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六歲喪母,九歲歲喪父,是勤奮讓他馳譽畫壇!

他六歲喪母,九歲歲喪父,是勤奮讓他馳譽畫壇!

在我國現代畫壇,一直有三大畫派,其中包括南方的海派和嶺南派,北方的就屬京津畫派了,而陳半丁先生是京津畫派的典型代表人物。陳半丁成名較早,上個世紀初就馳名北方畫壇,他的作品迄今猶為人們所珍視。

陳半丁是「運古派」的高手,他「一方面研究古法不遺餘力,一方面發揮個性,表現自我,務以古人成法,運以自然丘壑,加以個人的理想化,造成一種與古不背,卻與古不同的,不即不離的繪畫。」

在20世紀的中國繪畫史中,有這樣一位巨匠,嗜愛書畫入骨,一生畫筆不輟,歷晚清、經民國,「運古」精深,在70多年的從藝人生中,以書畫篆刻為畢生事業,以真言篤行反映時代新風。他便是生前與齊白石並稱、身後很長一段時期卻相對落寞的「半丁老人」就是陳半丁。

他6歲喪母,9歲喪父,幼年失學,生活凄苦。他在《自傳》中說自己15歲時就迷上了繪畫「嗜書畫入骨,飢餓尤不顧也」。

1894年其表叔吳隱自上海回紹興,因嚴信厚家拓《七家印譜》缺少人手,遂將陳半丁帶至上海嚴家做夥計。當時,大畫家吳昌碩先生也經常出入小長廬館,見此青年人十分好學,深為厚愛。非但自己親自傳授,還將其介紹於好友任伯年,蒲作英。自此,好學的陳半丁如渴者臨井,他向吳昌碩學習書、印、大寫意花卉;向任伯年學翎毛、人物;向蒲作英學山水。在海派藝術之大洋中,年輕的陳半丁以自己的努力,汲取各種風格的營養,夯實了自己的藝術基礎。

在當時的京城,陳半丁與陳師曾並稱「二陳」。1917年,陳半丁與齊白石相識,並成為至交,他的創作對齊白石啟發很大,並且對齊白石的「衰年變法」也起到推動作用。

陳半丁的山水畫創作由「四王」入手,直溯宋元,師法古人,臨古不輟。陳半丁一生鍾情石濤,並頗得苦瓜和尚之奧妙。

陳半丁到北京後,開始時賣畫生意頗不如意,這種情況持續到1910年。這年他邀請吳昌碩來到了北京。吳昌碩來京後,盤桓數月,將陳半丁推介於當時的北平藝術圈,並親自為陳半丁訂立畫潤,吳昌碩的大力推介使陳半丁聲名鵲起。

就這樣他在書畫界的名氣越來越大,成為了京派新銳。

LOVE.謝雲逸

雲逸書院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全國地級首個《商家一點通》小程序落戶台州

Y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祝允明小楷臨黃庭經
書法大家于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