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悲傷地名:去全世界最心碎的地方旅行

悲傷地名:去全世界最心碎的地方旅行

「毫無用處的圈」(Useless Loop)是澳大利亞西澳鯊魚灣地區的一個鹽田,跟名字相反,這個地方其實很美。

悲傷群島、世界盡頭、冷酷角、苦難路、自殺森林、厄運城、黑暗湖,還有許多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諸如自殺大橋、亡女出沒街、有去無回湖……

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一些悲傷角落,它們在地圖上以令人沮喪的名字存在著,與那些光鮮亮麗的地名一起,組成了悲喜交加的「世界劇場」。

GIF

「我討厭旅行,憎恨探險。」

法國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為其著作《憂鬱的熱帶》寫下這句話作為開頭。在穿行南美原始叢林深處的10年中,他發現了大探險時代遭緩慢摧毀的痕迹,目睹了土著文明的消失、垂死世界的悲傷與後殖民地的憂鬱。

在他看來,旅行是一種為了接近目標不得不做的迂迴繞道,探險則是對世界和人類其他文化地位的錯誤定位。因此,他「反旅行」的觀點旗幟鮮明:「旅行,無論如何,都是生活中最令人悲傷的消遣之一。」

恰恰是《憂鬱的熱帶》這本為所有遊記敲響喪鐘的「遊記」,自1955年首次出版以來,成為了無數讀者認識人類自身世界的「最佳指南」。

1936年,列維-斯特勞斯在巴西。

從《憂鬱的熱帶》獲得靈感,澳大利亞藝術家達米安·路德(Damien Rudd)於2018年出版了《悲傷地理》(Sad Topography)。這本書里收錄了89個奇怪又陰鬱的地名——悲傷群島、世界盡頭、冷酷角、苦難路、自殺森林、厄運城、黑暗湖,還有許多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諸如自殺大橋、亡女出沒街、有去無回湖……

這些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的地名,都是真實存在的地方,只是對於大部分遊客而言,它們將被列入「不要為自己預訂航班去看的地方」名單。就連路德本人也承認,自己從未涉足這些地方:「我傾向於追求那些有著某種夢幻感的地名,這讓我想起一個老人或詩人,對生命的深沉憂鬱感到厭倦,把自己淹沒在一個遙遠的水坑中,以妥善安置自己。」

從《憂鬱的熱帶》到《悲傷地理》,這類「反旅行指南」稀釋了「旅行」在消費主義時代的通常定義—「度假」「愉悅」「放鬆」「名勝」「購物」「美好」……正如斯特勞斯在書中引用法國作家夏多布里昂《義大利之旅》中的一段:

「每一個人身上都拖著一個世界,由他所見過、愛過的一切所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來是在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裡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帶著的那個世界去。」

由於某次在Google地圖上意外發現了澳大利亞的「無望山」(Mount Hopeless),達米安·路德開始了傷感地名的雲收集,例如「孤獨區」「不幸海灣」「死狗島」「殺人湖」等。

在每個荒蕪的地名背後,都存在一段由風景、想像、歷史和悲劇交織而成的敘述。

這個地球上存在著一些悲傷的角落,它們在地圖上以令人沮喪的名字存在著,與那些光鮮亮麗的地名一起,組成了悲喜交加的「世界劇場」。

它們可能遭遇過戰爭、瘟疫、屠殺與貧窮。這些經歷大多已被歷史如沉積岩般層層疊加,被遺忘,再也無法辨識、無跡可尋。而表達悲傷的一種方法,是為案發地命名,讓後人獲取一絲絲可能的信息。

根據《悲傷地理》的提示,你可以輕易地在谷歌地圖上查找到位於加拿大努納武特的一條安靜的泥土小路,當你來到這裡(肉體上或精神上都算),發布一個地標標記:「這裡是:無處可去之路的盡頭(End of Road to Nowhere)」,並配一張風景照片發布在朋友圈,想必能收穫很多的贊。

無處可去之路途中擺了一張快餐店的桌椅,倍加孤獨。圖/C. JOHN THOMPSON

這就是路德的經歷。他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發布了162個類似的冷僻古怪地名,收穫了近10萬粉絲。「我最初是發現澳大利亞有一個地方叫『絕望山』,這個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按這個思路在谷歌地圖上搜索跟『悲傷』『絕望』相關的地名。」 路德說。

這162個看起來似乎是世界上最不開心的地名,大多起源於地理大發現時代,並存在於後殖民地國家:北美和南美、加拿大、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等。15、16世紀,當西班牙殖民者以歷史敘述者的角度描繪這片土地時,畫面一如《百年孤獨》中的那一句:「世界太新,很多東西都還沒有名字,要稱述必須用手去指。」

第一批給地方取名字的人,是講故事的人。在每個荒蕪的地名背後,都存在一段由風景、想像、歷史和悲劇交織而成的敘述。

從名字上可以知道一個人在這裡如何希望和掙扎。」美國史學家喬治·R.斯圖爾特在《土地上的名字》(Names on the Land)中寫道,「另一個人如何夢想、死亡或尋求財富,另一個人開著玩笑在舊名字里加入了新一層含義……最終這些名字與在這塊土地上冒險的人們捆綁在一起。」

孤獨湖,位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

走在這條路上,你不會遇到任何人,但很可能會發現自己。

與大多數旅遊攻略不同,《悲傷地理》不適合普通旅行者。

「世界末日」(The End of the World)非常難找。它不在北極和南極,也不在古老的瑪雅神廟或太平洋,而是隱藏在美國東加利福尼亞州偏遠荒野中。那裡是廣袤無垠的內華達山脈,散落著一度帶來希望的黃金。

1848年1月24日,一名叫薩特的移民工人在從內華達山脈蜿蜒而下的沙灘上發現了幾片閃亮的碎塊兒。這些帶著微弱光斑的黃金碎將改變世界歷史的進程。《紐約先驅報》很快證實了這一發現。一夜之間,美國沸騰,世界震撼,來自美洲、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和中國的數千人湧向加利福尼亞的薩克拉門托。

「世界末日」(The End of the World)所在位置。

當時的美國還是一個缺乏道路和鐵路網路的處女地。大多數淘金者選擇了海上航行,從美國東海岸一直航行至南美洲的尖端——這是一次艱苦的航行,包含八個月的辛勞與致命的危險:沉船、傷寒、霍亂、土著襲擊、海盜搶劫與迷航。

「舊金山」這個詞變成了不可磨滅的黃金的代名詞。在集體的想像中,這裡是財富的應許之地。

1852年,美國舊金山從僅有200人的港口小鎮膨脹為一個擁有3.6萬名居民的蓬勃發展的大都市。探礦者成了探險家,進一步深入加利福尼亞曠野的深處。他們沒有地圖,因為世界的這一部分是未知的。他們用地名來反映自己的經歷—「最後機會」「魔鬼峰」「地獄洞水庫」「魔鬼之門」「迷失峽谷」「朽木」「世界盡頭」……

十九世紀,世界各地的人涌到加州淘金。

而位於紐西蘭奧克蘭群島七個無人島之一的「失望島」,也有著令人失望的歷史。

1866年,一艘船撞向奧克蘭西海岸高聳的懸崖,造成68名乘客死亡。15名倖存者前往失望島等待救援,一等就是18個月。1907年,另一艘船在失望島的岸邊出事。12名男子溺水身亡,16名倖存者則在7個月後才迎來救援。

失望島,紐西蘭。

南極洲南喬治亞島南端也有一個「失望角」。

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動物墓地」山谷,橫屍遍野,白骨累累,人畜誤入其中,無一能夠幸免於難。但這並非傳說中的「受到詛咒」。

事實上,這個死亡谷處於火山地帶,地層中的大量硫元素隨著火山的噴發而變成硫化氫並被釋放。這種含有劇毒的氣體可使生物體瞬間斃命。由於峭壁環抱,硫化氫聚集在谷地里的濃度越來越高,因而這裡成了當地人揮之不去的噩夢。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死亡谷。

類似的故事,還有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大屠殺島,得名於發生在18世紀的大規模斬首歷史;美國內華達沙漠中的厄運鎮,則毀於原子試驗;芬蘭的死亡村沒有墳墓場,但它代表了芬蘭人「如何認同遭罪和死亡」,就像英國人認同茶和烤餅一樣……

通過這些文字,你可以想像那些地方是什麼樣子的,如絕望島—那裡有黑沙灘、下垂的椰子樹和沉默的螃蟹,即使風也不想經過這裡

顯然,走在這條路上,你不會遇到任何人,但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悲傷地理》中寫道。

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死亡陰影之路」(Shades of Death road),風光其實不錯。

來到離婚海灘的遊客,是戀人海灘的五倍。

並非所有的地名故事都是一場悲劇。

路德最愛的地名是南極洲的「無形山」,名字來源於當時探險隊員無法對這座山的形狀達成共識。探險隊員無數次嘗試攀登這座山,卻因為錯誤的比例而失敗,因此這座「無形山」後來又被命名為「錯山」(Mistake Mountain)。那附近還有一個「錯峰」(Wrong Peak),也是在類似的情況下得名。1963年,這座山最終被一位地質學家命名為「退縮冰川」(Recoil Glacier),據說是因為他「厭惡地退縮了」。

「它們通常與自己的名字相矛盾,聽起來凄涼和令人沮喪的地方,往往是相當美麗的。」路德說。

很黑村。「很黑」並不是因為全村都沒有燈,而是蒙古語的譯音,意思是「高山上的一塊低洼平地」。

美國特拉華州的「屠宰海灘」,是華盛頓地區的觀鳥勝地。位於新罕布希爾州懷特山脈的孤獨湖,是弗蘭科尼亞山峽州立公園的一部分,人們通常徒步抵達這個湖泊,然後在這裡散散步,垂釣該湖特有的溪鱒魚。而法屬圭那亞北海岸外的魔鬼島,曾是法國的囚犯流放地,1953年廢棄後,成為如今歐洲人的冬季休閑勝地。

位於墨西哥卡波聖盧卡斯的「戀人沙灘」與「離婚沙灘」(Lover"s/Divorce Beach),則分別是人們最愛的與最不愛的蜜月勝地。兩個豪華的金色沙灘相距幾百米,卻擁有截然不同的景觀。

戀人沙灘上散布著田園般高聳的岩石,海岸沿線豪華的度假村為夜晚提供了絢麗浪漫的色彩。而另一邊的離婚海灘,強烈的太平洋洋流猛烈地撞擊著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的花崗岩,讓游泳和垂釣變成一件致命的事

據當地人說,來到離婚海灘的遊客,是戀人海灘的五倍。

「離婚沙灘」比「戀人沙灘」更受歡迎。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518期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作者/阿餅 排版/張家明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生活方式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如何成為絲巾大媽那樣的小可愛
中產為什麼越來越黑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