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選了「老實人」華國鋒做接班人 ?

為什麼選了「老實人」華國鋒做接班人 ?

原標題:為什麼選了「老實人」華國鋒做接班人 ?



華國鋒是繼劉、林後毛澤東指定的第三任接班人,與前兩任接班人不同,他是實際接上班的接班人。接班人的選擇,有一個漫長多變、錯綜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若從1945年黨的七大算起,至1976年10月6日抓捕「四人幫」為止,長達31年之久。多變,指立廢起落難以捉摸。各派系、勢力你爭我奪,卻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而關係錯綜複雜。但稍作觀察,主要是兩條線路活動:一條是明線,叫選賢與能;一條是暗線,叫選親與信。明線,大家看得清;暗線,看不清,時隱時現,與明線糾纏在一起。

劉、林、華,是明線受到公開承認的接班人。彭、鄧也在明線的預備名單上。「文革」初期劉、鄧尚主持中央工作,在一次向民主黨派通報「彭羅陸楊反黨案」時,劉在會上說:彭曾是我們黨培養的接班人。這當然是來自毛澤東講過的話。鄧於「文革」開始被打倒,1973年起恢復國務院副總理職務;1975年被委以黨政軍重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雖名位尚次於周,「四人幫」又不斷從中作梗,但可能接班的架勢,已搭起來了。


暗線之起,後於明線,但也有一個名單,這就是江、張、王、毛遠新。姚雖名列「四人幫」,只是筆杆子,還輪不上接班人位置。暗線的初始形態,是《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和《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兩篇文章的先後發表,這是吹響「文化大革命」的號角。接著江出任中央文革小組第一副組長,後又升任代理組長,總攬「文革」大權,頻頻亮相。


毛澤東為接受赫魯曉夫大反斯大林的教訓,防止「中國赫魯曉夫」的出現,曾提出接班人必須具備5項條件,先發表在1964年7月14日的《人民日報》,題目是《關於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這是中蘇大論戰「九評」的最後一篇,也是分量最重的一篇。1966年,這篇文章中關於接班人條件的一段被編入《毛主席語錄》(林彪寫了有名的《再版前言》)。現引《語錄》所載要點如下(每條前數碼為引者所加):


條件一:他們必須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

條件二:他們必須是全心全意為中國和世界的絕大多數人服務的革命者。


條件三:他們必須是不但要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人,而且要善於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還要善於團結那些反對過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犯了錯誤的人。


條件四:他們必須是黨的民主集中制的模範執行者,而不能像赫魯曉夫那樣,破壞黨的民主集中制,專橫跋扈,對同志搞突然襲擊,不講道理,實行個人獨裁。


條件五:他們必須是富於自我批評精神,勇於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而絕不能像赫魯曉夫那樣,文過飾非,把一切功勞歸於自己,把一切錯誤歸於別人。


但是,這段佔有三個半頁面的《毛主席語錄》,卻不大為人注意,幾乎未見有人提及或引用,連「兩個凡是」派對此也避而不提。它其實是一份重要的文獻,見證了毛在接班人問題上推行標準化(5項「必須是」)的努力。偉人亦無法預料或規定他的接班人接班後會做些什麼,或不做些什麼。唯一的辦法,只是接班前的主觀考察。毛曾對周、王說:「江有野心。你們看有沒有?我看是有。我比你們了解她,幾十年。」又對為江傳話的王海容、唐聞生說:「江有野心。她是想叫王做委員長,她自己做黨的主席。」(見逄先知、金沖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毛的這些帶批評口吻的話,當然不能僅從字面理解。

林自我爆炸後,在相當長時期內接班人位置空缺。毛澤東於周逝世後,在同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與華二人之間,最終選中被他評價為「講老實話,是老實人」的華作接班人。這時他需要的是「老實人」,可以起輔助作用的人,而不是能人,這明顯帶有過渡性質。


關於毛澤東的這項安排,《毛澤東傳(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根據第一手資料,有較翔實的記述。如第43章《臨終的日子》,在「重病中的毛澤東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段落中,引用張玉鳳未刊稿《回憶毛主席去世前的一些情況》所敘: 這些天,主席醒來,也不光聽文件了,總是在扳手指頭,考慮問題。還問我政治局同志的名字,我就一個一個報出當時政治局委員的名字。一月中旬,毛遠新來見主席。他問主席對總理的人選有什麼考慮。主席考慮了一下說:要告訴王、張讓一下。然後主席扳著手指數政治局同志的名字,最後說,還是華比較好些。毛遠新點頭說是。就這樣,主席提議華任代總理,主持政治局工作。


在這後面,毛澤東還說了下面的話:「就請華帶個頭,他自認為是政治水平不高的人;鄧專管外事。」這條材料是《毛澤東傳(1949—1976)》作者根據1976年1月21日毛遠新筆記《毛澤東聽取毛遠新關於中央政治局會議情況彙報時的談話》補充上去的。毛澤東明確指示華作頭、鄧作助手,把華提到了鄧的前面。

毛澤東可謂世紀偉人了,在接班人問題上,天馬行空,大啟大闔,做了一篇大文章,最後又作了兩處補筆:第一,沒有直接向「四人幫」交班,此民之幸、國之幸;第二,沒有選擇別的什麼人,而是選了「老實人」華國鋒作過渡階段接班人,為粉碎「四人幫」和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提供了先行條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參與斡旋:美國是如何打開朝鮮國門的
故宮匾上的「門」字為何不帶勾?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