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劇《脫身》 沒從老套中脫身

國產劇《脫身》 沒從老套中脫身

熟悉國產劇的觀眾,很難不對《脫身》抱有高期待,原因不只是陳坤回歸國產劇還有「諜戰」這個類型題材。

從2008年的《潛伏》大火起勢,諜戰題材一直保持著穩定的輸出,《黎明之前》、《借槍》、《懸崖》、《紅色》、《風箏》等等,從中不難提煉出好劇的特徵:尊重劇本為綱的創作方式;注意營造懸疑感,頻繁使用反轉保持劇情張力;利用身份錯位製造衝突和喜劇感;把暴力放在次要地位,作為劇情發展激烈程度的釋放;多線索和群像讓劇情飽滿,尤其重視反派和亦正亦邪人物的塑造;在懸疑劇情中,穿插愛情和友誼的故事線,使之更符合中國人的觀劇習慣。

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點是,主人公往往因為具有多重身份,需要大量的內心戲,優秀的類型演員的表現,很容易脫穎而出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戲成就人,人也成就戲。

《脫身》幾乎繼承了以上所有的優良特徵。但問題也在於此,這部劇不捨得在創新上邁出哪怕一小步,中規中矩到畫地為牢,甚至,熟悉套路的觀眾,在每個段落都知道會發什麼。

對《脫身》抱有高期待理所應當:監製兼編劇汪啟楠,在懸疑題材上有創作的積累,而一部《脫身》的劇本更是打磨了9年之久,恰恰成為吸引陳坤回歸電視的關鍵,他表示:「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好的劇本永遠是吸引我最重要的因素,而《脫身》中的角色,讓我想要再度回歸熒屏,演電視劇。」

整部劇的故事,沿用了「讓小人物捲入複雜事件」作為主線,陳坤和萬茜扮演的男女主角,都不是專業的特工,他們都因機緣巧合成為了事件的風暴眼。這種設定你不會陌生,早在《潛伏》中姚晨扮演的王翠平,與本劇並無二致。

無辜的、不專業的小人物捲入了複雜的諜戰事件,天然地製造了身份錯位。陳坤扮演的喬智才是混跡街頭的紈絝子弟,而萬茜扮演的黃儷文則是中產家庭的職業婦女,這兩位從懵懂無知到特工技能老道,信仰日漸堅定的轉變,是潛在的故事主線,而兩個人笨手笨腳的鬧笑話,則是喜劇衝突取之不竭的人設來源。

陳坤和萬茜都是好演員,在他們因身份衝突製造的笑料中,在與保密局的鬥智斗勇中,在兩人不打不相識的愛情發展中,你很容易被帶動起情緒。問題是這樣的人設是如此的熟口熟面,兩個菜鳥的成長史,就好像複製了《潛伏》中余則成和王翠平的故事。

好是好,但太老套。

這種俗套不止在人設和劇作主線上,也散落在整個段落的故事裡。你不妨想想陳坤和萬茜相識的一場戲,兩個素未謀面的人,提了同一款手提箱撞在了一起。接下來的劇情,觀眾拍腦袋也會想到,這兩個人一定會拿錯箱子,又一定會因此二次碰面鬧出衝突。

你猜怎樣?劇情就真的這麼發展了。

別誤會,我個人對「老套」並沒什麼意見,實際上類型劇的特點就是重複那些有效的劇作方法。但是老套不是拒絕創新,一部劇沒有了新鮮活潑的部分,它就成了經典劇目的重現。這個問題在注重「懸疑」的諜戰劇里,更是難以接受,因為它會消解掉觀眾對於「意外」的期待。從這個角度說,諜戰劇看得不「揪心」,就是原罪。

當然了,編導似乎也沒有把重心放在懸疑上,陳坤和萬茜兩個角色的喜劇愛情佔據了最大篇幅。有兩位演技不錯的演員,相貌賞心悅目,交手喜感十足,這當然討喜,但這更加削弱了對敵鬥爭的殘酷性。

你不妨回想一下,任何一部經典的諜戰題材電視劇,是否在敵人的殘酷上不惜筆墨,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心理壓迫感。《脫身》的過家家愛情喜劇,不是緩解緊張的劇情,而是消解了正邪鬥爭的根本動力。

《脫身》有機會成為經典諜戰劇之一,它有優秀的演員和製作團隊,它做了幾乎所有應該爭取的事,可惜每每都是淺嘗輒止。毫無新意的人設和俗套的劇情鋪陳,讓這部製作優良的國產劇味同嚼蠟。

汪啟楠是很有想法的編劇,關於創新他的原話是「我不覺得電視劇要搞藝術、玩出新意。」 創作要遵循類型的套路,這當然沒什麼問題,而《脫身》讓人看不下去,卻是它太無新意。在我看來,這何嘗不是創作上的一種懶惰。

最後的話是這樣的,假如你只是需要一部製作不差,尚可一觀的國產劇,那麼《脫身》完全夠格,但就不要抱有更高的期待了。

荔枝銳評:lizhirp

理性不偏激,溫和有鋒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銳評 的精彩文章:

TAG:荔枝銳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