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名聲不好又無戰績,劉邦登壇拜將後留了一手,派此人潛伏軍中

韓信名聲不好又無戰績,劉邦登壇拜將後留了一手,派此人潛伏軍中

漢高祖劉邦用人不拘一格,往往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就會委以重任,這樣的人在漢軍中太多了,其中又以韓信最有代表性,他從一個管理軍糧的中等軍官一躍成為大將軍。那麼問題來了,劉邦閱歷豐富,行事謹慎,韓信並沒有任何戰績,為何會將如此大任託付給他呢?

韓信這個人和劉邦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他們身上都有一個「不務正業」的標籤,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來說,他們都不屬於良民。劉邦是一身的痞氣,韓信則是到處乞食。或許那個時代只要這樣的人物才能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

韓信是抱有大志向的,可惜他在項羽的軍中未能得到重用,原因無它,一個乞討者和一個鑽褲襠的人在他眼裡是沒有地位可言的。韓信離開楚營後投奔劉邦,被任命為治粟內史,這個官職主要是負責軍糧籌集和分配調運,也算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崗位了。至少比項羽軍中那個郎中要顯赫得多。平心而論,劉邦給素不相識的韓信這樣的要職已經是不容易了,但韓信所長的是調兵遣將、布政用兵,當然這個差事他做的並不愉快。

不過這也有好處,韓信因為負責軍糧事務與蕭何建立了感情,蕭何火眼金睛看出了韓信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也曾幾次在劉邦面前推薦韓信,無奈劉邦沒有接納。那麼接下來就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那幕「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當時,漢軍形勢不利,很多將領紛紛逃跑,蕭何其他人不追,唯獨去追了韓信,這足以證明他對韓信的重視。蕭何對劉邦說:「將軍之類很容易得到,韓信卻是天下無雙的統帥之才,欲爭天下,無人抵得上韓信。」

蕭何辦事劉邦向來放心,因此這一次他採納了蕭何的建議,準備拜韓信為大將。要知道,此時的韓信毫無卓越表現,劉邦的作風就是再粗狂,到底登壇拜將非同小可。可見劉邦對韓信認識雖淺,卻對蕭何的眼力估計很足。

蕭何對拜將一事做足了工作,因為韓信的名氣並不好,曾有「胯下之辱」的壞名聲。既然項羽知道,那麼曹參、周勃、樊噲、夏侯嬰等漢軍將領也不可能沒聽說。也就是說,韓信拜為大將後,能否駕馭這些人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因此,蕭何讓劉邦舉行了盛大而又莊重的拜將儀式,事先要選定吉日,齋戒沐浴,設立壇場,屆時行登壇拜將的大禮,劉邦聽他這麼說,也接受了。

古代中國帝王拜將的儀式有定製,一般是在太廟舉行,但在露天築壇拜將是比較少見的大禮,在高壇上拜將,是表示奉天命而專行征伐。這個拜將儀式在漢軍中引起了強烈的轟動,軍中消極的思想馬上被驅散一空,人人認為漢王又要出師東征了。

然而,把位居諸將之上的大將印信交付給一個與自己毫無歷史淵源的人,畢竟也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那麼在《史記·曹相國世家》里就有這麼一段話:「曹相國(曹參)參攻城野戰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與淮陰侯俱。」意思是說,曹參之所以能建立這麼多軍功,是因為他一直與韓信在一起。

曹參與劉邦的關係應該是不必介紹了吧,他是沛縣故舊與劉邦感情深厚。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後,讓曹參作為第一副手,暗中又肩負著密切監視主將的使命。可以設想,以曹參的威望,韓信若有異心,號召官兵將其制服並非難事。

還有一點值得說明,戰國和秦朝時期,拜將就意味著國君將象徵統軍和斬殺權力的斧鉞授予將軍,保證大將對軍令的大權獨攬。為了讓韓信充分發揮他的軍事才能,劉邦也是這麼辦的,可是他將軍令大權授予韓信的同時,卻把執行軍法的大權給了曹參。這意味著韓信要處死某一個將領,最終得有曹參來執行,是殺還是不殺曹參就有發言權了。

韓信自從統兵後,劉邦始終以曹參防範於他。但事實證明,曹參作為劉邦的心腹,卻從來沒有妨礙過韓信的軍事部署,這兩人的配合還出奇的好,曹參從來也沒有表現出對韓信的不敬,這就是劉邦用人的高明之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中國最後的太子,數百萬家產揮霍一空,解放後靠街道發錢救濟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