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拔掉窮根長出富苗——一年後再訪貧困戶老王

拔掉窮根長出富苗——一年後再訪貧困戶老王

首發:7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仁虎、張麗娜、王雨蕭

2017年5月,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採訪了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民生嘎查的王志春。彼時的老王通過政府兩年多「菜單式扶貧」日子有了起色。可是,剛剛拔了窮根的一家人擔心有隨時返貧的可能,還有一身外債壓著,明顯底氣不足。

一年後,記者重訪老王。這時的老王剛剛還完去年的貸款,又貸下來一筆錢。兒子的理髮店選好了地址,準備掛牌營業。站在整潔院落里迎接我們,老王穿著棕色皮鞋、條紋T恤、藍牛仔褲,面色紅潤、說話有力。

產業興了,家底厚了

窮怕了!就怕剛剛到手的好日子沒了。時隔1年,我們再次相視而坐,雖然老王嘴上又憶起過去的苦日子,但臉上卻一掃愁眉,目光溫和。與初次相見時比,他明顯健談、從容多了。

老伴高血壓、兒子糖尿病、自己心臟病,比疾病更可怕的是苦日子何時才能到頭?直到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隊的幫扶幹部帶著「大禮包」來到他家,要幫他脫貧致富。還記得上次採訪時他說,當時心裡一直犯嘀咕:不指望能幫出什麼樣。

隨著扶貧項目落地、真金白銀到位、牛羊領進棚圈,幫扶幹部住進家中,他才慢慢相信這次幫扶是動真格的。儘管很快積累了家底,但畢竟底子薄,老王怕脫貧後政策跟著結束,一家人的生活回到「解放前」,他過得有點忐忑。

「今年我家新抓了6頭豬,每頭政府補貼400元呢。」一進院子,老王就帶我們看新建的豬圈和幾頭小豬。他說,一年多的工夫,眼瞅著家底就起來了。去年他家用政府補貼4.5萬元買了100隻羊、4頭豬,在親戚處賒了10頭牛。今年根據市場行情調整養殖結構,羊只剩下30來只,增加了10頭牛,還準備用新貸下來的5萬元繼續購置7頭育肥牛。

讓一家人最踏實的是拔了窮根,但幫扶力度卻沒減。村裡的第一書記調走後,很快又來了新的第一書記,幫扶幹部王文海、徐建民還是三天兩頭過來,家裡的大事小情比老王掌握得還清楚。

外債還了,有奔頭了

「我把去年的4萬多買飼草料貸的款都還上,新貸的5萬元這兩天就下來了。」老王著急告訴我們他家的新變化。

「能還貸款,是有進賬了吧?」記者話音一落,老王抿嘴笑著連說「嗯吶,嗯吶」。他指著牆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收入賬」明白卡介紹:養殖業收入近5萬元、父子倆打工賺27000多元,再加上低保、農業補貼、林業補貼、農機具補貼等,人均收入有33000多元呢。手裡有了現錢,老王趕緊還了一部分外債——政府無息貸款以及教職中心職工借給他的錢。

第一書記劉洪波說,去年全村26戶脫貧戶人均收入平均在8000元在10000元之間,高的達到兩三萬元,主要增收手段是靠發展養殖業、庭院經濟。「扶貧在過了鞏固提升階段之後,現在重點是雙扶雙長,增強群眾的內生動力,提起致富的精神來。」

老農民的願望現實樸素,喜怒哀樂也最容易寫在臉上。再訪老王,從大門口見面開始,他一直都是笑盈盈的,臉上的光亮,更讓人感受到他心裡的踏實。而這份踏實,似乎遠比掛在牆上那張收入表還要緊,讓他們一家人都感覺有奔頭。

老王與我們侃侃而談,站在旁邊的妻子羅金花,不見了去年病怏怏的樣子。我們說:「你們這身體狀況也好了很多呢。」「那可不!吃藥管事,心情好更管事。」羅金花說,以前習慣溜牆根走,現在也願意在人多的地方侃上幾句。

長本事了,幹勁足了

老王興緻勃勃地介紹了今年以來家裡的幾件新事:主動增加種植畝數,原來只圍著6畝多地轉,今年承包20畝地,全種了玉米用來作為飼草料;主動參加職教中心在村裡舉辦的技能培訓班,他選擇的是砌築班。拿到了培訓證書身份大變,從以前端泥的力工變成了砌牆的技工,每天的工資也從150元漲到260元,今年在種地間隙不到20天時間裡,打零工賺了3000多元錢。

這種主動性在老王的兒子身上表現更為明顯。21歲的兒子王敬宇曾一度是壓在老兩口心口的一塊大石頭。王敬宇5年前得了病,上不成學,幹不了活,無所事事,成天悶頭躺在床上。而在去年,幫扶幹部徐建民把孩子推薦到職業培訓中心培訓介紹到一家理髮店打工,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我們還記得當時老王特意把兒子獲得的「男士無縫推剪二等獎」大紅證書拿給我們,展示證書時喜得合不攏嘴。今年老王又給我們展示了新的寶貝——兒子和女朋友的合影。照片上,兒子和女友相偎在一起,甜蜜恩愛。「去年春節和今年端午節,女孩都來我們家了。」老王滿臉喜悅。他說,不僅是因為家裡脫貧,兒子才引來金鳳凰,最主要是兒子長志氣有本事——小夥子馬上就有自己的店鋪了。

在一個尚未掛牌、正在裝修的60平方米的小店裡,王敬宇給我們講著他的規劃,他準備招一個師傅一個學員,經營好了年純收入能達到四五萬元,比打工要賺得多。這個穿著打扮時尚的90後大男孩特別懂事。他說,政府幫了一把,後面得自己往前跑。儘管現在還沒完全撒手,比如,他的店鋪租金還是幫扶幹部想辦法湊份子先墊付的錢,但他相信自己能把這個店經營好,有能力儘快還清外債。

拔掉了窮根,長出了富苗。但願來年再訪時,老王家的日子更好,更多像老王一樣的貧困戶富裕起來!

(《新華每日電訊》2017年12月22日曾刊發題為《「菜單式扶貧」拔了老王的窮根》的報道)

全文如下:

「菜單式扶貧」拔了老王的窮根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仁虎、殷耀、王靖

「人窮志短」這頂帽子戴在王志春頭上已有許多年,一家3口多病、欠債,住破屋,吃寒食,穿舊衣。王志春成天臉色灰暗,習慣低頭走路。

6.2畝貧瘠的地是全家生活收入的全部來源,光人吃都不夠,更別說養活牲畜了。王志春有高血壓、心臟病,妻子有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最頭疼的是兒子,患有嚴重糖尿病加腎結石,病加窮,上完初中就輟學在家。家徒四壁,欠債4萬元,六眼對視,三臉愁容。貧窮和疾病像惡魔一樣纏繞折磨著王志春一家,王志春忍不住自言自語:「這日子怎麼過?」

幾十個扶持選項,任由老王挑選

2016年開春,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精準扶貧工作隊進駐義勒力特鎮民生嘎查,市職業教育中心副書記王文海和副校長徐建民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志春的幫扶對子。「沒啥用,還不是走過場。」老王心裡嘀咕,壓根沒指望精準扶貧扶出什麼樣。

晚冬3月,天寒風冷。一天,駐村書記、村支書領著職教中心的校長張春利、副書記王文海、副校長徐建民走進王志春家,和他家進行對接,並拿出兩張紙的「扶貧菜單」,鄭重地和王志春商量著,是養牛養羊養豬還是養雞養鴨,是種菜還是栽果樹,是打井還是易地搬遷?幾十個扶持選項,任由老王挑選。

「尊重我的意見,任由我選扶貧項目,這是我沒有想到的。」老王心裡暖乎乎的。兩口子琢磨,自己身體不好,但以前給人家養過牛羊,就答應了選擇養牛羊豬。大家幫助兩口子分析,認為這個選擇合適可行。

對口精準幫扶,置辦起「龐大」家業

項目選了,但錢從哪裡來?王志春還是提不起勁,冷眼旁觀。徐建民說干就干。要養牛羊豬先要建棚圈,老徐和老王商量,決定蓋3個棚圈,共360平方米。政府有補助,但先期的錢要自己投入,王志春連連擺手「我哪有錢啊」?徐建民和張春利商量決定,發動教職工給老王借款2.3萬元。

一天,老徐開著私家車拿著滿滿一袋子的現金,上門親手交給老王,老王一時反應不過來,喉嚨哽咽,叫了一聲「徐大哥」。事後他說:「當時感覺跟做夢似的,我尋思,天上咋能掉下這麼大一塊餡餅呢,還偏偏砸在我頭上了,我有點不敢相信。要知道,我跟徐校長他們才認識沒幾天。」老王琢磨著「這回看來動真的了」,於是自己也借了6000元,又叫來親戚朋友出人出力蓋起棚圈。

建棚圈時,徐建民帶著學校的李兵、李海霞兩位老師,雇了車,跑了兩趟,把水泥、鋼筋、鋼架和磚瓦等材料送到家。徐建民和王文海還三天兩頭來老王家幫助搬磚遞料。

家裡從來沒有建過這麼好的棚圈,現在只等牛羊豬入圈,「可錢從哪裡來」的老問題又出現了。對此,政府無償給每人1.5萬元、一家3口共4.5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市職教中心再次發動教職工出手援助,共籌集借款5萬元……5月的一天,徐建民、李兵、李海霞拿著這筆巨款,陪著王志春一起跑市場,選購了100隻羊、4頭豬,購買羊羔花費5萬元,購買豬仔花費3000元。王志春又從他小姨家裡賒了10頭牛飼養。

儘管負擔有10多萬元的借款,但王志春一家也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龐大家產家業。每往前走一步,兩口子的信心就往高增強一截,喜慶之氣悄悄地爬上了眉梢。

「這麼多牛羊豬,一旦養出了問題,那可就麻煩大了。」徐建民越幫老王越感到身上的擔子重。老徐請來學校擅長牲畜飼養和繁殖的吳玉琴老師上門給王志春講解,現場指導。熱心的吳玉琴先後約15次到老王家排憂解難。買飼料缺錢,市職教中心幫助老王協調4.3萬元無息貸款……

前幾年家裡蓋了3間磚瓦房,因缺錢一直沒裝修。去年7月,職教中心出錢2萬多元,給房子吊頂、粉刷,打制了一排新柜子。又在院子里打了一口飲水井,安裝了水泵,結束了多年來一直從鄰居家用水管接水的歷史。

扶志又扶技,體弱兒子成理髮能手

50歲的王志春和愛人羅金花體弱多病,家庭貧困,捨不得花錢到醫院看病。大老王4歲的徐建民左勸右勸,好說歹說,把兩口子拉上車,送到市裡的醫院,自己墊錢幫他們看病。

一年多來,徐建民開著私家車時常奔波在30公里蜿蜒的公路上,來往於烏蘭浩特市與民生嘎查之間。王志春說,徐建民隔三差五跑一趟,「一年多下來,徐大哥至少來過我家100趟。」

豬羊肥牛兒壯,院整潔屋亮堂,日子越來越有樣。兩口子心裡樂滋滋的,但高興之餘,心裡頭還有一塊陰影,那就是20歲的兒子王敬宇。說起這個兒子,5年前15歲時得了病,上不成學,幹不了活,無所事事,成天悶頭躺在床上,人瘦毛長,萎靡不振,年紀輕輕卻像個小老頭。

這陰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孩子的心頭,也壓在夫妻倆的心頭,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職教中心的張校長、王書記和徐校長看著也揪心,便和孩子聊天,「能不能幹點技術活?」孩子說不知道。又問:「學廚師、司機、修車怎麼樣?」孩子還是搖頭。「學理髮呢?」孩子眼睛一亮,點頭說:「願意。」大家一合計,覺得可行。

2016年5月,張校長和王書記把王敬宇送到學校,為了減少開銷,安排他和老師吃住在一起。培訓3個月後,熱心的徐建民幫助介紹王敬宇到一家理髮店打工,月收入1800元。當年,王敬宇還在興安盟開展的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男士無縫推剪賽項中榮獲二等獎。

王敬宇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氣順心樂,身體變強壯了。在新農合、商業補充保險等健康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的病得到了有效治療和控制,迸發出青春的活力。

老王兩口子打心眼裡高興,特意把兒子的大紅證書拿出來向記者展示:「兒子給我拿上獲獎證書,我是真高興。」又調出手機里兒子的近照:「你們看,現在是不是小帥哥形象,精神不精神,帥不帥?」老王說著,喜得合不攏嘴。

「幫一年跟四年」,給好政策唱讚歌

「那幾年家裡儘是病人,到處打零工,錢掙一個子兒就還債補窟窿了,日子過一天算一天,見人都矮三分。」如今老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到今年5月底,先後出售羊羔5隻、小牛1頭、肥豬4頭,純收入8700元,兒子一年收入2萬多元。「現在感覺信心十足,徐校長他們像親哥哥一樣幫我,一年收入怎麼著也得三四萬元,和過去相比,感覺像過年。日子有奔頭,有精神頭了,身體也強了。」

趕走了貧窮,也趕走了精神萎靡,王志春從內心裡要給精準扶貧政策唱讚歌,給興安盟「菜單式扶貧」唱讚歌,給烏蘭浩特市職教中心張春利、王文海、徐建民等人唱讚歌。

據了解,烏蘭浩特市共制定了產業脫貧、易地搬遷、政策兜底、技能培訓4大類共58項「菜單」,力求貧困戶都能挑到自己中意的「菜」。

記者採訪發現,興安盟創造性地推行「菜單式扶貧」模式,把扶貧項目編製為「菜單」,通過政府提供「菜單」、貧困戶「點菜」、幫扶幹部「配菜」、政府買單的方式,使扶貧項目更精準、更有效,目前已有8209戶17273人通過「菜單式扶貧」順利脫貧。

按照市委「幫一年跟四年」的要求,徐建民及烏蘭浩特市職教中心的幫扶工作將持續至2020年以後,現在的王志春堅信:明天會更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地煮天蒸望雨風,偶得雷暴半圓虹
每天最高可被「刷」走3000元,銀行卡默認「裸奔」藏隱患,銀聯、銀行想「甩鍋」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