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不愛學習?多半是家長沒有這樣做!

孩子不愛學習?多半是家長沒有這樣做!

06.24《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本書共讀第7天

文 丨 桑桑 · 主播丨應猶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本書共讀第7天

各位親愛的書友早上好,今天我們將繼續共讀由魏坤琳所著的《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一書,這本書一共是341頁,大家可以根據我所拆的6個主題點,每天共讀一部分,建議今日閱讀完(第304到341頁)。

第6主題:做好這些,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會提升

孩子天生對各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停的問問題,就是喜歡學習的表現。

可是父母把孩子送去學校學習後,孩子卻不喜歡上學。這讓父母非常的煩惱,父母怎麼能讓孩子熱愛學習,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呢?

父母有一個誤區,認為孩子充滿好奇心,就是喜歡學習。其實這是不對的,孩子的天生好奇,但並不是天生擅長思考,而學習卻需要思考。

如果孩子碰到的問題太難了,孩子就會有挫敗感,因此,給孩子的問題難度要適中,讓孩子能夠由簡到易慢慢的深入學習。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孩子學習基本的背景知識,這樣孩子才能根據基礎的知識進行推理、判斷、並且解決問題。

如今很多人都對死記硬背提出質疑,讓孩子應該有批判性的思維。但是批判性的思維過程,也必須要有基本的知識才可以進行判斷。

舉一個例子:請判斷下面小蟲子中哪一個不是昆蟲?蜜蜂,蝴蝶,螞蟻,蜘蛛。

要做這個判斷題,你必須要知道,什麼是昆蟲?昆蟲的特徵有哪些?以上的四個小蟲子里,哪一些不符合昆蟲的身體構成?你才能得到準確的答案。

孩子們多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積累在腦子裡的背景知識,就會越來越多,這將有助於孩子的思考。孩子知道得越多,學習新知識就越容易,而這些知識通過閱讀積累起來是最有效。

另外,父母也可以帶著孩子參觀各種博物館,參加課外活動,帶孩子去旅遊,都是很好的積累知識的辦法。

有些孩子非常喜歡看動畫片,動畫里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的一言一行,學得惟妙惟肖,但是你要問他今天老師上課講了什麼知識?他卻記不住。

這讓父母很納悶:我的孩子不笨呀,看什麼動畫片都能記得住,為什麼上課老師講的東西他就記不住呢?

要讓孩子記住課堂的知識,這就要求孩子的學習內容要有意思。比如:父母可以藉助講故事的力量,組織學習材料,讓孩子喜歡學習。

如果是比較枯燥的學習內容,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編歌謠等方法來記住。也可以藉助一些符合認知科學的記憶術來幫助孩子記住知識。

父母在幫助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舉的例子一定要是孩子比較熟悉的,特別像算術這樣的抽象知識,一定要用小生活中,孩子能摸到看到的東西作為例子。

比如你問孩子:你有4塊糖,媽媽再給你2塊糖,你一共有幾塊糖呢?這樣用孩子熟悉的例子來學習算術,孩子就更容易理解。

現在有很多人反對大量的練習,反對題海戰術,可實際上反覆的練習卻能幫助孩子記得更牢。

當然不提倡父母一次讓孩子做100道題,而是分散到周一到周五,每天平均做20道題。這樣讓孩子重複基礎技能,分散時間練習效果會更好。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也以父母為榜樣,學習了各種知識。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形成創新精神,最好的辦法並不是讓孩子向你學習,而是要向孩子介紹各種不同類型的榜樣,向歷史上的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和偉人學習,讓孩子提升自己的志向。

比如父母可以跟孩子講:愛迪生髮明電燈泡的故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故事;伽利略用鐵球實驗推翻了舊學說的故事;偉大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的故事等等。

還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兒童的講座和活動,讓孩子看看更廣闊的世界。近未來的世界是由孩子們創造,父母能做的,只是帶他們走好第一步,而父母不是唯一的榜樣。

父母如果能夠按照大腦的認知規律來教育孩子,就能讓孩子更喜歡學習。平時父母給孩子難度適中問題,讓孩子從簡單到複雜漸進的學習。

也可以利用閱讀和參觀博物館旅遊的方式,豐富孩子的基礎知識。讓孩子按照他們的發展規律來學習和成長,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適應未來,贏得未來。

THE END

本書共讀回看

#糖媽送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親子共讀 的精彩文章:

44歲,3個孩子,賠前夫2600萬,嫁錯了人照樣能贏回來!
孩子,謝謝你讓我學會了很多

TAG:有書親子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