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正茂的大詩人李賀,為什麼要與鬼魅作伴?

何必詩債換酒錢
何必詩債換酒錢
上河Lin;babystop山竹;文柒兩;玉采田
00:00/04:05
作者:宋執群
(一組唐服圖片)
表面上看,李賀的眼裡沒有人間煙火,全身心擁抱的都是陰魂鬼魅。他用一般詩人駭怕的意象,在墳場地獄穿越,展現的卻是人的境遇。這就是他的詩能夠讓人腦袋開光的原因。
(一)石破!天驚!一股陰間的風吹入大唐詩壇
石破!天驚!一場凄苦的秋雨被一句句陰森的詩句擊中,驚嚇得驟然凝止在半空。一位瘦如鬼魂的男子,斜騎一頭毛驢從長安城踽踽而出,像一支舞動風雨的狼毫,用他那寬大的衣衫揮湧起一片陰間的風雪,將那些駭人的詩句拋進大唐的詩壇。
這是台灣詩人洛夫對前輩大師,唐朝大詩人李賀的想像,雖然有些誇張,但基本符合歷史的真實。
我們不知道李賀在鬼魅的世界是什麼形象,但他在世人的眼中就一個字:怪!
長相怪:除了細瘦之外,他的長相還有兩個怪異之處:兩條眉毛連在一起,「一」字橫斷臉龐;手指極長,形如鷹爪。再加上又高又大的鷹鉤鼻,確乎不像人間生靈,而似陰間遊魂。
行為怪:他從很小的年紀起,行為就很炸裂。有野史記載,和大多數調皮貪玩的兒童不同,李賀異常孤僻,屁顛大的時候,就兩耳不聞窗外同伴的喧鬧,整天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作文吟詩。有一天,他媽媽怕他憋出病來,就強行把他趕出黑屋,讓他和鄰家的小孩一同打鬧。但他媽媽一走,李賀就轉身跑到荒郊野外的亂墳崗去了,趴在陰森的樹林里琢磨起死人的墓志銘,直到天黑家人拉他回家吃飯,他都賴著不走。
家人問他,你一個小孩跑到這亂墳崗來幹什麼?他回答,我想在這裡琢磨怎麼寫詩。家人不解地又問,寫詩你琢磨琢磨李白杜甫,詩仙詩聖他們,你來琢磨這些鬼魂幹什麼?小李賀白了家人一眼,不屑一顧地搖搖頭說,我才不學他們寫那些心靈雞湯呢,我要寫孤墳野鬼的故事!
詩歌怪:鬼燈如漆點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灑空草(《感諷五首》其三)、秋墳鬼唱鮑家詩(《秋來》)、百年老鴞成木魅(《神弦曲》)、嗷嗷鬼母秋郊哭(《春坊正字劍子歌》)……看看他寫的詩,又是鬼,又是墳,又是鬼母的,夠瘮人的吧。
所以,他被稱作「詩鬼」雖然很狗血,但倒也是恰如其分的。那麼,問題來了,風華正茂,一輩子都是青年詩人(因為他二十七歲就去世了)的李賀為什麼偏要選擇與鬼魅作伴呢?
(二)沒拿到進士准考證,只好揮別人間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對於那些短命的天才來說尤其如此。不然還沒等到才華爆炸,生命就已經熄滅了。
生而為人,恐怕沒有誰會天生選擇與鬼魅為伍,即便是李賀,他最初的理想也是想走毫無創意的科舉仕途。
李賀按照年幼的軌跡繼續我行我素地成長,怪異的做派一如既往。七歲時神童的聲名遠揚,十五歲時已譽滿京華,與大詩人李益齊名了。
他的傳奇引來文壇領袖韓愈、皇甫湜專程造訪,親自查驗。李賀毫不怯場,揮筆就成《高軒過》一詩:「……雲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意思是:「你們兩個名滿天下的文學大咖來到我的寒舍,我就像垂翅的鳥兒依附上了大鴻雁,他日不羞慚小蛇變成大龍。」看這馬屁拍的,志向表達的,爽爽地把驚訝留給了兩位大人。
自此以後,李賀更加刻苦覓詩,日日身背行囊,騎驢出門,尋得絕美意象就趕緊記在小紙條上,放進行囊,晚上回家挑燈篩揀,嵌進詩行。晚唐大詩人李商隱都為他的這種苦吟行為所感動,為他作《小傳》記載這件趣事。
但如果一直這樣順風順水地走下去,以後那個開創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長吉體」,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代表著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獨樹一幟的「詩鬼」就不存在了。
二十一歲時,他的人生之路被莫名其妙地打斷了。那年冬天,李賀躊躇滿志地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因為此前他已通過了韓愈組織的河南府試,所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並閏月》一詩再次獲得韓愈的激賞,所以他本來是信心滿滿、志在必得的。
誰料天有不測風雲,有嫉妒他才華的考生在開考之前放出流言,說李賀的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沒有考試資格。儘管韓愈極力為他爭辯,但他還是沒有拿到《准考證》。
未能進入進士考場,徹底斷絕了李賀的青春夢想,遭遇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他拿出尋詩的勁頭,苦思冥想未來的前路。思來想去,也只有寫詩這一條道可以走到黑了。
但希望往往就是伴隨著苦難而生的,一個人一旦陷入苦難的最深處,拯救的力量也就會觸底反彈回他的身上。
於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等等一大批大氣豪邁的詩句震響在中唐的詩空。
(三)拜謁鬼魅,是詩人的靈魂之旅
我們已經知道,李賀自幼不走尋常路。待到科考失意後更是斷然決絕了仕途之路。雖然也因為遠祖有皇家血統(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做過三年京城九品小官,但此後一直漂泊在外,遠離政壇。
他形容自己三年長安生活為「牢落長安」,雖然有「少年心事當拏雲」的雄心壯志,但現實只有「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如服刑的囚犯一樣哀憤孤寂,悲觀絕望。這種境遇也短時間影響了李賀的情緒,激發他寫下了一些反映現實、鞭撻黑暗的詩篇。但一當他到出走長安,四海漂泊時,詩人的創作便立即回歸到了最初的關注點,又開始延續他從童年起就青睞的陰森恐怖的鬼魅題材。
其實,李賀的「鬼詩」,總共只有十餘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但與他其他題材的詩歌相比,其詭異的意象卻讓人觸目驚心、毛骨悚然。有楚人的魂魄在陰風中尋夢,有野鬼的母親在秋天的荒郊嗷嗷慘叫,有地獄深處的惡鬼點燃忽明忽滅的松花燈,有上墳的紙錢在鬼魂的搶奪中嘶鳴,有冤魂吹滅活人送客的燈火,有蘇小小(南朝錢塘第一名妓)幽靈在墓地上飄忽,有秋鬼在墳場冷雨中夜唱……
這些駭人的意象猶如詩歌版的《聊齋志異》,空前絕後地在唐詩的海洋上建構了一座鬼魅幽居的小島,它所營造的驚悚恐怖,以另類特有的魅力,有力地撩撥了讀者的G點。
不僅如此,李賀還以唐詩中絕無僅有的視角,激活了很多我們在讀其他唐詩時難以體驗到的感受:詩歌並不僅僅能夠展現我們的現世生活,還可以是人們對生命、生死,乃至死後世界的想像。
所以後世認為他的詩歌繼承了屈原楚辭的騷鬼傳統,創造了連詩仙李白也望塵莫及鬼仙語境。
(四)他筆下的每一個鬼魅都吐納著人的氣息
李賀對鬼魅題材情有獨鍾,但他的鬼魅詩畢竟是在人間寫的。由此註定了,他筆下的那些鬼魅吐納的仍然是人的氣息。
由於命運的不濟和健康的缺失,李賀成了被命運壓迫的邊緣人,面臨著與自己的時代和同類交流的障礙。
既然不能擁有和常人一樣的身體與生活方式,那麼,作為一個詩人,最好的選擇便是找到與自己的境況相匹配的想像、感受與表達。
就像在短暫的生命中遭遇了一場漫無天日的大雪,李賀只好將自己貧病的身軀躲進無邊的黑暗,讓那些他想像出來的鬼魅潛進自己的靈魂,在另一個恐懼、神秘,但又有一絲令人神往的未知之境,領悟人生的無奈和枯寂,寫下只屬於他自己的作品。
表面上看,李賀的眼裡沒有人間煙火,全身心擁抱的都是陰魂鬼魅。他用一般詩人駭怕的意象,在墳場地獄穿越,展現的卻是人的境遇。這就是他的詩能夠讓人腦袋開光的原因。
讀李賀,驚恐之餘,能讓人靜下心來,不由自主地去思索人類的終極歸處,並在這種思索中洞穿人世的困苦,尋找救贖的途徑。
所以,在我看來,李賀的鬼魅詩作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筆下的鬼魅都比人更富真情,更有人氣。它們敢愛敢恨,善良坦蕩,不像被異化了的人類,猥瑣而冷酷虛偽。
李賀正是這樣以打破唐詩傳統的新氣象,震撼著詩壇;以不合常規的另類題材衝擊著詩歌的表現領域。他冒了很大的風險,但成功也非常驚人。即便在當時,那些稱霸詩壇、喜歡挑剔的大腕們也不由自主地成了他的粉絲,都為他瘋狂點贊。比如杜牧就在他的朋友圈裡豎起大拇指,稱讚他是「騷之苗裔,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古今未嘗道者」。
(五)他的生命長度很短,他的生命廣度很寬
台灣有一部叫做《唐朝綺麗男》的電影,講述一幫富二代、官二代和少年刺客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橋段演的是一個從日本到長安留學的和尚,混在一群閑散的遊人中漫遊大唐的河山。他們攀登在華山道上,迎面撞見一個騎在毛驢上吐血,並蘸著自己吐的血在岩壁寫字的瘦男人。東洋和尚被那男人的形象與行為雷到了,打聽那人是誰?寫的是啥?遊人中有人回答,那就是我們大唐惡魔詩人李賀哎,他寫的是「天若有情天亦老」……
沒錯,除了那些名垂史詩的鬼魅詩,李賀還有許多傑作佳構。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雞一聲天下白」等等以其深刻的人生感嘆,和對自然規律的精準把握,一舉成了後人們掛在嘴邊的金句,甚至有人喜愛到把這些金句直接抄進了自己的詩里(偷笑)。
是啊,一個真正有力量的詩人,就是能夠直面生命的真相,就是敢於表達真實的自我,並努力使自己生命的寬度大於生命的長度。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默契,二十歲後,李賀就得了重病,就開始加速奔向了關注已久的世界。他高燒迷狂,滿眼都是地獄烈火、鬼魅橫行的幻象。
也許正因為他太關注鬼火、夜墳、冷屍、紙錢這些駭人的意象,當這些東西真的到來時,他可能反比常人更加畏懼它們,更加害怕與它們親近。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
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苦晝短》
「飛逝的光陰啊,你先喝一杯酒吧……不要這麼急地來催命」。你看,這迷茫、孤獨、悲愴的詩句,已經不似想像中的詩境,而如一個真實來臨的事件了。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病入膏肓的二十七歲詩人,回到昌谷故居,等候死神。
這個猶如一頭叛逆的困獸,終生遊走在夜幕墳場的病弱青年,這個總是和自己追逐的夢想擦肩而過的不幸詩人,至此已經明白,自己的生命確已無多。
我想,如果死亡真能夠帶走他的不幸與哀傷,那此時的他一定會想讓這件誰也躲不開的事件,把他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全部都帶走。
剩下的,便是處理此生上天饋贈他的唯一禮物。所以,他鄭重其事地把詩稿交給好朋友沈子明保存、編纂,希望自己那些不與人同的詩篇不至湮滅在唐詩的歷史長河中。
他願望有沒有實現?就不用說了吧。
不久以後,正當人們期待李賀,期待這位大唐詩人中最精湛的意象營造家為詩壇帶來更多驚喜的時候,他卻與世長辭了。
活成了千年神話的李賀,其實只活了二十七年。
但是,也用不著遺憾,假使他活得的和我們俗人一樣長,也許他就成為不了神話。因為人類的天性就是對悲劇耿耿於懷,而對喜劇一笑就忘。
也正因為如此,千年之後,當我們耿耿於懷著他所承受的苦難和創造的傑作,懷想起他那短暫的生命和寬廣的人生時,我們才不吝把致敬的鮮花獻給他那隨風漂泊的詩魂。
【作者簡介】宋執群,生於一九六零年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梅雨》《望海門》,長篇文化散文《錦上姑蘇》等。
《紅樓夢》告訴你:職場上為什麼總有人打你小報告
孫悟空的父母猜想
賈珍的父親賈敬過生日,為何請不動賈母?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遼朝「頭下軍州」是什麼樣的行政機構?
※《紅樓夢》後四十回里調包計的始作俑者是王熙鳳,這不合常理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