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你的脾氣,就是你的運氣
讀經典 · 愛智慧 · 益生活
【儒風學社】線上國學課堂
點擊試聽賀偉老師《周易》
授權圖片 | 滕首詩 攝
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
《易經》中云:「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
萬事萬物瞬息萬變,大多為未定之數。人的運勢或吉或凶,與自身的情況密切相關。
脾氣,是一個人最直接的外在表現。運氣,似乎純是外在的因素,說一個人運氣好往往說「撞大運了」。外在條件的變數太多,有些確實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但是在運氣上,並不是只能聽天由命,任由擺布。
有些運氣是自己能掌控的,很大程度上會受自己脾氣的影響。你的脾氣,會左右你運勢的走向。
1
脾氣 是真本事的晴雨表
《周易·繫辭下》云:「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
剛健之人卻以平易顯示於人,柔順之人以簡約示人。
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內在決定外在,一個人表現出來的脾氣,往往與他真本事的水平有關。
脾氣大的人,不一定本事大;沒脾氣的人,本事不一定小。
杜月笙曾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層次高的人,往往待人如春風般和煦,有令人敬服的好脾氣。因為他們本領高,涵養深厚,對自己有充足的自信。
某一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往往都是平易近人的。他們有真本事,對晚生後輩諄諄教導,能包容他人的不完美,不過分苛責。
層次較低的人,往往脾氣急躁,對別人的錯誤吹毛求疵。因為他們沒什麼真本事,心胸偏狹,不能以寬容之心待人。
表面趾高氣揚,脾氣火爆,處處挑刺,其實往往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修為功夫不到家。
有真本事的人,有充足的底氣,無論走到哪裡、遇到什麼事,都會氣定神閑,保持著好脾氣。這種人往往能成大事,做出一番成就。
有些人的成功,在外人看來或許像運氣,其實都是靠自己。
2
脾氣 是人緣的培養基
你的脾氣如何,往往左右著你的人緣。
正如法國作家都德所說:「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
好脾氣的人,在人際交往中,首先在外在氣質上,就表現得與眾不同。脾氣溫和,有一種淡然優雅的氣質。
在進一步的交往中,脾氣好的人,性格溫和,待人接物讓人感到很舒服。不驕不躁的樣子,讓人感到靠譜,與他們相處感到安心、踏實。我們當然也願意與脾氣好的人交朋友、共事。
脾氣不好的人,往往性格暴躁,也讓身邊的人感到不自在。脾氣暴躁,還認不易清事情的真相,容易辦不好事。這樣的人,別人往往會對其敬而遠之。
脾氣好,並不是絕對的沒脾氣,那樣就會成為軟弱。就像《紅樓夢》中「二木頭」賈迎春那樣,無原則地退讓容忍,對誰也不發脾氣,那樣只會任人欺凌。這就不是好脾氣了,而是「軟脾氣」。
脾氣好,是在守住原則和底線的基礎上。一旦有人侵犯到底線,也要以正氣的威嚴來震懾。
明穆宗朱載垕是位好脾氣的皇帝,仁慈寬容。明朝中後期的文官相當強勢,面對文官毫不客氣的批評,他並不惱怒,也不用皇帝的權威去肆意處罰。但明穆宗並不是沒有原則,在繼位之初,就開始懲治官場上的貪污腐敗的不良風氣,撤了一批庸官和貪官,凈化明朝官場的風氣。
在為人處世中,和善待人,張弛適度,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易成事。
辛尼曾說:「好脾氣宛如晴天,到處流放著光彩。」
修鍊真本事,養得好脾氣。在為人處世中,廣結善緣,凝聚人心,遇事時眾人樂意幫扶,這難道不是好運氣嗎?


※最經典100首宋詞,一生至少要讀一遍!
※《菜根譚》:真正的聰明人,懂得丟掉3樣東西
TAG:儒風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