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創新供給不足、槓桿率過高,萬億級環保產業遭遇發展陣痛

創新供給不足、槓桿率過高,萬億級環保產業遭遇發展陣痛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環保產業已成為萬億級產業。不過,目前資本市場對環保產業的態度似乎正由熱轉冷,正在實施的環保項目也面臨調整。7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2018中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上,參會專家表示,環保技術創新供給仍然嚴重不足,高槓桿率導致近期較多企業違約,環保企業未能倖免。

連續兩年我國環保產業收入超萬億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在論壇上列舉了一系列喜人的數據:2016年全國環保產業銷售收入達1.15萬億元;2017年環保產業收入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7.4%;2018年一季度銷售收入約2794億元,同比增長15%。

「環保產業是環境治理、生態保護的主力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也是重大機遇。」不過,黃潤秋提醒說,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走不遠也走不長,買技術不是長久之策。環保產業的發展充分說明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如我國燃煤電廠經歷1997年、2003年、2011年三次煙氣治理技術升級,排放標準顯著提高,特別是2016年大規模超低排放改造後,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大幅降低,僅為1997年前的5%、2.9%和4.5%。

黃潤秋說,污染防治攻堅戰中一定會遇到不少技術難題,需產業界主動研發、做好集成創新工作。「企業家應有推動技術進步的戰略眼光,但很可惜,現在有這種眼光的企業不多,還是拿來就用的現實主義較為普遍。」

環保項目槓桿率高但回報率不高

與前些年火爆的環保投資狀況不同,東方園林日前發債10億元僅募得5千萬元,作為明星環保企業,東方園林為何「賣不動」?

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說,槓桿率過高是當前企業面臨的一大問題。槓桿率過高就是借錢太多,「總有一天可能因還不出而導致金融風險」。東方園林目前未償付債券達74億元。

「環保和清潔項目都是公共產品,有外部性,也就是說它可以讓很多人享受更清潔的空氣、乾淨的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拯救地球。但是在河北搞的清潔能源項目會讓北京人受益,我卻無法向數百公里外的北京人收費。因此,這些項目回報率不高,一些企業就不願意投資。」馬駿說,這種帶公共產品性質的綠色項目應由政府來投資,悖論在於政府並沒有這麼多錢。

據初步統計,我國需在清潔能源和清潔交通方面投資4萬億元,但過去幾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在綠色行業投資總共才3千多億元,不到4萬億元的10%。

「因此,必須建立綠色金融體系來激勵、動員大量社會資本進入綠色行業,這就是綠色金融出台的主要背景。」馬駿說。

應提高綠色偏好激勵綠色投資

馬駿表示,綠色金融體系至少應達到三個目標:一是提高回報率,綠色項目有一定的外部性而回報率不足,政府就應想辦法彌補,達到能接受的回報率;二是降低污染項目的回報率讓這些項目不賺錢,污染企業退出;三是提高消費者的綠色偏好,不僅政府而且全社會都應激勵綠色投資。如同樣價格,公眾願意購買清潔產品,這樣環保企業利潤增加,就會有資金進入。

「目前,末端治理的環境技術已經很多了,環保產業所關心的降成本治理技術的突破是相當困難的。」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說,從長遠角度看,環境污染替代性技術和替代品、智能化收集和處理技術的創新活動非常活躍,環境技術創新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驅動力。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兩艘055型萬噸驅逐艦同日下水,專家稱中國進入量產「快車道」
「聰明基因」易使人患上厭食症;渦蟲再生「超能力」之謎揭開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