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晚明怪傑的奇異人生

晚明怪傑的奇異人生

普庵咒

 郭關古琴

郭關 

00:00/12:23

在中國歷史上,晚明社會是引入注目的一段混亂時期,書畫史上出現了兩位怪傑:一位是徐渭,另一位是陳洪綬。徐渭以縱橫馳騁、不可一世的大寫意花鳥讓世人耳目一新,陳洪綬以迂拙怪誕的工筆人物畫驚世駭俗。他們以其卓越的藝術才華、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和奇崛高古的藝術風格,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當時代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

徐渭青少年時得不到親生父母的疼愛,在家庭生活中地位低下,有寄人籬下之感。然而他聰穎異常,文思敏捷,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多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享譽遠近。當地的紳士們稱他為神童,將其與東漢的楊修、唐朝的劉晏相提並論。在世態炎涼之中,徐渭形成了既孤傲自賞,又鬱鬱寡歡的性格。

徐渭

大寫意畫作

徐渭成年後「貌修偉肥白,音朗然如鶴唳」,時常中夜呼嘯,宣洩憤慨。所作的詩文恣露胸臆、奇傲縱誕,有超軼千古的不羈之感。

徐渭生性本就有些偏激,因連年應試未中,加上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時他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於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後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癒。後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覆發作,反覆自殺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其殺死,他因此被關入監牢,服刑七年。徐渭在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注釋,揣摩書畫藝術。徐渭在獄中七年,其中只在隆慶二年(1568年)生母病故時短期出獄,辦理喪事。

徐渭

大寫意畫作

徐渭被下獄後,友人紛紛予以援助。其中援助最為有力的,先是禮部侍郎諸大綬,後是翰林編修張元忭(即明末著名散文家張岱的曾祖父),他們都是徐渭的至交,又都是狀元出身,頗有聲望。在這些朋友的解救下,徐渭終於借明神宗朱翊鈞即位大赦之機獲釋。這是萬曆元年(1573年)的事,此時徐渭已經五十三歲。

晚年鄉居的日子裡,徐渭越發厭惡富貴者與禮法之士,所交遊的大都是過去的朋友和追隨他的門生。常「忍飢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據說有人來訪,徐渭不願見,便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

徐渭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他的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從徐渭手中得到了不少他的作品。徐渭晚年貧病交加,所蓄書籍數千卷變賣殆盡,常至斷炊。但他狷傲愈甚,不肯見富家貴室,低首乞食。有時豪飲酒肆,有時自持斧毀面破頭,精神病也日益嚴重。

陳洪綬

《桐蔭受教圖》及局部

陳洪綬一生以畫見長,尤工人物畫。所畫人物軀幹偉岸,衣紋線條細勁清圓,晚年則形象誇張,或變態怪異,性格突出。花鳥等描繪精細,設色清麗,富有裝飾味。亦能畫水墨寫意花卉,酣暢淋漓。還長於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能表現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氣質。其畫手法簡練,色彩沉著含蓄,格調高古,享譽明末畫壇,與當時的順天崔子忠齊名,號稱「南陳北崔」。

其人物畫成就,張庚《國朝畫征錄》更是評價其「畫人物,軀幹偉岸,衣紋清圓細勁,兼有公麟、子昂之妙,設色學吳生法,力量氣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蓋明三百年無此筆墨」;當代國際學者推尊他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

陳洪綬的人物畫藝術成就,還表現在版畫方面。明代至清初是中國版畫的黃金時代,小說、戲曲作品的出版帶動了版畫插圖創作的繁榮。陳洪綬獨霸人物畫壇,與以山水見長的蕭雲從兩峰並峙。陳洪綬所作版畫稿本主要是書籍插圖和製作紙牌(葉子)用,著名的有《九歌圖》及《屈子行吟圖》十二幅、《水滸葉子》四十幅、《張深之正北西廂》六幅、《鴛鴦冢嬌紅記》四幅,以及他逝世前一年所作的《博古葉子》四十八幅等。他所創作的屈原像,於清代兩個多世紀無人能超過,被奉為屈原像經典之作。陳洪綬的畫藝對後世影響深遠,堪稱一代宗師。明清之際,宗法、模仿他的畫家多達幾千人。

除了人物畫方面的藝術成就,陳洪綬在書法、花鳥、山水等領域也有著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楚調自歌,不謬風雅」,被包世臣評為「逸品上」。他的花鳥畫工寫俱佳:工筆描繪精細,設色清麗,富有裝飾意味;水墨寫意花卉,筆墨酣暢淋漓,氣度非凡。他的山水,格調高古,筆墨超邁,風格獨特。若非他在人物畫方面的奇高成就,其於書法、花鳥、山水任意一方面的造詣單獨拿出來都足以獨當一面。

陳洪綬

《玉堂柱石》

1598年,陳洪綬出生於浙江紹興府諸暨縣。他的祖上世代為官,至其父親陳於朝一代家道中落。據說,陳洪綬出生前家裡來了一個遊方道人,送給他父親一枚蓮子,並告知「食此,得寧馨兒當如此蓮」。因而陳洪綬出生後,小名就叫蓮子,這也是為什麼他晚年自號「老蓮」的原因。陳洪綬出生的時候,東北境內的滿族勢力正日益擴張,大明王朝岌岌可危,風雨飄搖中瀰漫著一股王朝末日的氣息。

陳洪綬天賦異稟,在幼年時就展露出了繪畫上的才能。據說其四歲時到已訂「娃娃親」的岳父家讀書,用桌椅做腳手架,在牆上畫了一尊八九尺高的「武聖」關羽像,驚得岳父倒身下拜。然而,此後這位曠世奇才的人生便充滿了不得意。陳洪綬九歲那年,父親撒手西去。還不到二十歲時,其祖父與母親也相繼去世。貪心的哥哥想獨吞家產,對他百般算計。他索性把自己應得的家業拱手相讓,離家出走,到紹興開始了他的賣畫生涯。

雖然陳洪綬很早就以繪畫出名,但其最大的夢想還是通過應試科舉實現政治上的抱負。1623年, 24歲的陳洪綬北上京城試運氣,僅過一年便因身染重疾不得不返回杭州。他在25歲的除夕夜寫下「廿五年來名不成,題詩除夕莫傷情。世間多少真男子,白髮俱從此夜生」,表達出了自己的鬱郁不得志。1630年,他再次躊躇滿志進京趕考,結果仍是名落孫山。這次科考失利帶給陳洪綬以沉重的精神創傷。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他沉迷於酒色與繪畫中不能自拔。

陳洪綬

《南生魯四樂圖》

《對鏡仕女圖》

43歲時,陳洪綬決心為自己的仕途作最後一次努力——拿賣畫攢的錢捐資進國子監做了舍人。他負責臨摹歷代帝王像,並有機會瀏覽宮廷內府收藏的歷代書畫,繪畫技藝不斷精進,名動京城。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看透了朝政的黑暗腐敗和士人「身謀而不及國」的墮落,心中萬分失望。朝廷用他,卻並非著眼於他經世致用的才能,而僅僅是看重了他的繪畫水平。所以,當崇禎皇帝任命他為專職宮廷畫家時,他拂袖而去,南歸紹興,隱居在徐渭留下的「青藤書屋」中。

1644年,大明朝廷滅亡,陳洪綬自己深愧沒能為國盡忠,「時而吞聲哭泣,時而縱酒狂呼,見者咸指為狂士,綬亦自以為狂士焉」。為了拒絕與南明朝廷合作,也為了躲避清軍的抓捕,1646年他在雲門寺落髮為僧,自稱悔僧、雲門僧,號悔遲。但是,他只不過是為了「借僧活命而已」,一年後便脫去僧袍,隱居紹興、杭州兩地,重操舊業,以鬻畫為生。

陳洪綬

《麻姑獻壽圖》

《發圖》

陳洪綬的一生經歷了人間的種種不幸與打擊,親人的相繼去世、科舉的屢試不第、生活的貧寒、個人志向與現實的嚴重錯位、國破家亡都使他痛苦萬分。無奈,他只能在酒精的麻醉下縱情筆墨,因此他的許多作品都是酒後所作。陳洪綬性格放浪而好色,竟達到沒有女人和美酒不作畫的地步。他經常流連於妓院青樓,狎妓飲酒放浪形骸。那些試圖收藏或收購他作品的人,也常常去那裡找他求畫。據說,清軍攻佔南京時,大將軍固山額真在城中抓獲陳洪綬,大喜過望,當即指使他作畫,他堅決不合作。清兵拿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屈服,最後用酒和美女引誘才得以如願。

他的好朋友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639年中秋,張、陳二人泛舟西湖飲酒賞月,有一個「輕紈淡弱、婉瘞可人」的女子要求搭船。本來喝得酩酊大醉的陳洪綬頓時來了精神,要與此女對飲,結果二人把船上帶的酒全都給喝光了。陳洪綬追問女子家住何處,女子笑而不答。等她下了船,陳洪綬在後面悄悄跟隨,只見這女子身影飄過岳王墳,就再也找不到了。張岱聽後大驚失色,懷疑遇到了傳說中的狐仙鬼怪;而陳洪綬卻悵然若失,覺得自己錯失了一段姻緣。千百年來,愛酒愛色能到這種程度的,恐怕也只有陳洪綬一人而已。

陳洪綬

《瓶花圖軸》

《幽亭聽泉圖》

陳洪綬僅活了54歲。1652年的秋天,他盤腿坐在床上,口念佛號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具體死因史書語焉不詳,成了一個謎。後世有研究稱他得罪了清政府的某個權貴,為避免受辱自殺而死。他曾在一首詩中評價自己的一生為「不死不忠不孝,非仙非佛非儒」。明朝滅亡後,他自始至終所遵循的儒家忠君報國思想讓他在「死」與「不死」、「守節」與「苟活」之間備受煎熬;道家的「順其自然」與佛家的「逆來順受」「因果報應」又使他左右為難。這樣的糾結或許就是朝代更替時文人們必然面臨的困頓吧。

潘天壽先生曾言:「畫事以奇取勝易,以平取勝難。然以奇取勝,須先有奇異之秉賦、奇異之懷抱、奇異之學養、奇異之環境,然後能啟發其奇異而成其奇異。」縱觀徐渭和陳洪綬的一生,確實可以用「奇異」二字來概括——他不但有著奇異之稟賦、奇異之懷抱、奇異之學養,也生活在奇異的環境中,更重要的是他有著奇異的個性和經歷,這些奇異成就了他非凡的藝術人生,使其成為中國藝術史上永遠的傳奇。

藝術欣賞

郭關道長:生於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藝道院住持。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等領域;曉音律、幼隨祖父習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後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於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迴展」已在台灣、佛光山、英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台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

《離騷》 郭關道長演奏,自斫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關藝術 的精彩文章:

《蘭亭序》神龍本作者馮承素墓誌出土
90後插畫師小哥,一心畫鬼,吸粉90萬,畫風美哭!

TAG:郭關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