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克韓專欄】回家

【克韓專欄】回家

文/克韓

俄羅斯世界盃結束了。我們將要收拾行囊,陸續踏上歸途。對於勝利者來說,這是凱旋。對於其他人來說,則是回家。

回家,似乎也是這屆世界盃的主題曲。我非常開心的一件事,是「Football is coming home」這首歌還沒成為本屆世界盃的網紅洗腦神曲之前,我們的專欄就已經詳細評述了這首歌(見本報6月29日A24版《向來痴從此醉》)。此後一個月,這首歌在英格蘭乃至全球範圍內越來越流行,最終居然歷史上第四次登上了英國單曲榜榜首。

非英格蘭人很難理解英格蘭人在這首歌里表達的感情。很多不了解這首歌背景的中國球迷問,足球回家是什麼意思?在中文語境里,這不是不吉利嗎?滾回老家嗎?其實很簡單,這首歌當初是為了1996年歐洲杯創作的,對於英格蘭人來說,這是他們首次舉辦歐洲杯,而他們又是公認的現代足球的創造者,所以「回家」就是這個團聚的意思,英格蘭和足球再次團聚,三獅和獎盃再次團聚。

而等到英格蘭隊從小組賽殺出,淘汰賽一路擒獲哥倫比亞和瑞典,尤其是點球大戰居然也贏了的時候,It』s coming home幾乎成為了所有英格蘭人見面的問候語。面對英格蘭人迸發的這種足球熱情,經強勢的英語媒體傳播,讓很多非英格蘭球迷感到了一種不舒服。

比如,在英國生活了很多年的天空電視台西甲記者巴拉吉,就認為這首歌會讓很多外國人認為英國人傲慢,因為coming home這種說法看上去蔑視對手,把勝利視為囊中物,尤其是三獅的實力又與這種野心看上去很不匹配,本屆世界盃其實走到四強在某種程度完全是走運的緣故。

這其實是對這首歌內核精神的一種莫大誤解。英國人有沒有傲慢?相信我,我在英國待過,英國人不僅有傲慢的,而且很多,非常令人討厭。畢竟過去曾是老大帝國,曾經以蕞爾島國引領全球,完全不傲慢是不可能的。其實就拿我們中華帝國來說,對周邊國家,以歷史而言也難免會流露出這種天朝上國的傲慢。人家祖輩畢竟牛過,現在也還是世界大國,傲慢是可以想見的。

但這首歌,表現的真不是傲慢,而是一種最典型的英式自嘲。我在《向來痴從此醉》一文里說過,「30年的傷害,從未讓我停止夢想——這是所有歌詞里關鍵的一句。」歌詞作者斯金納也表示,這首歌表示的其實是「脆弱」,是多少次「失望」後仍然抱有的「希望」。

萊因克爾14日發推說:「《足球回家》這首歌曲是一首為了開心的歌曲,它集中描繪的是我們的足球隊多年來不怎麼成功的特質。沒有人真的認為我們會贏,我完全能明白你們為何認為它有點傲慢,但這歌其實更多的是有關我們自我貶低的幽默感。」

這首歌表現的三喵軍團球迷,就是一個痴情的戀人,雖然上嘴唇抿緊,說早就不在乎了,但內心深處卻從未放棄對愛人的痴情,只是因為害怕受傷而一直藏在心底;他們從未放棄愛人有朝一日能「回家」看看的夢想,稍微有點希望就雀躍不已,給點陽光就溫暖,會準備很多很多東西準備歡迎愛人回到自己的懷抱,雖然他最終知道——就像英國人最喜歡的《銀河系搭車客指南》中的機器人馬文所說的——This will all end in tears.I just know it.(結局一定以落淚收尾,我就知道是如此)。

這樣說,你是否更能理解Football is cominghome對英格蘭人的意義了?它的根源,根本不是天賦權利的傲慢,而是痛苦、傷害和脆弱。

我不算三獅軍團的球迷,就算英格蘭在本屆世界盃上奪了冠,我也不會感到興奮,就算他們輸了,我也不會受什麼傷害。報道那麼多年英超,說對三獅完全沒感情那是假話,但終究到不了球迷的程度。我很清楚三獅實力就那個水平,技戰術方面很一般,就算本屆世界盃他們難得地克服了點球大戰的心理恐慌,可28年來首次殺入四強,很大程度上是要感謝分區以及強敵紛紛提前退場的超級運氣。

但即便不是三喵球迷,我也樂於看到他們取得一次好成績,這就是「共情」。就像我所說的,當你看到一個戀人相思多年,為之歌哭為之痛苦,輾轉反側徹夜不眠,希望天可憐見得到真愛的垂青,你當然會希望他的結局是真的大團圓,郎情妾意經過多年磨難後終成正果——路人至此,難免衷心感動,因為你知道他這些年所受的痛苦和煎熬,按好萊塢電影的套路,此處應該有群眾的歡呼和掌聲。

所以,從感情上來說,我希望英格蘭隊能進入決賽,甚至捧杯。我喜歡看著他們的球迷狂喜,因為追隨了這麼多年的三獅,他們經歷了太多的黑暗和絕望,絕望到只能用自黑來減輕自己的痛苦。多麼希望他們能高興一下,就像萊因克爾所說:「Just for once(哪怕就一次)。」雖然與我無關,可看著也是開心的。

其實很多中立球迷在一場比賽中選擇支持的球隊時,無非也就是找「共情」的點。兩個賽季前萊斯特橫掃英超,大家都樂見其成,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萊斯特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天分平平、生活不寬裕、每日奔忙卻很少有機會光鮮亮麗,突然之間如同神仙附體上演奇蹟。換句話說,萊斯特讓我等屌絲都有了代入感。

這次決賽,會有不少人支持克羅埃西亞,因為他們小,法國大。

以一個420萬人口的小國突然崛起殺入了世界盃決賽,而且有可能繼續每20年就產生一個世界盃新王的節奏(1958年巴西第一次成為世界盃冠軍,1978年阿根廷第一次成為世界盃冠軍,1998年法國第一次成為世界盃冠軍)。對於很多老牌冠軍,大家都已經審美疲勞,和法國隊實力相比克羅埃西亞又處於下風,從淘汰賽開始連續三場都是先落後再頑強逆轉,難免不讓一些朋友找到認同感。

克羅埃西亞真的不容易。前南內戰,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生命在屠城中灰飛煙滅。像他們的核心莫德里奇,一手撫養他長大、和他同名同姓的爺爺在內戰中被對立的一方直接槍決,莫家莊(他成長的地方就叫莫德里奇Modrici,只比Modric多一個字母)頓成焦土,他們被迫躲到一個連水電都沒有的酒店難民營苟延殘喘了數年。直到10歲,小莫德里奇才知道和平年代是什麼滋味。

莫德里奇的中場搭檔拉基蒂奇雖然父母見機得早,早早就離開了前南,他自己甚至出生在瑞士。但他到今天也還記得,小時候爸媽是如何和家鄉的人通電話時哭泣……「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遠離戰爭,但我父母不可能忘掉還在家鄉的親朋好友,他們失去了很多自己摯愛的人。」莫德里奇說,是戰爭,讓這一代克羅埃西亞球員格外堅強。看到這樣的球隊,你當然也會希望他們能奪一次冠,笑傲王侯一次。

哪怕就一次。

但法國又何嘗容易?20年前的齊達內一代,代表著整個歐洲民族融合、團結一致的希望。那一代彩虹法國絢麗多姿,誰又能想到此後20年局勢會急轉直下,一代又一代的移民已經醞釀出新的社會問題。2018年的法國,即便奪冠也無法扭轉這個歷史大潮。2018,與1998心境畢竟不一樣了。

姆巴佩是C羅和梅西老去後有望建立王朝的球員,支持法國奪冠的球迷也可以理解:德尚都拿了多少亞軍了?2003-2004賽季歐冠亞軍,成就了穆里尼奧此後10來年的威名;2016本土歐洲杯大意失荊州,竟然助C羅實現幾乎不可能的捧杯夢想;事不過三,輪也輪到德尚了吧?哪怕再讓法國拿一次冠軍呢?哪怕就一次。

而法國這20年的白雲蒼狗,也是世界的縮影。誰也沒有想到,在這20年中,歐洲的局勢會急轉直下,世界現在也已經滿目瘡痍。雖然第三次大戰還沒有開始,也許也永遠不會開始(但願),但2018年的歐洲,與1998年的歐洲,心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1998年時新歐洲還朝氣蓬勃,信心滿滿,而現在已經矛盾重重,瀕臨解體。

這兩天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英國,倫敦上空放起了「特朗普寶寶」。這種幼稚的手段,在過去而言自由派本是不屑於做的。可現在,論選舉他們選不過民粹,怎麼辦呢?左和右的分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殘酷,我們在金剛怒目敵人時,多少也沾染了敵人的形相。黑與白,已經不那麼分明。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完全能夠理解英格蘭人殺入四強時那種興奮勁兒的。畢竟生活已經那麼艱難,現實那麼殘酷,英格蘭人難得全民齊心一次,為三喵軍團欣喜若狂一次,怎麼了?《衛報》說:「世界盃就像有人按下了我們面前這部恐怖片的暫停鍵,讓我們看了幾分鐘《超級無敵掌門狗》。」

世界盃,就是一個稍作喘息的暫停鍵。泰晤士報的薩義德說:「無數心理學實驗證明,群體一起經歷的開心更持久:在某項研究中,受訪者被要求觀看視頻,在一起觀看的那些人快樂指數要明顯高於獨自觀看的那些人,快樂不僅和物體本身有關,也和其社會背景有關。這就解釋了我們為什麼在起居間已經有高保真音響的情況下,依然付大價錢去看音樂會的原因:我們不僅僅想享受音樂,而且想和大家一起享受音樂。」有那麼一兩個禮拜,英倫到處都是開心的笑臉,因為他們在分享一種快樂。

但最終,英格蘭人總要面對自己的現實:當他們是弱者時,大家都同情他們,都唱football is cominghome;但當他們挺進四強時,很多對立球迷會覺得他們不配,所以會貶低他們。而最終,他們所追隨的三喵真的顯示出實力平平的特質——不要夢想2年後的歐洲杯會更上一層樓了,那都是徒勞無益的。三四名決賽的結果證明了這一點,他們怎麼都打不過英超一隊比利時,最終只能黯然以第四名回家了。在令人失望這一點上,他們從不讓人失望。

法國隊也要回家了,這一次他們是凱旋。克羅埃西亞也要回家了,他們是只差一點、如此近又如此遠的落寞,就像12年前的齊達內。

回家了,我們都要回家了,終究我們還是要回到殘酷而真實的世界裡。沉醉於夏日的微風,並不會讓我們面前的問題自動消失。暫停鍵再度被按下後,我們還是要重新面對我們的現實。

好在,對於球迷來說,總歸有一個盼頭——痴情不滅,四年後我們再來。就像離散中的猶太人所說的,「明年,在耶路撒冷」。再見,世界盃。人類沒有搞垮這個地球的話,四年後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勒布朗變LABron,湖人總冠軍!
生命里不止詩和遠方 我們為世界盃而跋涉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