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盟不同心美歐關係走鋼絲

同盟不同心美歐關係走鋼絲

盟友一詞正被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新定義,美國的盟友不僅被加征高額關稅,還被追討所謂的欠費。特朗普政府的種種舉措讓盟友們心累。

7月10日起,美國總統特朗普踏上訪歐之旅,全程七天,停留四站。特朗普訪歐之行的第一站是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首腦會議。此次北約峰會是繼加拿大七國集團(G7)峰會美國與盟友們險些撕破臉後,西方大國首腦的再次聚會。特朗普行前告訴記者:「這個時間點去會見北約領袖,肯定很有意思。」

特朗普啟程赴歐前,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用推特發文警告:「親愛的美國,珍惜你的盟友們吧,畢竟你的盟友不多了。」對此,特朗普回應:「我們有很多盟友,但我們不能讓人佔便宜。我們正在被歐盟佔便宜。」

特朗普所謂的佔便宜指什麼?7月10日,特朗普人未到、聲先聞,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還沒落地,特朗普就在推特發文說:「許多北約國家都期望我們出面捍衛,但他們防務支出佔比不僅沒達到承諾的2%(已經很少了),多年來還一直拖延支付該付的錢。」他還追問:「他們會歸墊經費給美國嗎?」

雖然北約峰會是一場以軍事議題為主的會議,但特朗普也沒有忘了談一談貿易,他將牛肉與軍費放在一起談,這或許也是特氏「交易的藝術」。

催促軍費達標

特朗普對德國、法國甚至英國這些盟友的不滿,首先來源於他認為這些國家在防務上佔了美國太多便宜。

北約成員國2014年承諾10年內實現防務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但北約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9個成員國中僅有2/3達到或「有切實計劃」實現這個目標。

法國政府最近承諾將按期實現目標。但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頭四年的軍費比例從1.18%緩慢提升至目前1.24%的水平,成為特朗普重點批評對象。

7月11日,特朗普繼續發推文表示,北約成員國「必須馬上」實現2%目標,而不是等到2025年。

不過,這還不是特朗普認為的理想目標。美國白宮發言人薩拉·桑德斯表示:「出席北約峰會期間,總統提及北約成員國的軍費支出不僅要達到佔GDP2%的目標,還要增加至4%。」其實,美國自身尚未達到這個水平。美國2017年防務支出佔GDP3.57%。

7月11日,北約發布的峰會公報重申了成員國軍費開支佔GDP2%的目標,沒有提及4%的說法。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新聞發布會上說,2%是北約成員國一致承諾的目標,北約正在朝著實現目標而努力。他表示,今年,將有8個北約國家達到軍費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2%的目標,大部分成員國計劃在2024年前軍費達標。

聲討貿易不公平

北約峰會本是以軍事議題為主的會議,不過特朗普也沒有少談貿易問題,沒有繳足「份子錢」的德國是特朗普攻擊的重點。

7月11日,特朗普在與斯托爾滕貝格舉行早餐會時就批判德國同意推進在波羅的海鋪設管道將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盟國家的「北溪2號」項目,他指出「德國近70%的天然氣市場被俄羅斯控制」,他還評斷,德國已被俄羅斯「俘虜」,默克爾政府「完全被俄方控制」。

此後,特朗普當著媒體記者的面說:「我們保護德國,保護法國,保護所有這些國家,有些國家卻與俄羅斯達成天然氣輸送協議……我認為那非常不合適。」

7月12日,特朗普繼續發推文批判「北溪2號」項目,「為了滿足自己的能源需求開始向俄支付數十億美元……不可接受!」

對此,默克爾政府強調「北溪2號」僅是商業項目,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告訴媒體:「我們既不是俄羅斯的、也不是美國的囚徒。」

有趣的是,特朗普在批評德俄關係的同時,卻與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相約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進行會晤。圖斯克喊話特朗普:「美國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比歐洲更好的盟友。」就軍費達標問題,他說,歐盟防務支出比俄羅斯多「許多倍」。不過,營造「美歐吵架、美俄走近」的局面或就是特朗普的策略。

此外,特朗普還兩度在推特上表示,「歐盟使美國的農民、工人和公司無法在歐洲做生意,而他們希望我們通過北約幫助他們防衛,並且付錢。這是不可能的」,「我在布魯塞爾,但始終惦記著美國農戶。農民過去15年過得並不好,其他國家的貿易壁壘及關稅摧毀他們的生意」。

美歐貿易迎考驗

特朗普在北約峰會前後的言論受到指責,批評者認為,他參加以軍事議題為主的北約峰會,但頻頻提及貿易,很不妥當。奧巴馬執政時期的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約翰·柯比對媒體表示,特朗普和北約國家談話,卻將牛肉問題與軍事議題混為一談,並利用美國軍費和軍事實力來施壓。

英國倫敦前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特朗普的經濟戰略需要大量的外國借款來平衡美國的貿易逆差。美國與德國擁有龐大的貿易往來,因此,特朗普將矛頭指向歐洲盟友德國。」

不過,他強調,「美國對歐洲發動貿易戰是『雙輸』的。美國消費者必須為歐盟進口產品支付更多費用,如德國汽車,而德國汽車企業也因此減少了銷量。」

羅思義認為,到目前為止,德國沒有表示出積極配合特朗普要求的態度,這是為什麼特朗普如此猛烈攻擊德國的原因。

「目前,美國對歐關稅效應並不大,現階段仍更多為打嘴仗,還未形成巨大的實際影響。我們稱之為美歐『貿易衝突』而非『貿易戰』。真正的問題在於,特朗普如何對自歐盟進口的汽車加征關稅,將引發一場真正的『貿易戰』。」

據美國媒體CNN報道,美國與歐盟之間存在全球最重要的商業往來。其呈現貿易量巨大、關稅低、投資平衡的特點。

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額每年超過1.1萬億美元,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雙邊關係。來自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出口歐盟的商品和服務量達到5280億美元,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和服務則達到6290億美元。而據美國機構統計,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逆差為1010億美元(根據特朗普在推特上所稱,這一數字目前達到了1510億美元)。

CNN指出,儘管特朗普總在抱怨歐盟的貿易壁壘,但大西洋兩岸的平均關稅其實並不高。世貿組織數據顯示,從歐盟運往美國貨物的平均關稅為1.4%,而美國出口至歐盟的平均關稅則為1.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周恩來與紅色地下電台網
即將入伏,消暑切莫動「肝火」,記住一句「口訣」,事半功倍!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