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讓華為跑了!

別讓華為跑了!

CEO在線,與全球企業家共同成長!

7月2日,將有2700人從深圳到東莞松山湖溪流坡村上班,車輛估計約1500輛(其中大巴70輛),載著幾萬人的歸屬,浩浩蕩蕩。這些搬家貨車有一個共同的標識「華為搬遷專用車輛」。有消息瘋狂傳出,華為終端總部將一鍋端去東莞。這一波,華為的研發部門整體全部搬遷到了東莞,還包括一些其他部門的人員,只留總部在深圳。

此前類似報道層出不窮,華為負責人也曾明確表過態,並不屬實,「華為並非外遷,只是業務部門正常的布局。」但是這一次華為最核心部門的搬離用意不言自明。華為主要創始人、總裁任正非的表述再明確不過,「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

這一次,這個曾直接給深圳貢獻1430多億的企業是真的跑了。

1

「連房子都買不起,還算什麼人才?」

這是之前華為內部人員在微博上問高房價是否會降低深圳對人才的吸引力時,一個微博大V的回答。把能不能買得起房價和人才掛鉤,這相當於,有才的人是有房的人,這位大V的邏輯令人「折服」。同樣令人吃驚的是,大V的評論區居然全是點贊之聲。

華為就不按大V的套路出牌,直接打臉大V。7月1日,「華為跑了」的消息再次傳來。總部設在深圳的跨國公司華為,(其在深圳坂田的總部佔地面積1.3平方公里,華為在深圳擁有的土地面積據稱達到了1.6平方公里)近年來在東莞松山湖拿下了大約2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陸續,把其終端總部搬到東莞。具體來說,華為要搬去的地方是「東莞松山湖」,從地理位置上來講,這裡距離深圳坂田很近,開車時間僅需50分鐘。

據了解,此次主要負責搬遷的研發部門是華為最重要的部門之一。成立於1987年的華為,據其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約18萬員工,其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聯合創新中心36家,研究院/所/室14家。

深圳目前上演的是8.5W一平的千萬豪宅,冒雨排隊搶籌的鬧劇。價格高昂的千萬豪宅需要搶才能購得,然而民眾搖中的概率僅只有11%。華為的研發工程師的確薪水很高,但是對於這種級別的房價,這點薪資似乎不夠格。相較深圳的高冷姿態,東莞方面為華為在松山湖提供了3萬套公寓,售價8500一平米,對華為的唯一要求是,如果華為待滿5年,將徹底解決華為員工的安居樂業問題。

深圳政府當然不願讓華為溜了,因為華為為之帶來的GDP貢獻值是樂觀的。據深圳統計局2016年稱,華為公司是深圳唯一增加值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其增加值佔20強,工業總量50.5%,這不難推出,華為2016年給深圳直接貢獻了1430多億元的GDP,這個規模占深圳全市總GDP的7.3%。

有大企業為GDP出力是深圳市政府喜聞樂見的。根據協議,深圳市政府將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積極為華為公司經營發展提供優質的保障和服務。華為公司將加大在深圳的投資力度,將新技術、新業務在深圳實現產業化,建設國際化的總部。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媒體報道內容有多處不實。華為松山湖基地建設已有一段時間,早已在深莞兩地安排正常通勤用車。華為松山湖南方工廠早已在正常運轉之中,均為正常業務布局。

而對於報道中提及的因高房價及高人力成本等原因導致「華為外遷」,負責人表示,並不屬實,「華為並非外遷,只是業務部門正常的布局。」

但是這一次華為最核心部門的搬離用意不言自明。此前,央視《經濟之聲》欄目評論員曾撰文談到房價對於製造業的影響:「這是經濟規律,製造業企業會往成本低和公共服務好的地方跑,攔都攔不住。華為主要創始人、總裁任正非的表述再明確不過,『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說了半天跑與不跑,其實,華為或者富士康不跑怎樣,跑了又如何?實體經濟的困境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2

這邊,曾經為深圳帶來無限價值的製造業大軍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製造業萎縮;那邊,深圳的樓市火爆,依然狂飆猛進。工業現代化最主要的,要有土地來換取工業的成長。現在土地越來越少,越來越貴,產業成長的可能空間也就越來越小。」

按世界的經驗來說,全球性的偉大公司,往往都是在輕鬆舒適的城市中誕生的。所以才會有坊間流傳的「巨龍都在舒適的環境中產生」一說。

不過,查此案例卻有不少論證。蘋果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庫比蒂諾市;肯德基總部位於人口只有70萬的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沃爾瑪總部設在阿肯色州小城本頓維爾;微軟公司總部設在西雅圖以東的小城市雷德蒙德市。

簡單來說,就是「小城市,大公司」。因為科技創新,往往還真要看創意和靈光乍現。每天高強度的工作,疲於奔命往往會丟失了很多靈感與創新,這個道理對華為來說心知肚明。更何況寸土寸金的深圳,土地成本實在太高,對任何追求盈利的企業來說,選擇高成本的深圳是費力不討好的事。

再反觀東莞松山湖,能提供容積率為0.5—0.8左右的低密屬性,也難怪華為人自己都為此慶幸,這並不是孤立論證的「僅此一例」。如今的東莞松山湖,已經有很多公司了。隨便搜搜便有:大疆、酷派、ATL、易事特、漫步者、廣東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逸動科技,115網盤、中集集團、宇龍通訊、生益科技、、普聯、東陽光葯業、大連機床、光啟、普門科技、合泰半導體等。像知名的菜鳥科技、京東、都市麗人也已經入駐。

在華為搬走的18萬名員工中,從事研究與開發的人員約8萬名,占公司總人數的45%。人多到坂田(華為在深圳的總部)的地方不夠用。眾所周知,華為是最捨得花研發費的。有網友調侃稱「華為的研發工程師那都是高薪群體,是一個城市房價最強力的支撐群體。」

而華為此次真的把人都搬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很顯然是深圳的房價和土地太貴。

高房價擠出高人才。在深圳,由於房價高昂,均價高達5萬元/平以上,最高甚至超過10萬元。華為員工在深圳買房、子女上學極度困難,如果華為不給出夠高的薪資,根本籠絡不住人才。

3

沒炒股、沒做房地產,這是華為成為中國第一的真正原因。恰好在搬遷之際,華為內部又來了一封總裁辦郵件:談晶元、中美差距。任正非是這麼說的:「晶元急是急不來的,股市為了圈錢誇大太多了。」

任的三個主要的觀點大致是,中國最大的武器就是十三億人民的雄厚消費力量。這是消費和市場基礎;其次是我們與美國的差距估計未來20至30年,甚至50至60年還不能消除,但我們要將差距縮小到「我們要能活下來」。最後,晶元急是急不來的,不光是工藝、裝備、耗材問題,股市為了圈錢,誇大太多了。要踏踏實實,才不能泡沫式地追趕。

為了挽留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深圳政府早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寫著「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且深圳提出,要綜合運用金融、土地、投資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有效降低高房價對實體經濟的「擠壓」影響。此外,深圳市人才安居房建設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深圳市預算草案顯示,2017年再向人才安居集團注資300億元,提升深圳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但是這樣的決心,似乎並沒有落地生花。高房價持續攀升,也抬高了深圳的地價,高昂的地價讓深圳的華為總部難以進行任何擴張。巨額的房價成本阻擋,華為為了擴大企業規模,也只能跑到東莞去解決。同樣一畝地,東莞不僅地價本身便宜,還附加種種優惠。實際算下來,在東莞購地實際付出的成本,不到深圳的零頭。

因此,雖然華為回應,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紮根深圳,展望未來」合作協議便已表明華為會留在深圳,不會搬遷。但華為最後還是跑了。

一線城市的快節奏、多機會和多種可能性,無不讓人嚮往,這裡是大家淘金夢的寶地。似乎大家離錢很近。也就有飯後茶餘常常會聽到,同一個城市的誰誰誰一夜暴富,XXX做了個項目被YYY多少億收購等成功事迹。

這無限放大了大家的慾望,悄無聲息地增加了大家的壓力。附加在生活工作上的壓力又固化思維,鉗制著持續的創新精神。華為這次研發搬離深圳,或許就可以理解為:華為再次沉下心來,做研發憋大招!

編輯:styl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EO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CEO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