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孔子為啥能尊稱聖人

孔子為啥能尊稱聖人

從古至今,在世間生活的人類至少也有好幾百億了,這其中能稱為聖人的幾乎是屈指可數,而孔夫子是中國第一大聖人,這是幾千年來國人幾乎皆知的歷史。早在《漢書·古今人表》中,班固將秦漢以前的一些歷史人物列為「上上聖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九個等級,其中孔子就與著名的太昊帝、炎帝、黃帝、堯、舜、禹以及周文王、周公等人一起,同被列為第一等「上上聖人」。可見孔子至尊地位的確立距今已有了很久的歷史。

那麼,孔子在歷史上為什麼能被尊為「上上聖人」呢?這當然首先與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分不開。孔子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什麼是「仁」?孔子對「仁」的概念在《論語》中曾有過多次提及和解釋。比如他說:「剛、毅、木、訥、近仁。」(《論語·子路第十三》)「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靈公第十五》)又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那五者?「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第十七》)孔子對於「仁」的看法,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弟子的提問時,還有一些不同的解釋,如學生仲弓問什麼是「仁」?孔子解釋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論語·顏淵第十二》)其意思是:「出門見人好像見了大的貴賓一樣,使喚老百姓好像承當重大祭祀一樣小心謹慎。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加給別人。在國家裡沒有人對自己有怨恨,在家裡沒有人對自己有怨恨。」學生司馬牛問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切」,意思是仁人說話要謹慎。學生子貢向他問仁,他又說:「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正。」(《論語·雍也第六》)其意思是自己想要在社會中自立,還要幫助別人也能自立;自己想要達到的還要幫助別人也達到。還有一個學生頭腦比較笨拙,對仁的理解不大懂,孔子就向他作了最為簡潔的解釋即:「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第十二》)可見關於「仁」的概念,聯繫起來就不難理解:「仁」的最簡單的含義其實就是對人要友愛、尊重和富於同情心。就是要關懷互助並平等待人。

那麼,明白了仁的道理又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於是又提出了「復禮」的主張。「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第十二》)只要剋制自己的私慾,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禮的要求,那麼天下也都歸仁了。孔子對於「禮」的學問是鑽研得很深的,他自己說,夏朝,殷商和周朝的禮都能講出,而且認為只有用禮教來感化百姓,才能真正治理好國家。所以他的學說中對於「禮」的闡述也是很多的。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八佾》)「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論語·八佾第三》)「恭而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論語·泰伯第八》)「上好禮,則民易使電。」《論語·憲問第十四》):「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顏淵第十二》)「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第二十》)

孔子對於「禮」的論述還有很多,總之,在他的學說中,除了仁是核心之外,「禮」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孔子從「仁」的角度出發,談論為政的論述也很多。比如,他曾針對不同對象多次談過為政之道。子貢問政時,他回答有三條,即「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並認為「民信」最為重要。齊景公問政時,孔子的闡述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張問政時。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又說:「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至於什麼是五美?孔子的解釋是:「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什麼是四惡?孔子的解釋是:「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季康子來問政時,孔子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顏淵第十二》)仲弓問政時,孔子說:「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同時,不管怎麼為政,自身的良好修養與言行端正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孔子又說:「苟政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第十三》)又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關於為政的這些論述,同他關於「仁」和「禮」的主張看法等等,都可謂精闢之至,歷代的統治者對於孔子的儒家學說都推崇備至。

孔子在生時,不僅自己獨創了一套完整的儒家學說,而且他的畢生都在為實現自己的主張而不懈地奮鬥。這是他贏得後人尊為聖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孔子小時,雖出身貧賤,但年少好學,學習也十分用功。他自己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孔子的生平來看,他確實也是一個言行一致並堅守正道的正人君子。比如,他年少時,當過管理倉庫管理牲口的小吏,本職工作就做得很好。為了學知識曾向老子虛心請教過禮,到齊國,又「與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史記》卷四七)在衛國向師襄子學過彈琴。為了推行有關仁政和「禮教」的學說,他向齊國等國家的國君反覆遊說過建立上下尊卑秩序的主張,但齊景公未能用他。魯國政事混亂偏離正道時,他也不想做官,而在家整理詩書禮樂亦從事講學。到50歲時,孔子開始出仕做官,開始當中都宰,僅一年時間,使四方都能效仿他。結果他又被任命當了司空,後由司空升為大司寇,行攝相事。孔子「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史記》卷四七)孔子治國的才能剛剛顯現時,魯國執政的桓子卻為齊國送的美女所迷惑,並多日不理政事。祭天時又不把祭肉分給大夫,孔子就辭了官職,帶著弟子周遊列國,而講述他的學說去了。此後十餘年間,他到處顛簸流離,受了不少貧窮磨難,甚至兩次陷入危險的境地,一次是在匡城,他被匡人疑為陽虎而受到圍攻;一次是在陳蔡之間被圍困七日,糧食也斷絕了,跟從的人都生病了,孔子這時仍然從容自如,還講誦弦歌不絕。子路很不高興地問他說:「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意思是君子陷於困境仍然堅守到底,小人陷於困境便無所不為了。這反映了孔子臨難而不畏懼的樂觀態度,與他主張的「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學說真正達到了完全一致。

孔子對於從政的態度是:「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孟子·公孫丑上》)所以孔子在外周遊了十四年,當他眼見到沒有君主能真正重用他之後,才又返回到魯國。這時他的年紀已大,魯國君王也未用他,他於是又在教授詩書禮樂的同時,整理成了著名的六藝,即《詩》、《書》、《禮》、《樂》、《易》和《春秋》。

孔子活到七十三歲的那年,在家中病逝。他死後,魯哀公專門為他寫了悼詞,他的弟子也為他守了三年孝。由於孔子的一生言行與其主張學說一致,所以後人對於他的學說及為人品行就更加倍敬重。

孔子受到當時的社會至高推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比較重視教育,他興辦私學,最多時弟子有三千人,其中相傳賢者有七十二人。只要有求學習,並「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意思是只要主動地給他十條幹肉作為見面禮物,他從來沒有不教誨的。孔子教人「誨人不倦」,並循循然善誘人,教學很有方法。他把自己所有的學問,毫不保留地都傳授給了學生。在他的弟子中,有許多才華突出的人物,其中他所欣賞的是德才兼備的顏回。他曾稱讚:「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當季康子問孔子,他的弟子中哪些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顏回死後,孔子又悲痛之極地說:「天喪予,天喪予!」意思是「老天要我的命!」可見顏回在他的心目中是看得最重的。孔子的學生子貢極有辯才,也是令孔子比較看重的一個。有一年,當齊國的田常陰謀讓齊軍進攻魯國,孔子想保住父母之國,欲派弟子去阻止這場戰爭。他的學生子路、子張、子石紛紛請求去解難,孔子都沒答允,最後子貢請求去他才點頭。結果,子貢先後出使齊國、吳國、越國和晉國,竟「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史記》卷六七)孔子的另一位學生子路,以勇敢剛強、率直聞名。孔子說他「片言可以拆獄者,其由也與!」「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當季康子問「仲由仁乎?」孔子說:「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不知其仁。」孔子還預言他:「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意思是子路這樣剛強率直,難得有個好死。後來,子路到衛國大夫孔悝的封邑當了官,當衛國發生叛亂時,他果然為主人孔悝賣命而致死。

孔子的弟子有才華者還很多。當孔子死後,這些弟子將他的言論編著成了一本書,這就是名聞後世的《論語》。孔子大名的傳播,最早和這些弟子的大力傳播也分不開。正由於桃李滿天下,孔子也才在當朝就被尊崇為至聖先師。

作為一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的孔子,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於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所具有的開山祖的地位是無可否認的。儘管在孔子去世後不久,就曾有人誹謗他,但是這些絲毫無損於孔子毫毛。因為這正如他的弟子子貢所言:「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所以,孔子雖經歷朝風雨迭變,他在國人心目中的至聖至尊地位,也永遠不會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容共享 的精彩文章:

人要務實,多讀《荀子》

TAG:大容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