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理解「地球村」的世界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如何理解「地球村」的世界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問:習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講話中強調,「地球村」的世界決定了各國日益利益交融、命運與共,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對此應如何理解?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學員景源浩、王文博

答:在「地球村」時代,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環境、安全等領域的聯繫日益緊密,國際社會正在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離不開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只有在開放中合作、以合作求共贏,才能給世界帶來光明、穩定、美好的前景。

世界日益成為「地球村」是大勢所趨,各國利益日益交融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縱觀世界文明發展史,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都極大密切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聯繫。特別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習主席指出,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面對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複雜嚴峻形勢,各國需要堅定信心,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發展。

深度融入「地球村」,是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縱覽世界大國崛起歷程,無不始於主動融入世界。根據世界銀行200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全球有13個經濟體實現了持續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實行對外開放。我國的改革開放,也是以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為特徵的。從試辦經濟特區到上海自貿區成立,從適應國際規則到參與制定國際規則,在改革與開放的雙向促進中,中國經濟實現了40年的快速發展,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奇蹟。在「地球村」時代,各國只有打開國門搞建設,才能獲得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和先進理念,從而獲取不竭的發展動力。

中國將以更大力度推動全球化、貢獻「地球村」。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更是「地球村」建設的貢獻者。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作用;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中國積极參与國際經濟結構改革,在全球經濟治理中貢獻中國方案。特別是「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具體行動,給經濟全球化注入了強勁動力,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副教授 陳小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