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就是人世間的煙火氣

這就是人世間的煙火氣

我曾經聊過一個這樣一個話題:什麼是不沾煙火氣?

小龍女,王語嫣就是。

儘管她們也要吃喝拉撒,但沒人會去想她們拉肚子的樣子。

至於她們行走江湖,書中卻也甚少描述她們在市井中吃肉喝酒的場景。

我們看到的她們,多是一襲白衣,在一眾江湖豪客中顯得清晰脫俗的樣子。

再看《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為洪七公做了一道菜,那菜名絕對高大上:

二十四橋明月夜。

做法就是在一條火腿上挖24個洞,然後把豆腐放裡面蒸。

而挖豆腐的手法,還需得配合黃藥師的獨門功夫:蘭花拂穴手。

熟了後,火腿的鮮味進入豆腐,火腿棄而不食,只吃豆腐。

這道菜,在現實中也有,我雖然沒吃過,但看了菜的照片後,那品相實在和我想像中相差太遠,甚至會勾起我的密集恐懼症:

也許是我沒見過這道菜正宗的圖片,於是,這道菜從書中躍到現實之時,就讓我有種此菜沾染人間煙火色的感覺了。

反正,只要是人,多少都好,這一輩子,不可能不沾煙火氣。

更何況是在吃的方面?

煙火氣這詞好啊。

除了生冷食品,每道熟食都必然要經過火燒,烹制過程必然生煙冒氣。

擺盤再怎麼好看,它也必然要先沾染煙火氣。

至於烹飪到極致,色香味俱全的片子,之前我寫過《尋味順德》了。

今天,咱來看看另一種徹底的煙火氣。

這種煙火氣,對於食物而言是直接的,因為,食物非常直接地沾染了煙火氣。

對於人而言,用來形容吃這玩意的語句,就包括包括如接地氣,吃的就是煙火氣:

燒烤。

《人生一串》

(B站與旗幟傳媒聯合出品,豆瓣8.9分)

燒烤這東西,本身就是炭火上烤出來的,過程是煙氣四溢。

雖然,現在也有無煙燒烤,但若問燒烤大拿,他們肯定會說,只有炭火烤出來的,才是真正的燒烤。

今個聊的,就是這種炭火燒烤。

吃這類燒烤的人,大多抱有這樣的心態:

衛不衛生,長不長肉,上不上火,吃了再說。

燒烤的環境,大多也是露天排擋或小店,說不上什麼高大上。

烤串出來了,多用鐵盤裝上,一堆擺你面前,沒有太多擺盤概念。

食客吃的,是味道,還有那輕鬆,隨意,市井,甚至江湖氣。

時間,基本也選擇從傍晚開始。

這煙火氣一般從太陽快落山那陣開始冒,一直到凌晨,離太陽出來還不到2,3個小時之時熄滅。

除非你家樓下真的有那種非常好吃的燒烤店,那咱另說。

要不,燒烤還分成兩種:

咱家樓下的燒烤店,別處的燒烤店。

咱家樓下的燒烤店,近,方便,三五良朋一約,小酒隨意就擺開了。

而別處的燒烤店,則是靠朋友或傳說傳入耳中,例如:

我在哪裡吃過的燒烤,那才叫正宗。

這回,《人生一串》劇組,走遍中國27個省份,近30個城市,500多家傳奇燒烤攤。

然後,將素材剪成6集,每集30分鐘的紀錄片。

我想,片中大部分的燒烤店,對於大多觀眾來說,都是別處的燒烤店。

那裡,西昌有好酒的老闆烤著梁山小豬肉。

那豬肉,選的是彝族人家才買得到的高山豬。

小豬肉連皮帶骨剁了,僅用蒜蓉,鹽和小米椒腌制調味。

蒜香輕微,辣味新鮮,滲透到肉里,則帶出了味覺刺激。

待肉皮烤到金黃,外面焦香,裡面充滿膠原蛋白,又香又彈;而瘦肉則嚼勁十足,越嚼越有味。

也有雲南昭通,在外地吃不到的牛肉小串。、

那串,鮮嫩入味,一口一串。

那烤的地道的,還是回族。

選用是三歲左右的牛肉,而重點還在於那每家各不相同的鹵湯。

那串,整把烤制,單點不賣。

烤前,用滷水將肉浸泡入味,然後猛火快烤,不停翻轉,鎖住味道。

最後,在六七成熟之時,則灑上辣椒提味。

又嫩又辣,一口一串,還帶著鹵香回味。

還有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邊的羅布人部落,僅用石頭,炭火臨時隨意擺出來的家庭燒烤裝備。

烤上的是紅柳烤肉。

那紅柳枝,直接從樹上新鮮取下,串著的肉,就此吸取紅柳最醇厚的植物香。

肉,要選用尉犁羅布羊,這種公認的極品,羊肉夠好,於是,烹飪的要求就無需過於苛刻。

僅一把粗鹽,就能把羅布羊的鮮甜味給釋放出來。

GIF

這還是屬於市井的燒烤文化。

北方烤肉,南方還烤海鮮。

例如廣東,那海鮮烤的需得鮮活。

螃蟹被放到烤架上,需當還會爬動;

GIF

鮮活的鮑魚,一上火,就會在殼上蠕動;

GIF

在湛江,極品的官渡蚝,需得提前放入蚝苗,最少要兩三年才能採集。

烤的時候,蒜蓉必然是絕配。

而蚝里的湯汁,懂得喝下去體會那鮮味的食客,才是行家。

清烤的呢?

啥都不加,直接烤熟。

那湯汁,行家吃客依然要喝的,然後,肥美的蚝肉,沾著秘制醬料吃,那感覺,就一個「爽」字可形容。

《人生一串》里的吃,不像大多美食紀錄片,選擇多個好的角度。

它拍的,就是人間煙火氣。

有的食客不拘一格,大大咧咧。

喝了酒,拿著串,就聊開了。

只要好吃,吃相無所謂。

吃個烤豬眼,那烤物在嘴裡爆漿的樣子,就是對這道燒烤最大的褒獎。

GIF

在最不缺時間的建水,一個簡單的烤濕豆腐,則可聚集一眾食客。

那家燒烤店的老闆在架子上烤著豆腐,食客圍坐一圈,邊聊邊吃。

這烤豆腐,心急吃不了。

所以,節奏就這麼慢了下來,而時間,就這麼慢慢流逝。

當然,這個攤子吸引食客的,除了豆腐,還有人稱豆腐西施的老闆90後女兒李碧。

要是剛好撞上李碧給烤豆腐,這一頓燒烤吃的真是色香味俱全了。

以前的燒烤,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更多的,燒烤就是路邊攤一個架子,食客們買幾串,邊走邊吃,吃了就算,沒幾分鐘的事。

多年後,燒烤雖然說不上登堂入室,但也已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如今的燒烤,已可做為正餐了。

甚至還不知不覺地形成了門派。

大的來說,北方燒烤重肉,重口味。

南方沿海城市,還加上了各式海鮮,重新鮮,原汁原味。

而在這些流派中,本來就在黑夜裡出沒的燒烤,還有了更暗黑的流派。

例如上面所說,欣賞那一口爆漿的烤豬眼睛。

還有吃下三路的。

話說好吃莫過下三路,刺激還需重口味。

食客們邊吃邊笑著說吃啥補啥,而那邊老闆則是用著講究的火候,為食客們端上一串串下三路。

就如那老球嫩腰:

羊球大火烤,烤老點,口感稠密;

油腰,則是嫩烤,最好留有一絲血絲。

還有將一隻蟬的前世今生吃到極致的做法。

在燒烤攤前,一隻蟬的命運是悲慘的。

身為蠶蛹,被串起來烤。

變身為蛾子後,也被串起來烤。

之前,還是一隻肥肥胖胖的青蠶時,也難逃被串起來烤的命運。

而掌握這些青蠶命運的老闆,卻也對這烤青蠶倍加「寶貝」。

這種老闆眼中的燒烤極品,你要不跟老闆套點交情,老闆還捨不得賣給你。

誰曾想,燒烤江湖,也藏著諸多民間高手,江湖故事。

那在宜昌路邊烤著素菜,人稱茄子妹的女老闆,就與當年在隔壁烤生蚝的老闆因燒烤結成了一對。

後來,兩人共同經營著那家稱為「茄子妹」的燒烤攤。

那茄子,要選擇本地青紫相間的茄子。

重點的燒烤醬料,夫妻兩人則是要在白天,就合力在後廚熬制好。

夜晚,這個有故事的燒烤攤,又會迎來一群有故事的人。

其中,就包括組了樂隊,工作結束後帶著團友來吃燒烤的段先生。

時間一長,久而久之,茄子妹對這食客的稱呼,也已從「您好,請坐」,改口成了「段哥,來了啊,坐那吧」。

在尉犁縣城邊,有家烤全羊店。

客人,南來北往的大車司機最高。

走南闖北的司機們,最能知道哪裡的東西好吃。

阿不都的烤全羊,就是他們口中的極品。

阿不都選的也是羅布羊,宰羊過程有些殘忍,但卻能帶出好味道:

捆住羊的三條腿,留一條腿掙扎,血放得乾淨,羊肉沒有膻味。

剝羊皮,要在羊腿上穿洞,然後吹氣,吹得皮肉分離,全身鼓脹,使羊皮剝得輕鬆寫意。

然後,阿不都用家傳配方,先腌制好羊。

加起來,調料有十三羊,基本用的是中藥。

然後把羊放進自製饢坑,用其中的高溫水蒸氣烤羊。

羊肉需在饢坑中完全封閉一個小時烤制後,阿不都會將烤好的烤全羊掛出來,招徠著過客。

烤土豆,這個簡單的東西,在燒烤師傅老趙那裡,則成為一道工藝品。

長春某家燒烤店,用瓦罐代替燒烤架。

誰都知道,瓦罐一熱起來那壁摸不得。

可瓦罐燒烤,偏生講究在這種條件下,多次將烤物拿進拿出,速度要快,以免時間差太長,造成烤物的口感不一。

於是,老趙的武器來了:一根看似平平無奇的折彎鐵鉤,在他手上變得出神入化。

一個簡單的烤土豆,在他手上要做到一次性勾著幾串入罐,臨到好的時候,還得土豆勾出來涮上烤醬,再回爐續烤。

這個過程,看那技術,按照老趙的話來講,那鉤子就像是長在手上一般。

GIF

還有湖南嶽陽的烤牛油。

牛油,是公牛的胸,一頭牛隻有那麼五到六兩,老一輩岳陽人將其稱為黃金肉。

而在燒烤江湖摸爬滾打30年的王陽曆,則是當地的燒烤傳奇。

以前的老王,是在國營廠附近燒烤的。

那時候的國營廠,待遇什麼都好,所以,員工的口味也刁。

老王就是靠這一手烤牛油,征服了這些人。

而這麼多年來,這手烤牛油,依然是店裡的招牌。

烤制的時候,需當小火慢烤,否則火一大,牛油就容易被烤焦。

吃的時候,油脂在牙縫間流竄,異常細膩。

GIF

老王的技術高超,雖然也收了不少徒弟,但是,當多年累積下來的熟客過來了,老王必然還會親自上陣。

因為,是不是老王烤的,熟客們一吃便知。

原來,燒烤,也是一個江湖。

大涼山下的西昌,烤著小豬肉的老闆,本來就好兩口。

每天傍晚5點開始,那小豬肉一烤上,老闆不光幹活,還會很四海地跟著食客們整兩杯。

喝著,烤著,就這麼到了凌晨三點左右。

食客們散去了,老闆則一個人搬著個小板凳,坐在店門口的樹下。

一瓶啤酒,老闆就這樣直接對著瓶,一個人若有所思的慢慢喝著。

第二天,烤與喝,還要繼續。

北方的炕上,幾個兄弟一蹲,一杯白酒,幾盤擺的並不精美的燒烤,就這麼天南地北地侃了起來。

時不時地,來一個「走一個」,咪口白的,然後眨巴下眼睛,讓酒順入喉嚨,再輕輕發出一聲「啊」的飲酒自帶配音。

然後,稍微頓一下,有人說著,有人吃著,慢慢地,長夜漫漫,燒烤白酒入喉穿腸過。

GIF

這江湖,伴隨著人間的煙火氣,迎著南來北往的食客們。

那裡,有著隱於市的市井老闆,有著為了生活,擺著小攤烤素菜的父子檔。

那裡,聚集著一幫因烤而來,卻又不止因烤而聚的食客。

那裡,經由食客,將各地的燒烤口口相傳,漸漸地,江湖上被「久仰」的傳奇多了起來。

這個江湖,流傳著一句話: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燒烤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但我還想再加一句:

一起吃燒烤的,不一定是兄弟;但是兄弟的,一定一起吃過燒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庫布里克的小丑 的精彩文章:

《我不是葯神》:如你所願,這次你沒那麼多粉絲

TAG:庫布里克的小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