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什麼被誤解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什麼被誤解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經常看各種古裝劇的朋友對「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一定不會陌生,幾乎在各種質量中下等的古裝劇中都見到皇帝聖旨上寫這句話。但其實「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出現在歷史上的時間是比較晚的,具體可見本鬼之前所發的文章《中國歷史上到底什麼時候才開始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什麼被誤解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除了使用時間不對之外,很多古裝劇對「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斷句也是錯誤的。在現在很多古裝劇中,一般都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斷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但實際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正確的斷句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那麼很多古裝劇會犯這個錯誤呢?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什麼被誤解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中國古代有很多為身份高貴的人專門制定的尊諱禮法,特別是在文字書寫方面上表現尤其突出。在古代最常見的尊諱禮法就是避名諱,比如因為唐太祖的名字叫李虎(追尊),所以整個唐朝沒人能用「虎」字。故宮的正北門本來叫「玄武門」,但因為康熙帝叫「玄燁」,所以改成了「神武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什麼被誤解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除了避名諱之外,還有一種尊諱禮法是每次寫到身份高貴的名字或者稱呼時要在文章中「另起一行」,讓高貴的名字位於每一行的開頭,即「空一格」。比如「上圍獵於某某」在古代文書中要寫成如下格式:

圍獵於某某

按照「空一格」的禮法,「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在聖旨上就寫成:

天承運

皇帝詔曰

以顯示「天」與「皇帝」的地位尊貴。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為什麼被誤解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正因如此,在現在所存的寫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的聖旨文書上,「奉天承運」和「皇帝詔曰」都是分開的。而很多影視劇的製作組不清楚古代這個特殊的「空一格」禮法,所以才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誤解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歷史上最糟糕的主裁判如何改變了整個足球的判罰規則?
國足不是最差的:參加世界盃預選賽最多,但從未進入決賽圈的球隊

TAG:鬼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