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國統一天下之前曾有過一次無人生還的慘敗,讓秦國徹底清醒

秦國統一天下之前曾有過一次無人生還的慘敗,讓秦國徹底清醒

春秋時代,稱霸模式的核心要件是要得到周王室的認可,凡有此志的諸侯都要極力尊崇周王室。公元前636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勾結翟戎叛變,周襄王出逃鄭國。這對於周王室是災難,可對於那些有想法的諸侯大國,可謂是天賜的表現機會。

秦國得到消息,穆公迅速集結精銳,準備東進勤王,護送周襄王回京。晉文公同有此心,在重臣趙衰的建議下,搶先出兵,擊殺王子帶,把周襄王平安送回都城。穆公又一次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二十年里,兩次教訓,穆公痛感,秦必須要在中原有個落腳點。

公元前630年,秦協助晉國討伐鄭國,被燭之武一番遊說,明白了「亡鄭厚晉」的道理。隨後,秦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與鄭結盟,成為鄭國的「保護神」,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三將駐防鄭國,秦軍第一次在中原駐紮,似乎離周王室更近了一步。

當晉文公去世,杞子又飛報鄭國防守空虛時,穆公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不顧百里奚、蹇叔等老臣的勸阻,決定千里奔襲鄭國。正如蹇叔哭師所說,崤函通道的東端、崤山要地還在晉國的絕對控制之中,這是打伏擊戰的絕佳場所,秦軍出入此地將會命懸一線。穆公認為按照周禮,晉國不會在晉文公大喪期間出兵,秦軍可以安全通過崤山。但秦沒有派人弔唁晉國,反而攻擊晉的同姓之國鄭國,有違周禮在先,那麼晉國也就不必在意周禮之約了。

遠絕山河,襲擊鄭國,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是秦軍歷史上少有的冒險行動,也是秦軍的一次空前慘敗。幾乎無功而返的秦軍,回師途中在崤山遭遇晉軍和戎族的南北夾擊,全軍覆沒,竟然沒有一個人生還。慘痛的教訓讓穆公徹底清醒:在完全控制崤函通道之前,逐鹿中原是不可能實現的。

崤之戰餘波未平,秦晉之間又連續進行王官之戰、彭衙之戰、新城之戰。秦雖小有斬獲,挽回了些許面子,但始終無法獲得崤函通道的絕對控制權。君子豹變,秦穆公把目光從崤函收回,放眼全局,尋找更為有利的支點,格局為之一變。東方不亮西方亮。穆公暫時放緩了東進的腳步,轉而向西,潛心經營渭河平原;轉而向南,與「敵人的敵人」楚國共謀發展,這兩大舉措深刻改變了秦國的前進道路,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劉伯溫犯了朱元璋的這條大忌,招致殺身之禍
一代梟雄袁世凱的私人照片:釣魚、貂皮、軍大衣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