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宮裡1500件珍寶 都出自這個小山村!

故宮裡1500件珍寶 都出自這個小山村!

故宮館藏了中國歷代的歷史文化精品,特別是明清時期的。據稱,故宮裡有約1500件館藏珍品,都出自福建的一個小山村,而它就在本期「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要給大家介紹的——福州晉安

也許你對「福州晉安」並不熟悉,卻對那裡的特產——壽山石,你肯定不陌生了。

前文,我們分別介紹過巴林石、昌化石、青田石的產地,這次總算把「四大名石」都給介紹了。

歷史文化

壽山石的礦物學名稱是葉臘石。葉臘石是一種鋁硅酸鹽礦物,它質地細膩優異,色彩豐富瑰麗,紋理奇異、具玻璃光澤或珍珠光澤。由於這種礦物最早發現於福州壽山,又稱為壽山石。

清代第一本壽山石專著《觀石錄》中提及,宋代石佣全部由壽山石雕刻而成,在20世紀60-70年代相繼出土。

宋代石佣

隨著清朝皇室對壽山石的鐘愛,壽山石的開採也出現了繼宋代之後的又一高峰。

「乾隆帝田黃三聯璽」,就取材於壽山石。

壽山石的珍奇之處,有些特殊品種,集中被發現開採,過後就難覓新礦,這也是壽山石獨特的魅力——稀罕!

福州壽山石礦區山清水秀,雲霧繚繞,常年溫暖濕潤,露水雨量充沛。壽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貴石材,其石質晶瑩、脂潤、色彩斑斕,色澤渾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壽山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地範圍為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壽山鄉、日溪鄉,連江縣小滄畲族鄉、蓼沿鄉等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壽山石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雕刻技藝

從南北朝至今,壽山石的雕刻歷史有1500年之久。宋元的石雕線條平直硬朗,而清代以後的石雕則圓潤細膩得多。有了得心應手的工具,壽山石雕逐漸獨立於玉雕、木雕、磚雕等其他中國傳統雕刻門類,形成了別具特色的一整套雕刻技法。

從南朝時期流行的隨葬品小石豬開始,一直到風靡當今的印章,擺件,把件,掛件等,民間對壽山石的使用和收藏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

故宮壽山田黃石卧虎,清,楊玉璇雕刻,通高3.6cm,長6.7cm,寬3.5cm。楊玉璇是明末清初著名工匠,他善雕壽山石,刀工精湛,清代康熙年間曾供職清宮造辦處。

隨著新石種的不斷發現,價值觀和審美理念的變化,以及雕刻技藝的不斷提高,每個時期的作品都有鮮明的時代特性,充分體現了壽山石文化藝術傳承,創新發展的歷程,以及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強大的生命力。

壽山石產業

福州晉安被授予"中國壽山石民間藝術之鄉"依託當地的特色資源優勢,發展玉石雕刻加工產業,成為當地居民就業、致富的重要渠道。因此也成為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之一。

壽山石雕

旅遊產業

通過壽山石,還帶動了當地的旅遊。如壽山石古礦洞景區,景區擁有長達300餘米的古礦洞。礦洞內縱橫交錯,洞洞相連,宛如「迷宮」。用手電筒照在洞壁上,不少晶瑩剔透的原生態壽山石就顯現在眼前。礦洞內到處留有古代人開採壽山石留下的痕迹。

壽山石古礦洞

壽山石古礦洞

轉自:上海寶玉石交易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懷特珠寶城 的精彩文章:

國石中的「寵兒」 被4個國家相中!

TAG:懷特珠寶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