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堂堂大唐沒有好馬,宰相說:我能讓馬價降到十分之一

堂堂大唐沒有好馬,宰相說:我能讓馬價降到十分之一

小珏說歷史——《小珏說唐》系列三十七 請勿轉載

唐朝與周邊國家多有摩擦,天可汗李世民時期,將諸國都打服了,那時候,無論是誰都為自己是大唐的子民而驕傲。甚至連周圍小國的貴族們,都能在唐朝擔任官職而榮耀。然而,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國力急劇下滑,一些鄰國虎視眈眈,其中最囂張的當屬吐蕃。吐蕃連年犯邊,而唐朝因為藩鎮割據,又不肯賣力,所以皇帝非常頭疼。

最頭疼的是唐德宗李適,他其實非常不想和吐蕃鬧翻,多次向吐蕃表達善意,可是吐蕃人總是以為唐朝皇帝軟弱可欺,並沒有多少收斂。幸好當時他有一位被後世嚴重低估的宰相——李泌。

李泌從小就有神童的美譽,7歲的時候就得到過唐玄宗的召見,肅宗靈武繼位的時候,他以一介平民身份替唐肅宗出謀劃策,時人稱為「布衣宰相」。後來他不願意為官,卻總被肅宗、代宗、德宗從山林請出來,最後還是德宗懇請他做了自己的宰相。

李泌為唐德宗制定了應對吐蕃之策,他堅決反對割地妥協,有力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同時,他讓人將府庫中舊絹帛重新染好,賣給吐蕃,換取耕牛。又命人打造大批的鐵質農具,並將耕牛和農具發送給士卒,讓他們在邊疆墾荒。上繳糧食後又以此換取邊疆的軍功,賜以土地,招攬越來越多的人駐守邊地。

這種屯田的措施,逐漸讓唐朝在邊地的人口增多,也增加了防禦力量,更為實行府兵制創造了條件。只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沒能解決:有人無馬。

唐朝不是不產馬,而是馬匹數量少,而且缺乏良馬,必須從西域諸國進口。對於這種珍稀的戰略資源,各國也是漫天要價,買馬的費用,成為唐朝的一個重大負擔。

然而,還是宰相李泌站了出來,對唐德宗說:陛下如果採納臣的計策,幾年後,馬匹的價格能夠降低到現在的十分之一!

唐德宗又驚又喜,他不知道還有這種好事,連忙讓李泌說出他的想法。李泌卻很為難地說:「辦法是有,就怕您不肯答應。」在唐德宗的再三追問下,李泌這才吞吞吐吐地說出了他的計劃:

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如此,則吐蕃自困,馬亦易致矣!

雲南就是當時的南詔,唐德宗聽了這句話,臉色大變:其它三個國家聽你的,就回紇,談都不要談!

唐德宗為什麼這麼厭惡回紇?這是因為他在當皇子的時候,奉命去拜見回紇可汗。當時回紇人讓他行拜舞之禮,這在唐朝是臣子向君王的禮儀,唐德宗當然不肯,結果回紇可汗大怒之下,將德宗趕了出來,其中隨他出使的親信魏琚、韋少華還被活活打死。

此後,唐德宗就恨透了回紇,遠比吐蕃更為痛恨。哪怕回紇人多次表達善意,提出和親的請求,他都置之不理。朝廷之中,很多大臣了解這段歷史,連回紇兩個字都不敢在皇帝面前提及。所以,李泌的建議,唐德宗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然而,與回紇結盟,是制約吐蕃最重要的一環,李泌必須解開皇帝的心結。他告訴唐德宗,當年的牟羽可汗正是被現在的合骨咄祿可汗所殺,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唐德宗念念不完韋少華是為自己而死,李泌卻告訴他,韋少華在沒有弄清禮儀的情況下就帶皇帝去見可汗,應該是他對不起皇帝,而皇帝卻沒有必要有愧。

雖然唐德宗對回紇成見很深,架不住李泌以國事相勸,也架不住李泌的口才好,更架不住李泌先後15次不厭其煩的開導。最後唐德宗勉勉強強同意與回紇交好,李泌又利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回紇向唐稱臣,向唐德宗稱父,給足了唐帝國面子,才締結了兩國的友好關係,並採取了和親方式維繫了和平。

最後,唐朝在李泌的構思下,由北到南與各國分別連成一線,共同對抗吐蕃。雖然馬價降有沒有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史書沒有記載,但這個策略有效遏制了吐蕃人的擴張,為國力衰退的唐朝鞏固了邊防。

喜歡請點擊關注,天天為您帶來有趣的歷史。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咸豐無奈的說:誰打下南京,封誰為王!隨後又耍了個心眼
他與包拯齊名,獲得朝廷31次獎勵,為何不能陞官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