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究:革命詩魂寧調元家世源流考(二)

探究:革命詩魂寧調元家世源流考(二)

原標題:探究:革命詩魂寧調元家世源流考(二)



寧調元(1883-1913)

三、家族世系


據《楚攸甯氏六修族譜》記載,寧氏在明以前,歷代命名雖無定行,究亦昭穆不紊也。明以後,每代定一嘉字,隨時擇用,至乾隆辛卯,族譜經初修於「乾思魁祖 元武映宗」之後,加上「衛之祥發 遠振家聲」八字,民國癸酉,五修族譜之際,再添二十四字,形成楚攸寧氏班行詩,供後世命名循序取用,以免重名越序之弊:


乾思魁祖 元武映宗 衛之祥發 遠振家聲 澤承先正 光裕後昆 敦信崇禮 康樂和親 美繼前哲 德觀厥成


現根據《楚攸甯氏六修族譜》的記載,將楚攸甯氏第二房第十三世至二十二世族人逐一介紹如下(限於篇幅,僅列直系,未舉旁支):

第十三世寧魁鈴,字祥生,為思邦公次子,生於清順治甲申年(1644)十月二十九日,逝於清康熙庚寅年(1710)三月二十二日,元配王氏,生子三:相機、相祖、祖楫。


第十四世寧相機,字子奇,為魁鈴公長子,生於清康熙丁未年(1667)八月初九,逝於清雍正丁未年(1727)十二月初五,元配唐氏,生子三:元濱、元瀾、元江。


第十五世寧元江,字如作,為相機公三子,生於清康熙乙亥年(1695)六月十四日,逝於清乾隆己巳年(1749)四月初三,元配魏氏,生子三:武標、武楠、武木即(木即為一個字);生女二。


第十六世寧武楠,字琴材,為元江公次子,生於清乾隆癸亥年(1743)二月初七,逝於清嘉慶癸酉年(1813)四月初七,元配孫氏,生子三:映琢、映宏、映達;生女二。


第十七世寧映宏,字華聲,為武楠公次子,生於清乾隆乙巳(1785)正月初二,逝於清道光丙午年(1846)六月初三,元配何氏,生子四:宗順、宗暉、宗嶸、宗綬;生女二。

第十八世寧宗綬,字有桂,為映宏公四子,生於清道光己丑(1829)十二月初一,逝於清光緒庚辰年(1880)七月三十日,元配楊氏,生子二:衛均、衛堅;生女一。


第十九世寧衛均,寧調元之父,字克仁,號子承,為宗綬公長子,國學生,生於清咸豐壬子年(1852)正月十四日,逝於清光緒壬寅年(1902)正月初一,元配譚氏,生子一:調元;生女四。


第二十世寧調元,派名之梯,字光甲,號仙霞,又號大一,為寧衛均之子,生於清光緒癸未年七月二十日(1883年8月22日),逝於民國癸丑年八月二十五日(113年9月25日)。元配陽氏,生子一:祥大;生女一。


第二十一世寧祥大,字鴻猷,號小仙,為寧調元之子,生於清光緒壬寅年(1902)八月十七日,逝於1951年。元配張氏,生子一:發仁;生女二。


第二十二世寧發仁,字中仁,為寧祥大之子,寧調元之孫,生於1940年8月20日。

另據《楚攸甯氏六修族譜》記載,寧調元的先人歷代在當地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寧調元之高祖父武楠公貤贈奉直大夫,其妻孫氏貤贈宜人;寧調元之曾祖父映宏公貤贈奉直大夫,其妻何氏貤贈宜人;寧調元之祖父宗綬公誥封奉直大夫,其妻楊氏誥封宜人;寧調元之父親衛均公授州同銜加二級誥封,其妻譚氏誥封宜人。



寧調元母校淥江書院

四、家族特徵


據《楚攸甯氏六修族譜》記載,寧氏家族訂有《族規家范》,其《家范》規定了尊祠宇、守祖塋、修譜牒、明四禮、郭孝弟、別名分、端蒙養、慎婚姻、肅閨閫、聯族眾、戒廢業、崇節儉、供賦役、睦鄉鄰、廣施濟、抑浮薄、杜爭訟、禁掩溺、慎結納、御群小、戒淫邪、禁賭博、興文會。後又有《重訂家訓十條》曰:「孝父母、友兄弟、敬長上、勤職業、戒游惰、誠祭祀、勒墓碑、崇節儉、培人才、恤無告」。並有《重訂家規六則》曰:戒忤逆、逐匪類、懲凶暴、禁賭博、正婚姻、慎嗣續。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寧氏家族恪守族規家范,代代相傳,形成了以下鮮明的家族特徵。


1.好學善文。長房的鼻祖彥瓊公就是邑庠生,五房的鼻祖彥琇公「書無不讀,博綜淵邃,獨得精蘊」。長房的會山公(字)也是邑庠生,自幼即「好學能文工詞賦善草書,年未冠即領芹香。……其生平尤以文章意氣自豪」。四房的宗滋公,「幼讀書穎悟異常兒,長從族伯雲閣先生游,造詣益邃,縣試屢列前茅」 。二房的宗綬公,即寧調元祖父,「好讀書」,宗綬公之子衛均公,即寧調元父親,也勤奮向學,是一位國學生。據《楚攸甯氏六修族譜》之「簪纓英名錄」統計,自第六世分為五房後至第十九世(衛字輩,即寧調元父輩),楚攸甯氏四房(三房已失傳)共出進士1人,國學生33人,庠(廩)生26人。


2.排憂解難。長房祖荷公「睦族和鄰,排難解忿,尤為近今罕觀」。長房邦源公對於「鄉曲間紛者難者,竭力排解,蜥禮必公,故是是非非,類以翁言為定」。長房武烈公「鄉族之忿者疑者,與是非之剖,緩急之濟,待以審處措置者,悉於公有嘉賴焉」。二房思邦公「與人交重然諾,好施與,排難解紛,鄉黨賴之者,事難枚舉」。四房魁見公,「人以事就質者,委曲詳論,是是非非,定於一言,宗族鄉黨咸推為端方長者焉」。五房大僎公「生平敦孝友,重然諾,虛以待人,故族中戶事多代理而主持之」。五房思芬公「和鄰睦族,濟困釋爭,鄉黨中素有賢聲」 。


3.性格鯁直。五房彥琇公「厲以持己,貞以制行,敦古道,重然諾,言笑不苟,喜怒不形」。長房之寧銓公,「一言投契,則性命以之;言不相入,雖王公貴人弗顧也」。長房武烈公「為人侃直不阿,無柔媚態」。五房元泗公「為人秉德不回,溫厚和平,從無疾言遽色、智愚相欺、喜怒相疑,雖鄉黨譽之得謷然不顧,鄉黨非之失亦儻然不受」。


4.重視教育。長房祖荷公「生子六,悉勖以詩書,服飾示尚樸素,舉止不使踰閑」。二房思邦公「課子訓孫,糾若繩檢,不使踰乎藩籬之外」。二房元洲公「殷於訓子,日以遠大相期」。四房魁見公「訓迪子弟,循循禮法,尤不欲以敗德毀節而下同卑陋儕俗之徒焉」。五房思芬公「生子三,能以詩禮課訓,俾知繩趨矩步,不越尺寸」。


5.樂善好施。二房宗綬公,即寧調元之祖父「其處事也重義輕財,留心實行,其大者修寢廟以妥無靈,捐田產以隆祀事。他如戚族鄰里中衣食不給者,則推解之,喪葬不能治者,則博助之。其餘道橋寺觀諸善果,無不揮金以襄厥成」。五房雲瀚公「凡創修廟宇、橋路及邑中諸大務,恆輸金為眾人先。遇歲荒,饑民每負薪易米,人咸利其值拒與取,徒佔便宜。司馬則不拘時日,不計多寡,惟知於人有濟,以故閭里感激,頌無間言」。



醴陵西山寧調元墓


以上寧氏的家世家風和寧氏先輩們的優良品格、先進事迹以及寧氏深厚的家學淵源,對於寧調元性格和思想的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其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族和家庭教育,逐步形成了勤奮好學、追求真理、開拓進取、勇於任事、剛正不阿的品格,後來又經過革命鬥爭實踐的錘鍊,成長為一名堅定的民主革命家、宣傳家、文學家和詩人,最終成為一位名垂千古的革命烈士。


寧調元被害後,其英勇事迹廣受後世稱頌,《楚攸甯氏六修族譜》卷三《簪纓英名》中載有傅熊湘所作《二房太一事略》、枊亞子所作《二房烈士太一傳》和劉謙所作《二房太一革命紀略》;卷四《世繫世錄》中寧調元的條目下記載:「幼負天才,著述甚富,留學日本,志切排滿,光復後歷任要職,振聾摘伏,不避怨勞。袁項城繼任總統,帝制自為,霞謀徹底革命革命,進行聯絡,被捕陽夏,就義武昌,年才三十一,海內惜之」,從而使其成為寧氏後人又一個值得學習的光輝榜樣。



醴陵西山太一亭


(原載:《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18年第4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史 的精彩文章:

TAG:老鄧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