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救援英雄Harris醫生看跨界複合型人才的領導力

從救援英雄Harris醫生看跨界複合型人才的領導力

跨界最高的境界是能把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結合,靈活運用,融會貫通,能做他人不能做的事。

經過3輪營救,泰國被困洞穴的12名少年和一名教練,於7月10日晚全部成功獲救。在外界看來,13人被成功救出「太幸運了」。而在筆者看來,在這一救援行動中的英雄——澳洲醫生、潛水員Richard Harris所表現出來的冷靜、決斷和多種專業素質對於行動成功而言十分地關鍵。

53歲的Harris醫生來自澳大利亞阿德萊德,是一名麻醉師,也是洞穴潛水專家,他曾多次參與救援行動,非常了解洞穴潛水的巨大危險性,在這次救援行動中,Harris醫生全力以赴,每一天都潛入洞穴,挨個檢查少年們的身體狀況,一直到所有人都安全離洞。這中間還有一段插曲:一開始的計劃是讓最強壯的男孩先出來,但是當Harris醫生評估了11到16歲男孩以及25歲教練的生理和精神狀態後,逆轉了這個決定。

為什麼是Harris醫生?

「Harris醫生擁有能在不攜帶很多設備的前提下在非常黑暗的狹小空間里潛水的能力,能做他人不能做的事。」

「Harris醫生身處一個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的領域,但是他得到了很好的培訓。」

泰國少年失蹤的時候,澳洲麻醉科專家Harris醫生正在度假。但是在山洞深處發現少年後,英國潛水員立刻向泰國政府建議,希望可以找到Harris醫生參加救援行動。具有30年專業潛水經驗和醫療專業知識的Harris醫生接到泰國政府的要求後,馬上中斷假期,趕到泰國,進入了最危險的山洞。Harris醫生是整個救援行動的實際總指揮。

醫生、麻醉師、潛水專家、救援隊員、心理專家、團隊指揮者,Harris醫生不只是一名複合型人才,還是多重跨界的複合型人才,顯然Harris醫生精通多種技能,而且運用起來非常熟練,尤其是在特殊的場景下,只有Harris醫生能夠勝任總指揮,帶領救援團隊開展行動。

對於Harris醫生這類跨界人才,我們可用一個「T型」來解釋。T型下面是某個職能領域精深的專業能力,上面則是橫跨多職能的通識能力。學習運用跨界技能的人,從表面看其技能與職業毫無關聯,其實內在聯繫緊密,並能強化衍生綜合實力,所以跨界的複合型人才總能呈現出知識覆蓋面廣、視野開闊且專業精通的特性。跨界最高的境界是能把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結合,靈活運用,融會貫通,能做他人不能做的事。

而在未來,跨界複合型人才將在更多的場景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時下各界對跨界複合型人才的欣賞實際上由來已久,早前對這類人才的還有一個類似的定語,叫「一專多能」。

01

大趨勢:成為跨界人才方可應對變局

在未來的發展中,跨界勢不可擋。過去、現在和未來,跨界複合型人才有競爭也有挑戰。例如:能用大數據分析工具的投資家、深諳自動化操作的產品經理、懂管理學的工程師……那麼你就比別人有優勢,能更早跨職能、往綜合管理方向發展……個人必須獲取更多獨特技能來保持自身的職業競爭力,而企業則需要跟隨趨勢,選用不同領域的跨界複合型人才來擁抱變局獲得管理上的持續發展。

是科學家還是工程商人?

如今的華為人早就跟隨企業的戰略步伐,任正非在Fellow及部分歐研所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曾說,希望更多華為人成為科學家面向未來,而不是單純的職業標籤化。徐直軍表示:今天的華為人才應該是多元化的。過去華為強調做工程商人,那是很多年前;走到今天,華為既需要工程商人,又需要科學家,未來有思想家,有科學家,也有工程商人。企業的競爭,終究是人才的競爭。如今,許多90後的華為人成為地區的「老大」,既做客戶經理,又做產品經理,這就是跨界。

02

跨界,不是時髦的口頭禪,而是一種大能力

智聯招聘CEO郭盛認為人才跨界是大勢所趨。產業的融合,無形中也倒逼著從業者技能的跨界與融合。

以AI為例。人工智慧工程師,是IT行業需求缺口最大的崗位,而薪資水平遠高於其他行業。據行業報告顯示:AI開發者超過70%從業者月薪為20K-50K。騰訊研究院和BOSS直聘聯合發布的《全球人工智慧人才白皮書》顯示,全球AI領域人才總數約30萬,而目前市場的需求則在百萬量級,AI人才供應存在很大缺口。

AI的六個核心領域分別是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知識推理,能夠掌握兩個領域的技能就已經算是AI的跨界人才了,而兩個以上領域的人才更為稀缺。其中,自動無人駕駛作為一項新興技術,落地為產品需要大量演算法、工程、產品貫通的AI全棧人才,這是一個很高的門檻,需要跨界還要掌握多種技能,這隻能是一個T型人才的賽道。

03

個人成長如何自我修鍊成跨界複合型人才?

以自動駕駛行業為例,AI人才的稀缺性讓我們看到,成為一個跨界複合型人才掌握多種技能,這個過程顯然並不容易。

當你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後,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轉而到一個新的技術領域從頭學起。

這裡有一份進擊跨界複合型人才的指導清單

入門必備條件:好奇心與勇氣

第一,跨界的人通常在原有的行業或者專業已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或者有著成功經驗。

第二,要想跨界成功,需要人才本身具備一定的天賦和領悟力,持續的學習動力。

第三,不拘泥於固話的思維,跨界者的思想都是非常開放的,樂意擁抱新事物新思維。

跨界很可能是獲得複合型人才技能的一個最佳途徑

IBM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營銷官周憶在演講中說:珍惜你心中每一次「跨界」的衝動。

第一,你要習慣進入你不熟悉、不喜歡的領域;

第二,你要去學習你不擅長的內容;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你要學會跟能力比你更強,專業比你更深,年齡比你更大的人一起工作,並且成為他們的領導者。

跨界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信息時代,我們都在談所謂的複合型人才,跨界很可能是你在獲得複合型人才技能的一個最佳途徑。

當然,除了自我學習,自我成長,許多企業在大趨勢下,通過管理上的革新,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幫助人才更快更有目的性地實現跨界發展。

04

宜家、ABB們如何幫助員工實現跨界發展?

宜家一直以敢於用新人著稱,宜家的每位員工都有機會跨界去從事新的職能,跨界給每個人一個全新的角度,比如做HR的時候,每天就會去思考,自己可以為公司做些什麼有價值的事情?做採購的時候,就會嘗試學習供應鏈的知識。每天都有挑戰和新鮮的事情,等待去發掘。而且對於職業規劃,跨界不僅是跨職能,還可以跨國家或者地區。

在ABB,如果員工有意願更換崗位或行業,只要條件符合公司便會滿足員工期望。ABB內網會公開崗位空缺情況,內部員工主動申請,通過評估就可以轉崗。同時,公司所有領導包括每一位經理都負擔培養人才、發現身邊員工潛力的責任,引導員工沿著正確的方向走。ABB內部鼓勵跨界發展,希望員工都有不同的職業經驗,給人才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條件。ABB鼓勵員工跨界發展,以期培養出多元化複合型人才。

在跨界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壁壘有時會成為阻礙,但是這種阻礙並非不能逾越。ABB提供不同崗位的學習,基層經理、中層經理、高級經理都有一套領導力培養課程,讓員工有選擇性地學習。

05

作為企業管理者如何追求跨界?

雷軍在提及很多人看不懂小米時認為,小米裡面有很多創新,既是硬體公司,也是電商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這就是跨界,自一開始,雷軍以及小米就走上了跨界之路。

雷軍是怎麼做的?集技術天才、首席產品經理、天使投資人、CEO於一身。

作為技術天才。從程序員變身金山的總經理,做技術出身的雷軍缺乏市場營銷經驗,為了能帶領好整個團隊,雷軍一有機會就去跑市場,去學習營銷經驗。

作為產品經理。「得產品經理得天下」,在小米,雷軍的第一定位不是CEO,而是首席產品經理。他帶領小米的風格就是:在一線緊盯產品,死磕用戶痛點。

作為天使投資人。在創辦小米之前的近3年時間裡,雷軍投資了拉卡拉、多玩遊戲、UCWeb、凡客誠品等。雷軍投資方向偏多元化布局,從電商到房地產,從互聯網社區到移動互聯網,多方跨界。

最終,作為CEO,雷軍把這些能力都融合成管理的能力,雷軍說:創業公司在做管理的時候一定要不斷學習,吸收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經驗。更重要的是,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更好的將好的模式運用到企業當中。技術出身的雷軍,一開始管理水平並不高,他決定把管理當作程序來做。他總結了三句話,管自己以身作則,管團隊將心比心,管業務身先士卒。

跨界複合型人才的領導力修鍊

對於管理者而言,跨界的領導力能夠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光輝合益(中國)高級合伙人、世界經理人專欄作者岑穎寅認為有四點值得現代企業管理者關註:

其一,不要排斥新事物,永遠有一顆好奇的心。

其二,要提醒自己:掌握學習的方法,比掌握知識、信息本身更有用;學會推導事理的規律,比死記硬背知識點更要緊;知識要學,更要能夠運用。

其三,追求廣度時,不能僅停留於興趣廣泛,也不是三分鐘熱度甚或見異思遷。

最後,要把自己往跨界方向培養,獲得「錯位競爭」的優勢。

「我們的名字叫年輕,在追逐夢想的路上,我們不斷向前,無所畏懼,去探索、去改變、去拼搏,讓世界看清我們的樣子,我們的時代來了!」——向每一個努力跨界發展的人致敬!

文 / 郁偉 圖 / 互聯網

本文版權歸世界經理人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經理人 的精彩文章:

團戰無人車:李彥宏會是大贏家嗎?

TAG:世界經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