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光易逝「胡風漢韻」閉展總覽的寧靜月光

時光易逝「胡風漢韻」閉展總覽的寧靜月光

2018,註定是個值得紀念的一年。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得一堂公元五至七世紀初南方青瓷與北方青瓷白瓷《胡風漢韻?天津會》特展,今天就要結束了。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在這一月有餘的時光里,留給廣大高古瓷愛好者們的不僅僅是一場絢爛的過眼煙雲,更是深深的思索與接下來歲月中對「南青北白」的不斷深入的探究。

在這一個月中,深圳考古所任志錄所長、天津南開大學劉毅院長、浙江考古所沈岳明所長、蘇州大學張朋川教授、天津財經大學原副校長於立教授、首都博物館裴亞靜老師、國家博物館耿東升老師、天津美院馬駿老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宗同昌老師、中國古陶瓷學會孫新民會長、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陳質楓及全國各地的古陶瓷愛好者們紛至沓來,在津門得一堂展廳中感受那一段特殊的三百年光景。

南青北白是古陶瓷界的老話題了,南方以中晚唐越窯為代表的青瓷系和北方以邢窯、鞏縣窯、定窯為代表的白瓷系交相輝映,成為了那個時期的經典主旋律。讓我們把時間提前到公元5世紀至公元7初世紀,那個時代的南青北白是什麼樣子呢?這就是我們此次展覽的主角:岳州、洪州窯的青瓷以及相州、鞏縣窯、邢窯的白瓷。請緊跟我們的步伐,重回魏晉南北朝,帶您領略那段縹緲卻未消失的歷史映像,告訴您那個時代的激情與風流。

南北朝是越窯的一個衰落休眠期,岳州窯、洪州窯則成為了南方燒制青瓷的領軍窯口。北方當時大多還在使用釉陶器,但已經掌握燒造青瓷的技術。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以鄴城為中心的相州窯逐步創燒了早期的白瓷器,而以洛陽為中心的鞏縣窯則在隋代燒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成熟精細白瓷,邢窯也在小規模燒造精細白瓷。至此,天下南青北白的序幕正式拉開。這也正是我們這次展覽的意義所在,接下來帶領大家再回顧一下早期的南青北白,感受她們身上的獨特之美。

融合之美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分裂、大融合時期。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群雄爭霸,這也是個百花齊放,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大舞台。北方各少數民族的衝擊,波斯、希臘等西域文化與傳統漢文化的互相碰撞交流,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這個時代有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黑暗,也有著藝術文化的空前自由與解放。正如同《中國的歷史》作者川本芳昭所說:「這是一個絕非用黑暗可以概括的年代,這是一個文化上風流競逐、異彩紛呈的時代。」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異域文化給當時中國注入的活力。器物上的紋飾多和佛教以及西域世界的題材有關,體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之美。

岳州窯青釉戳印花盤

岳州窯青釉弦紋印花盤口壺

洪州窯青釉印花高足盤

相州窯白釉錢倉

岳州窯褐釉貼塑渦底杯

岳州窯青釉貼塑尖底杯

岳州窯褐釉牛首杯

岳州窯青釉「王」字款印花燭台

簡約之美

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陶淵明、顧愷之、王羲之等等這些偶像級人物的存在,註定了這個時代在中國藝術史上的重要性。在這個多元文化的時代,陶瓷器除了有個性鮮明的融合藝術之外,也始終保存著一部分符合當時文人士大夫審美的簡約風格。尤其到了隋朝,精細白瓷的出現如同神來之筆,給魏晉南北朝陶瓷來了個高度升華和總結,器皿類極致簡約,瓷塑類栩栩如生,可謂天賜之物,大美無言。

鞏縣窯白釉深腹杯

邢窯青白釉盤口瓶

鞏縣窯白釉四系罐

鞏縣窯白釉盤口壺

岳州窯青釉大碗

岳州窯青黃釉三足硯

岳州窯青釉杯碗一組

岳州窯青釉盤口壺

岳州窯青釉四系盤口尊

瓷塑之美

魏晉南北朝的雕塑藝術是中國雕塑史的一個高峰,這得益於不同民族之間,以及中西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與靈動飄逸、惟妙惟肖的石造像相比,這個時期的瓷塑藝術也有著其獨特美感。人物類神韻飽滿,儀仗俑類氣勢逼人,動物類靈動寫實。既有抽象高度概括之類,亦有形象逼真接地氣的品種。多姿多彩,千變萬化,充滿想像,不拘一格。

岳州窯青釉辟邪燭台

太湖石

唐·白居易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

風氣通岩穴,苔文護洞門。

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

青瓷山子研墨器仿太湖石而作,整體施青黃釉,底部露胎用於研墨。其採用透雕工藝,把山子的玲瓏剔透、靈秀飄逸充分的表現出來。千百年來,賞石、藏石一直是帝王將相、文人士大夫所鍾愛的門類。

岳州窯青釉太湖石雕造型墨研及相州窯辟雍硯

鞏縣窯白釉儀仗俑一對

相州窯白釉神獸

岳州窯青釉虎尊

信仰之美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悠悠南北朝,多少伽藍往事。寺院林立,鐘聲回蕩,在那個信仰至上的年代,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其印跡。南北朝的石造像堪稱登峰造極,其陶瓷器也深深受到佛教等宗教影響。蓮瓣、飛天、神獸、獅子等題材多有表現。樓台煙雨不復返,但我們可以通過這些和信仰有關的器物,感受千年前的信仰之美。

鞏縣窯白釉凈瓶

鞏縣窯白釉蓮瓣燭台

岳州窯青釉刻劃蓮瓣刻劃花盤

岳州窯青釉刻劃蓮瓣盤口壺

鞏縣窯白釉菩薩佛龕

洪州窯青釉蓮瓣洗

洪州窯青釉蓮瓣盞托

岳州窯青釉蓮瓣器蓋

岳州窯青釉蓮瓣神獸

岳州窯青釉蓮瓣燭台

洪州窯青黃釉蓮瓣碗

岳州窯青釉印花小缽

岳州窯青釉弦紋凈瓶

岳州窯青釉印花小盤

此次天津得一堂「胡風漢韻——公元五世紀至七世紀初南方青瓷與北方青瓷白瓷展覽」展現的不僅僅是南北瓷器的制瓷工藝技術的對比,更是南北瓷業傳承的藝術審美的比照、中西文化碰撞後所產生的不同信仰的比照。短短三十天的展覽即將落下帷幕,而留給我們陶瓷愛好者的思考卻將在將來收藏鑒賞的路途中,相伴我們左右。

長按二維碼即可関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一堂古美術 的精彩文章:

TAG:得一堂古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