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千年小建中,藏在《傷寒論》里的大智慧!

千年小建中,藏在《傷寒論》里的大智慧!

醫將人體臟腑分為三焦,脾胃屬於中焦部分,還認為,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所以脾胃對於人來說十分重要。但是它又很容易受到病邪的傷害,外邪、內傷,都容易傷及脾胃正氣。

脾胃正氣損傷就易導致中焦虛弱,虛則又易受寒,中焦一旦虛寒就會導致脾胃化源不足,血不養心,會出現虛煩心悸;營氣與衛氣不和,還會出現虛勞發熱。

一千年多前的醫聖張仲景就發現了人體脾胃虛弱的病機,和它會導致的一系列後果,在他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個妙方,並將其收錄入了《傷寒論》中。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配方用到了芍藥、桂枝、炙甘草、生薑、大棗、飴糖。用法將除飴糖外的藥物水煎,去渣後,熔化飴糖服用。

小建中溫中補虛,和里緩急。方中重用飴糖,補脾益氣,和里緩急,為君葯;白芍酸甘益陰,用量是桂枝湯中的倍數,起到養血緩急的作用,桂枝辛甘化陽,溫陽祛寒,二者共為臣葯;生薑溫胃止嘔,大棗補脾養血,合用可以調營衛,共為佐葯;炙甘草既能夠幫助飴糖配伍桂枝辛甘化陽,又可以與芍藥合伍酸甘化陰,還能調和諸葯,為方中使葯。

此方具有平補陰陽,調和營衛,建立中氣的作用,所以取名建中二字。

小建中湯可以治療症見腹中時痛,喜溫喜按或者虛勞而心中動悸,虛煩不寧,面色無華,或者手足煩熱、咽干口燥的虛勞里急證。

《傷寒論》中又有言「嘔家不可用建中」,即經常噁心、嘔吐的患者不可以使用。因為脾胃濕熱,再以溫中補益的藥物,就會更加重病情。

在臨床的辨證使用中,小建中湯還可以加減配伍別的藥物成新的方劑。

若以小建中湯配伍黃芪,即成黃芪建中湯,記載於《金匱要略》中,用法與小建中湯相同,有溫中補氣,和里緩急的功效。

若是加上人蔘、白朮、茯苓、熟地等藥物,就成十四味建中湯,功效補益氣血、調和陰陽,可以治療症見手足胸背等部位出現的稀疏淡紅色斑點,高出皮膚,如蚊蟲叮咬狀的陰證發斑。

脾胃是人體後天之本,對人的生命活動極其重要,一千多年前的醫聖不僅認識到這一點,還在實踐經驗中找到了治療虛勞里急的配方。可謂是小建中,大智慧!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荷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到上海 的精彩文章:

4.55億元!新飛花落康佳 國內家電行業流行「黑+白」
世界盃預測還有這種「神操作」……周到「預言帝」和你聊聊競猜訣竅

TAG:周到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