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要懂得因材施教,找對方法而不是用『打』的方式進行
現在的家長都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可以茁壯成長,然後成為人生贏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願望,並且有的父母已經開始了對還是懵懂的萌寶進行有效的教育。不過孩子天性比較活潑,貪玩的特性會讓家長感到無奈,甚至有點惱火,於是就會下意識罵出來。有些脾氣比較暴躁的人還會狠狠打一頓,試圖讓自家的孩子學聰明一點。
估計很多家長都會因為自家寶寶犯下的糟心事情過多而失去耐心,即使再寵溺也會有打過孩子的一天。打就是愛的教育之一,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安慰自己的。有時候,就是因為不經意的一擊,就會導致孩子受到嚴重的傷害!那麼,該如何教育孩子?
第一點,先跟對方講道理,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孩子的想法其實很天真,大多數是因為好奇而犯下的錯誤。在這種小問題的處理上,家長最好可以採用口頭教育的方式。用較為溫柔的語氣與自己的孩子講道理。要不就是讓他學會換位思考,來判斷自己的所作所為究竟是否正確。有意識是引導,往往會讓小孩開始懂得判斷事情的正誤等。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之一。
第二點,如果口頭教育無法成功,那麼可以考慮採取其他方式
有些事情並非口頭教育就能夠解決的,孩子做錯的事可能在未來還會反覆出現,屢教不改。當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先不要發飆,要換其他方式來教育孩子,例如:給予一些甜頭。對於寶寶而言,好吃的零食或是有趣的小玩意都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他們的重視。家長不妨利用這些東西讓孩子逐漸改變自己的錯誤,有時候效果還不錯。
第三點,孩子太調皮必須挨揍,家長就要避開重點部位
如果上述的辦法都無法解決,那麼只能揍一下了。但是,打罵也需要一個度。後腦勺、耳朵等地方都是不能隨便打的,一旦重手了,有可能導致孩子的身體受傷。此外,孩子都有自尊心的,不能隨意打,特別是在自己的小夥伴面前,挨揍是一個非常丟臉的行為。
因此,教育的方式要看情況進行,非打即罵的行為是不可取的。為了自家的寶寶,相信各大家長都能夠使用恰到好處的辦法進行,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TAG:六一兒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