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吳文君的《羅伯特?勞的故鄉》

關於吳文君的《羅伯特?勞的故鄉》

作 者 說

吳文君

我只是一直在尋找自己罷了

2012年,我還在魯院學習,偶爾讀到舍伍德的《小城畸人》。書里的人物,多是一些不善表達自己、時常處於逆境的無名小人物,灰色小人物。至於為什麼叫畸人,是因為舍伍德認為:「一個人一旦為自己掌握一個真理,稱之為他的真理,並且努力依此真理過他的生活時,他便變成了畸人,他擁抱的真理便變成虛妄。」

舍伍德跟他筆下的人物一樣,厭惡工業化社會,總想跳出現實的囚籠去尋找某種東西,居然真的在某天下午,口授完一封商業信件,忽然心血來潮,把金錢和事業丟在腦後,出門去了——從這個意義來講,他也是畸人,才會在這些人物身上傾注同情,探究這些人物的靈魂,以充滿精神經驗的細節來完成人物精神背景的說明吧。

一開始就偏向書寫精神困境的我,隱隱有了也這麼寫一寫那些見過、聽說過的人物的想法。

之後試著寫了一篇,卻因為缺少主線、人物分散乾癟而擱下了。再之後,朋友的朋友移民多年回國處理事務,喝著茶,聚了一下午。當時聊了什麼,大多想不起來了,記得真切的是他幾次說到「國內的人我現在真的看不懂了」,困惑地看著我們,可我們哪裡能給出他想要的答案。

不過,當我在小說中借用了羅伯特的眼神,一個城市化的小鎮形象意想不到鮮明起來,生活其間的人物也鮮明起來。於是,在小說中,第二代移民羅伯特借著應聘工作的機會從美國回來了;於是,在小鎮頗感孤獨的他遇到了果凍一家。門一開,千篇一律的日常飛了出來,掩在門後的破碎也隨之飛了出來。每個人物內心深處都隱藏著秘密,用面具掩飾著內在的自我,死死抱住自己認定的真理——也就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的虛妄生活著,由此而演繹出千奇百怪的人生。

按我原來的設想,可以再寫上兩個像《羅伯特?勞的故鄉》這樣的中篇,甚至,我連題目都想好了:碌碌鎮之二,《羽毛》;碌碌鎮之三,《完美時刻》;可惜到目前為止,依然流於想像,沒有付諸行動。不過,說不定哪天,我會找到像羅伯特的眼神一樣的切入點,換個角度再去寫一寫碌碌鎮的人。雖然大多數人的生活單調、乏味,陰鬱苦悶多於幸福快樂,卻常常有著意想不到的因緣聚合。

編 者 說

趙宏興

磨亮的眼睛

做編輯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伴隨著《清明》的成長,我經過了許多重要的階段,如今我和這本雜誌已血肉相融。作為一位編輯,我把大量的時間都放在閱稿中,茫茫的稿件磨去了我的青春,也磨亮了我的眼睛。如何尋找到一篇好稿子,這是我的職業特性,這麼多年來,既有「過盡千帆皆不是」的苦惱,也有「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喜悅。

經驗告訴我,作為一位編輯認為的好稿子和作為一位讀者認為的好稿子,雖然有著許多共性,但也存在著細微的差別,這可能就是編輯與讀者有時候發生的,你認為是好作品而我卻不認可的分歧。但作為編輯,我總是以雜誌的要求為選擇的標準,而不是以個人的好惡為選擇標準。

一本優秀的雜誌是慢慢生長出來的,不是用催熟劑催出來的,它伴隨著幾代人的辛勤付出,才終於有了旺盛的生命和奔跑的雙腿,我們熱愛這樣的生命。

我的編輯工作常常是在夜色里完成,白天在辦公室里,大多是在處理事務。剛看完《羅伯特?勞的故鄉》這個中篇小說時,我的眼睛就在夜色里有了一亮的感覺。

我們去一些老鎮子旅遊,看到那些老房子、青石板、舊器物,常常浮想聯翩。我們沿著幽深的小巷邊走邊踟躕,我們望著高牆上的一方窗戶遐思。這裡生活著什麼樣的人?發生了什麼事情?現在,這個叫羅伯特的外國青年,也陷入了這樣的沉思。羅伯特是在碌碌鎮一家外企工作的美國青年,他的身上還帶有中國血統,所以他對碌碌鎮有著許多新奇感受。他在這個老鎮子里尋尋覓覓,觀察鎮子上的芸芸眾生。在羅伯特的眼裡,這個可以稱作故鄉的小鎮,有著人性的美好、樸實和安詳,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橫斷面,也意味著羅伯特對生命的追問:我從哪裡來?特別是羅伯特與老鎮長一家的短暫交往,看到曇花開放,管窺這個家庭里的幽暗、不幸與生存,我們熟悉的生活在羅伯特的眼睛裡,變得陌生化,生出新的意義來,也使這篇小說具有了獨特性。

故鄉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徵,現在,羅伯特在這兒有了尋找故鄉的慾望,這就是如今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雖然羅伯特還是要回去的,但小鎮上的生活還會延續,還會有更多的羅伯特來到中國尋找故鄉。

目 錄

中篇小說

手械老藤

選自《長江文藝》2018年第4期

創作談該放下時須放下 老藤

多普勒效應王威廉

選自《江南》(雙月刊)2018年第3期

浮花阿袁

選自《北京文學》2018年第4期

單純的心阿航

選自《上海文學》2018年第5期

羅伯特·勞的故鄉吳文君

選自《清明》(雙月刊)2018年第3期

短篇小說

趙日天終於逮到雞了陳應松

選自《上海文學》2018年第5期

驕傲的人總是孤獨的哲貴

選自《青年文學》2018年第5期

劍笈邱華棟

選自《青年作家》2018年第5期

換腎記任曉雯

選自《當代》2018年第3期

囚徒紅孩

選自《福建文學》2018年第3期

天上的後窗口秦嶺

選自《芙蓉》(雙月刊)2018年第3期

魚禍葛安榮

選自《湖南文學》2018年第4期

謝幕舞章緣

選自《小說界》(雙月刊)2018年第2期

微小說

符浩勇作品小輯

汪先生的三點、六點和七點龐余亮

高樓墜物凌鼎年

蕭亮飛張曉林

白琵琶李治邦

校花只需一首詩羅光成

突然響起敲門聲龐灧

烏庄白小易

兒女戴希

史料·我與《小說選刊》

我們走在流沙中盛可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說選刊 的精彩文章:

TAG:小說選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