態勢呈波浪式上升,近30年里3次潮起潮落。據珍愛網《2016年單身人群現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0日,我國單身的成年人已破兩億,「其中高達54.7%的單身男女表示,春節7天的長假,至少要進行8場相親。」認識受眾對電視相親類節目的深度需求,從創意、傳播、管理三個維度探析其生存困境及未來的發展出路,才有望擺脫近年來該類節目「開播—整改—停播」的厄運,融入互聯網文化產業,才有望走向品牌化發展之路。

一、電視相親類節目的發展現狀和生存困境

自2009年至2016年電視相親節目近20檔,至今比較知名的還有江蘇衛視《緣來非誠勿擾》和貴州衛視《非常完美》。近幾年許多電視相親節目的模式雷同,同質化嚴重,大批節目面臨停播危機。

(一)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價值引領

1.速配娛樂化傾向明顯

在生活節奏加快和大眾文化的驅使下,「速配主義」盛行。節目在「了解—選擇—牽手」的過程中,有的背離了節目「尋找配偶」的目的,偏向娛樂性、遊戲性,由交友服務類節目流向真人秀節目。為了搶佔先機,節目缺乏原創精神,比如「轉椅、盲選」熱,以及「帶父母相親」等形式,一味跟風。

2.審美意蘊、思想性匱乏

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各種觀念相互碰撞,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杯水主義等沉渣浮出。「寧願在寶馬車上哭,不願在自行車上笑」的婚戀觀,不是個別現象;「裸貸」新聞曝光前,難以想像消費社會溫柔的陷阱如此瘋狂地挑戰著年輕人的觀念。有的相親節目話題討論膚淺,甚至媚俗;正如波茲曼所說,電視傳媒的娛樂本性使得非娛樂性的信息不得不在「聲像」上包裝自己,不少相親節目利用華麗炫目的舞台效果和言論激起受眾的好奇心,能掀起短暫的收視熱潮,缺乏持久魅力。在社會轉型中,有必要通過電視熒屏的審美感染和理性引導,樹立正確的婚戀觀。

(二)「我說你聽」,受眾參與度低

1.傳播手段單一

很多相親節目前期主要依靠網路和電視平台的宣傳片製造聲勢,節目播出後轉為由話題炒作來維持熱度。由於創意和經費不足,往往前期宣傳力度不夠,後期話題熱度難以持久。話題持續熱議需要推波助瀾,更需要合理引導,否則,難以維持,甚至可能會偏離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想要永葆相親節目的生命力,必須要加大投入,增加傳播渠道,完善營銷策略。

2.互動機制欠缺

多屏時代,網路劇、視頻、微電影、直播等各領風騷,受眾有了更多的選擇。在「受眾中心」代替「傳播者中心」的網路傳播中,關注受眾的需求、邀請受眾參與創意是新常態。羅蘭巴特以解構主義為特徵的寫作理論和對「作者之死」的宣判,使得作者的話語霸權被打破。羅蘭巴特倡導生產式文本的開放性,實現受眾的互動性參與。當前的電視相親節目依舊維持著「我說你聽」的模式,需要改進,「聽者」都可能是參與者。微信微博等網路平台的互動僅局限於中期話題炒作,缺乏整體布局的互動反饋機制,尤其是前期受眾對節目的期待和對後續服務的需求,都是有待提高的地方。

(三)「一站式」生產,缺乏產業鏈

1.反饋應變遲鈍

由於成本、製作程序等原因,大多電視節目在播出之後就很難改版,相親節目也不例外。話題討論,也是受眾自說自話,很少能有效反饋,很難改變已成型的節目模式。就媒體創意、管理者而言,價值觀、產品觀的改變也非一時一刻,自我提升艱難,加之傳統媒體的運作慣性,所以「開播-整改-停播」成為一些電視相親類節目的普遍困境。現在需要更新觀念,加強反饋,利用媒介平台,使電視相親類節目「一站式」生產模式轉向文化產品「產業鏈」生產模式。

2. IP意識薄弱

電視相親節目要找到自身的品牌個性,就需要具備內容持續創新的能力,具備IP化生存的技能。培育自有IP(內容版權和改變版權),才可以立足節目,打造文化品牌和產業鏈,深度挖掘適婚人群的消費需求,充分開發婚慶產業價值。一些節目雖然已經有了產業思維,但只是小打小鬧。相親節目後勁,來源於文化企業家、策劃人、編導的原創精神,能夠引領一個時代的婚戀觀,有持續內容生產,把相親節目的主持人打造成品牌人格體,或許是該類型節目轉型升級關鍵。

二、電視相親類節目的突圍

北京大學陳剛教授於2012年提出創意傳播管理理論,構建出文化產品創意、傳播、管理協同發展的框架,以適應數字生活空間所帶來的變化。該理論認為:「企業要適應數字生活空間的變化,必須調整觀念,建立創意傳播和傳播管理機構。企業要同數字空間的生活者也就是過去的消費者進行深度溝通,觸發『溝通元』。溝通元是一種基於文化內容的文化單位,它凝聚了生活者最感興趣的內容和最容易引起討論和關注的話題,一旦投入數字生活空間,就會迅速引起關注,激發生活者熱烈的分享、討論和參與。並且,在傳播者和生活者的積極互動過程中,溝通元不斷地豐富和再造,並不斷地延續傳播。」溝通元具有「可分享、可複製、可延展、訴求單一」的特性,不同的個體,在價值文化認同的基礎上,自發豐富溝通元,實現協同創意,達到傳播的最佳效果。該理論突出營銷傳播對需求的精準把握,以「攻心術」贏得自傳播。該理論為電視相親類節目一站式傳播,抵達數字傳播時代自傳播和服務提供了心靈通道,媒介平台也為「相親節目」構建「婚慶產業鏈」提供了硬體支撐。

(一)服務先導,平台+內容雙管齊下

1.倡導精準服務

電視相親類節目較早期同類節目生存環境已發生三大變化:大眾傳播到數字傳播、錄播到直播、觀眾到數字生活者,電視媒體應該順勢而為,變成生活者的服務者。節目組應提供更多服務,比如事先做大量工作,將不同「需求」的男女嘉賓盡量做到「色系」匹配。「相親」是「速配主義」盛行的產物,但節目組應始終秉持「追求真愛,服務大眾」的理念,給「速配者」創造更多的線上、線下的交流機會。

2.善用媒介平台

電視相親節目之所以可以通過品牌打造、提供相關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很大程度依賴媒介平台和新技術。經濟學家們認為,「只有把產品當做服務來做,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你賣給顧客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顧客做了些什麼。」服務是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徑,傳統電視難以實現的預先溝通、事後加強、需求跟進,媒介平台都可以代勞。媒介平台是指以計算機為技術支持,以互聯網為傳播載體的新媒介組織,通過聚合資源,創造新價值,獲取價值。如:通過直播、微信群,組織幕後活動,將婚戀交友節目由小小的舞台擴展到現實生活,有效展示嘉賓真我風采,以增進雙方了解,然後進行舞台互動,變「速配」為「慢配」。藉助媒介平台,電視這樣的傳統媒體也能「不只是搬運內容,還能提供更多的服務」。通過一流的電視節目現場效果和優質的周邊服務,提高粉絲粘性,塑造各有特色的品牌,相親節目才更「親」。

3.加強價值導向

電視相親節目也是時代情愛觀的風向標,社會轉型最難的是觀念重塑。在新舊觀念交替之時,處於婚戀期的年輕人往往無所適從,甚至陷入迷惘。男尊女卑、好逸惡勞、物慾至上、杯水主義的不良風氣之蔓延。克服傳統婚戀觀的局限,引導培育健康積極的現代婚戀觀,首先要找到有思想、有情懷的編導和主持人。如《中國式相親》的舞台上曾出現「詩和遠方」的話題,但未能有效推進。主持人若能拋磚引玉,觸發現實條件與共同理想的雙重討論將更有現實意義。事實上,調研表明現代離婚率居高不下,雙方精神層次懸殊是很大原因。婚前溝通太現實,難以共同成長,埋下隱患。如何觸發「詩和遠方」這樣「攻心」的溝通元是關鍵。電視節目需要在節目中寓教於樂,激濁揚清,辨別是非,對建立平等互助、身心相融、尊老愛幼、和諧共生的現代婚戀觀大有裨益。「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構建了人們對社會的認知和定義,告訴人們何為公共的、共同的社會生活的規範。」許多人接觸媒介的過程,也是自我建構和價值觀調整的過程,電視相親節目的價值導向不僅影響受眾的生活方式、行為規範,也可以讓當代人了解傳統、創新文化。

(二)觸發溝通元,激活協同創意

1.以溝通元實現創意傳播

數字生活空間里,傳統的營銷傳播模式很難興起巨大波瀾,無法達到「自傳播」效果。大眾傳播是「一對多」,「自傳播」是觸發溝通元,激發數字空間的不同個體主動參與傳播,實現協同創意。「溝通元是一種文化基因,無論被關注還是沒有被關注,它始終存在。一旦被關注,溝通元便可能被某種特殊的渠道引爆,必然引發協同創意。」比如:「電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爆『舌尖上的**』話題,該片開播5天內,5844791人上淘寶網搜尋美食特產,成交729萬餘件。隨後淘寶網推出『舌尖上的淘寶』,24小時內超過31萬人關注,在此活動帶動下,直接成交額達到2195萬元。」相親節目策劃,可引為借鑒。節目製作前期在主持人選擇、欄目定位等環節,巧妙吸引受眾,匯聚人氣、植入廣告;同時,可以與天貓、唯品會等線上購物平台合作,推出相親節目或嘉賓冠名的產品;在節目播出階段,有序製造話題,依託找尋真愛這一核心內容,不斷挖掘真正能戳到受眾淚點、痛點的話題;形成節目亮點,做出自有品牌。如《中國式相親》的王牌紅娘——金星,以該節目開播形成的良好口碑,以及其觀念、言行和一系列活動,不斷生產具有個性、時尚、自由、真我特色的原創內容,打造「金婚」人格魅力體IP,再將版權和改編權授予婚慶產品企業;在節目後期,可持續追蹤一些關注度較高的嘉賓,培育「金婚網紅」。在節目品牌的基礎上,扶植一批「金婚網紅」的子品牌;依靠節目品牌和嘉賓的親身體驗,尋找、觸發婚戀話題的「舌尖」;推動婚慶珠寶、情侶裝、蜜月酒店、婚慶旅遊、寶寶用品的銷售。

2.以互動機制提高受眾參與度

只有明確受眾需求,有的放矢,普通受眾才會變成高粘性的粉絲,這樣不僅穩定相親節目的收視率,而且帶動節目衍生品的營銷傳播。受眾需求多樣,節目可以利用現有的微博微信等互動平台,及時互動、反饋,建立專門的創意傳播管理部門,捕捉、分析、提煉有效信息,對節目做出調整和創新。比如,「星巴克」的品牌建設、傳播和產品開發,離不開其粉絲多年來建言獻策,作出的貢獻。相親節目吸引受眾參與,不僅可以完善台上節目,還可為「私人定製」的相關產品提供創意思路。

三、以節目品牌培育自有IP,建構產業價值鏈

(一)培育節目自有IP

從電視相親節目品牌到欄目自有IP,需要持續創意,不斷生成有吸引力,得到價值認同的內容。激烈的競爭給電視台帶來諸多挑戰:同類節目產能過剩,生產力超出需求,相親節目的IP化生存日益重要。「當商品受歡迎的程度,由使用功能的優劣轉向象徵符號的高下競爭,開發商品的重心就由製造流程和成本合理性的專註,轉向了有工業設計、產品包裝盒廣告經營主宰的美學經濟領域。這並非說商品功能的開發,製造質量和成本控制不重要,而是指這些可靠理性學習來的能力,不能再幫助商品產生差異性。當然也在吸引消費者的權重係數里不具有優先地位。如何讓消費者能融入由商品『象徵符號』所暗示的某種理想化風格里,並且和別的符號來進行一種感覺與心理的系統戰,則是一種美學的技術。」這不僅揭示了當前消費社會、亞文化、社群文化的本質,也暗示了電視相親節目只有使節目品牌的「象徵符號」所暗示的某種婚戀生活方式成為趨勢,成為年輕人嚮往的生存狀態,通過意義和價值影響,才有可能深深吸引受眾,以此區別於同類節目,確立自身品牌。從工業化時代規模化識別的相親節目品牌,到移動互聯時代人格化定義的IP培育,這是構建其產業價值鏈的基礎。以節目主持人人格化表達為核心的類網紅模式,將成為電視節目品牌公關的新技能。

(二)建構產業價值鏈

網紅papi醬通過獲得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1200萬元的投資,吸引供應商與其合作,創造出網紅產業價值鏈,並且簽約影視公司,不斷延伸產業價值。電視相親節目品牌是否可借鑒此道?把電視相親節目品牌培育成自有IP,構建全產業鏈,緊扣婚戀市場需求,做好粉絲經濟,推動電視節目衍生品走向市場。

全產業價值鏈指:「一種同一文化創意內容在空間和時間維度都重複延伸使用的結構,它顯示了更強的融貫性和擴展性。」只有具備創意、傳播、管理各類人才,能夠統一思想,熟悉產業鏈理念,有領頭羊等條件,全產業鏈才可能形成與完善。筆者初步構架電視相親類節目的產業鏈和可能的盈利收入(如圖1所示)。

1.產業鏈的上游

全產業鏈首先需統一理念,相親節目全產業鏈需要「生產者聯盟」,尤其是「節目研發和節目生產」,以及播出各方一起「協同創意」,從源頭上把電視相親節目,作為IP來培育,創造包含獨有價值的內容,緊扣婚戀市場需求,做好粉絲經濟。實現「一意多用」全產業鏈開發,開發周邊延伸節目,如:婚姻情感類節目、寶寶教育類節目、婆媳關係處理類節目等,激發品牌活力。

2.產業鏈的中游

電視相親節目的核心產業鏈環節主要包括節目生產、節目分銷、節目播出三個部分。相親節目除與線下企業「聯姻」外,也可以與線上大型網路購物平台合作,如:天貓、京東等,藉助節目為線上平台造勢。同時,回籠資金,匯聚人氣。在相親節目錄製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相關利益者,如:職業觀眾、相親嘉賓,可以考慮將其孵化為網紅。一些嘉賓因其高顏值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極具網紅潛質,節目組可採用網紅影視明星化的模式進行孵化培育,通過出演網路劇、微電影等方式,獲得相關盈利收入。節目錄製成功後,需要分銷至各個播放終端,才能最終完成整個娛樂節目的生產和銷售過程,實現收益。在節目分銷流程中,除電視台之外還可與視頻網站合作。

3.產業鏈的下游

在創造節目品牌的基礎上,依託品牌效應和市場細分理論,扶植一批「婚戀網紅」的子品牌。依靠節目品牌和嘉賓的親身體驗,尋找、觸發婚戀話題的「舌尖」。推動婚慶珠寶、情侶裝、蜜月酒店、婚慶旅遊、寶寶用品等相關產品的銷售。

結語

《中國式相親》使人們重新燃起對電視相親節目的希望,但就行業整體而言,依舊未擺脫同質化現象嚴重、傳播模式落後、產業鏈條不完整的困境。婚戀狀況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風向標,電視相親類節目必須衝破以往的僵化思維,摒棄維持現狀的心理,堅持以引領時代風尚的現代情愛觀、美好的生活方式和深度服務作為節目宗旨,創意、傳播、管理三管齊下,落實創新先導的機制,發揮媒介平台的作用;傳播制勝,豐富營銷策略;加強管理,建構全產業價值鏈,培養引進更多的文化產業創新人才,推動電視節目「一站式」生產模式轉向電視產品文化「產業鏈」生產模式,踐行「一意多用」的全產業鏈理念,有效拓展傳統媒體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電視節目無形資產的價值最大化,全面融入數字傳播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方傳媒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北方傳媒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