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能否擺脫美國技術壟斷,這塊中國芯至關重要!

能否擺脫美國技術壟斷,這塊中國芯至關重要!

此前6月19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年度國防授權法案(NDAA),其中加入了維持對中興禁售令」的條款,而特朗普則認為對中興的懲罰和罰金已經足夠,並試圖說服參議院減輕條款,這一唱一和的雙簧,配合簡直精妙,同時也讓人又為中興捏了一把冷汗。

自美國宣布對中興的技術禁售,一家世界10大的通訊技術公司,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美國地掐住了「喉嚨」,掌控了公司的命運。國民情緒高漲,都希望國家能加強對技術研發扶持,造出屬於自己的中國芯,擺脫美國的「技術控制」。

對此,不少技術專家判斷,要在晶元技術上追上美國,中國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

隊長認為,想成為真正的科技大國,需要的不僅僅是在成熟領域去追趕超越,更重要的是,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在新興領域發力,做到引領全球。

【AI時代,新一輪技術爭奪戰】

在過去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以通訊作為基礎技術支持,推動各類互聯網產品落地,而未來的時代,將會是人工智慧的時代,在基礎技術支持上,除了信息傳輸之外,還需要機器具備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而去完成一系列判斷,而非傳統的被動式人工輸入。

那麼機器的這一雙「眼睛」,即感測器,將會是技術爭奪的重點領域,各國已將感測器提到了較高的位置,誰也不想落後於人。目前,傳統的感測器技術已趨於成熟穩定狀態,所以爭奪的重心是在新技術感測器。

比如視覺感測器,這是感測器突破性的進步,它將視覺感測器、數字處理器、通信模塊及其他外圍設備集成在一起,成為一個能獨立完成信息採集、處理、傳輸一體化的智能視覺感測器,從而使得在圖像質量、解析度、測量精度以及處理速度、通信速度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隨著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視覺感測器也逐漸在智能電視、VR、AR、機器人、無人機等獨角獸行業進行落地應用,是物聯網的關鍵零部件之一。

這麼一塊產業大蛋糕,當然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目前,國內外也已經有不少企業在追趕這個風口,投入大量的人員和資金進行技術研發,提升自家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隊長認為,視覺感測器作為一個重要零部件,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性能,根據不同產品,對於圖像準確性(相機)和信息處理效率(晶元)有不同的要求,性能越強,應用的領域也越廣;

二、可靠性,隨著性能的不斷提高,輸出量(單位時間內產生和處理的圖像)也會隨著提高,這對於硬體穩定性也提出了考驗;

三、性價比,性能相當的情況下,成本越低越受到廠商們的青睞;

而這三個要素之間,是一種乘法關係,換句話說,不一定是高性能的產品才能分得到蛋糕,低性能高穩定性、低性能高性價比的產品,也有可能分到蛋糕。

所以,不同企業之間,都有對於市場的不同理解,從而制定對應發展戰略以及產品規劃,有的專註於感測晶元研發,有的擅長於供應鏈管理。

【「中國芯」的關鍵時期】

縱觀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的技術能力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已經一步步縮小了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但從此次中興事件當中,又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道路,依舊任重道遠。

而目前,視覺感測技術的發展,正處於人工智慧應用初期階段,逐步在成熟的智能產品上匹配應用,同時也在加快研發步伐,展望無人駕駛、VR、AR等未來產品,這無疑是一個關鍵的時期,大家處在同一起跑線上,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距。

科研企業們,能否把握住這次機遇,在這場人工智慧時代的較量中,實現彎道超車,脫穎而出,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中國芯」?

從國家相繼出台對應的扶持政策、資本開始密切關注進場、優秀創業企業不斷湧現等種種利好消息地不斷傳出,我們離開「中國芯」越來越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賤盤隊長 的精彩文章:

TAG:賤盤隊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