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季保養這樣做才健康!

夏季保養這樣做才健康!

夏至過後,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經常會面對高溫濕熱的天氣。科學的營養攝入是對抗暑熱最好的武器。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夏季的營養攝入。

《本草綱目》中講,夏季要養陽。夏季是耗損陽氣的季節。為了適應自然環境,人們會通過排汗使體溫保持恆定。中醫講,汗為心之液,汗液外泄,氣隨汗也泄掉。氣為陽,氣傷了陽也就傷,所以夏季人體的陽氣多不足,應養陽氣。

夏季應該學會「蓄陽」,不能過度貪涼。

夏季雖然氣候炎熱,中醫講人體的陽氣處於外泄的狀態,即盛於外而虛於內,陰氣內伏,多處於沒有足夠的陽氣來護脾胃。如果經常貪吃寒涼飲品及食物,長期呆在空調環境內,夜卧在冰冷潮濕的地方。雖然一時感覺舒服,但會造成汗出不暢助生內寒,或使得暑熱積聚在體內某些部位無法散出,中暑概率加重。通常會出現食慾減退、胃痛、腹瀉、乏力、關節肌肉疼痛等不良現象。同時也會使得機體很容易變成濕熱、痰濕體質,嚴重影響健康。

保護脾胃是關鍵

夏季高溫且濕氣重,很多人都出現了苦夏的狀態。其一,白天天氣過度的濕熱,暑濕邪氣乘虛而入。夜晚為了避暑又過度貪涼比如大量吃生冷東西,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等,暑因寒發。其二,夏季高溫下,機體會通過排汗的方式平衡體溫。使得體內的血液過多的流向體表幫助排汗,而消化系統血液循環不足,引起胃液分泌少消化能力減弱。導致食欲不振,食物中的營養在體內消化吸收不良。

夏季要多吃助健脾胃的食物,還要確保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保證氣血通暢,把各個器官的功能養好。飲食清淡,忌攝入高糖,高油脂,高鹽的食物。建議選擇五穀雜糧粥,容易吸收消化的蛋類,乳製品,豆漿,南豆腐,瘦肉,蝦、魚肉等。蔬菜選擇清炒,熱拌或是涼拌的烹飪方式這樣減少過多油脂的攝入。

清熱祛濕護脾胃的食物推薦:小米、蕎麥、薏苡仁、赤小豆、綠豆、山藥、蓮藕、茄子、茼蒿、海帶、紫菜、鴨肉、鴨蛋等

經常吃含鉀、鎂、鈉、B族、vc、抗機體氧化食材緩解神疲乏力

夏天汗多,從汗液中流失的營養素也比較多。僅流失的vc舉例,每毫升汗液中vc可達10微克,如果排汗5ml將損失50微克的vc。可以通過食材補充流失的營養去抗暑熱,緩解疲勞,煩躁等不適。

多攝入B族多的食材

各種澱粉類的豆子、全穀物、綠葉蔬菜、蛋黃。同時還更多的獲得了延緩衰老的植物化學物如β胡蘿蔔素,花青素、葉黃素等。

多攝入VC多的食材

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

多攝入含鈣鉀的食材

如果缺乏會導致營養物質在體內代謝不良,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更會加重暑熱帶來的不適。

代表食材:豆製品、乳製品、綠葉蔬菜、適量的堅果、五穀雜糧等

適量攝入鹽

夏季排汗多,切記要保證每天5—6克鹽的攝入。不要盲目追求清淡,一點鹽分也不吃。食鹽中的鈉是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如果體內含量少也會造成電解質紊亂,出現肌肉無力,虛弱等不良現象。

多吃含水量多的蔬菜、多喝粥湯,每天至少要補足1700ml水。

代表食材:黃瓜,西紅柿,冬瓜,絲瓜,南瓜、適量的桃子、西瓜、甜瓜等

適量吃苦味的食物

中醫講「夏屬火,主心」。夏季因高溫多雨,濕度大。人們容易出現暑濕困脾,津液損傷,繼而出現火氣大如煩躁、脾氣急、舌頭上長潰瘍、睡眠不好等上火的癥狀。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敵,適當吃一些有助於祛火降煩,泄燥濕,抗菌消炎,醒腦提神,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著名的營養專家於康教授,曾在一篇營養科普文章中指出,苦味食物內含生物鹼,其具有促進分泌消化液,有助於預防暑熱引起的食慾下降,消化系統紊亂。

代表食材:苦瓜、苦菊、綠豆芽、芹菜、蘆筍等

夏季抗暑熱,科學的營養調理是關鍵。希望我整理的夏季飲食助健康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

參考:南遠順主編《食物寒涼溫熱屬性功效速查手冊》

文章原創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臨床護理專業

擅長體重管理,四高症營養指導;月子餐,兒童輔食配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季 的精彩文章:

夏季簡約穿搭
夏季的多肉植物狀態不好?別灰心,教你正確的養護方式!

TAG: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