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年心腦血管疾病要痰瘀同治

老年心腦血管疾病要痰瘀同治

老年心腦血管疾病要痰瘀同治

?人到老年,五臟漸見虛衰,氣血津液的化生和血行的調節、水液的輸布功能日益衰減,氣血運行失常致血瘀病證,水液疏布失調易引發痰濕病證。

?老年心腦血管疾病雖有不同病種,臨床表現也有不同證候,但按病機分析痰瘀交阻是其共同的發病機制。

臨證發現,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痰瘀互結有關。這些患者臨床表現往往既有血瘀的癥候,同時也有痰濁的癥狀,為了進一步臨床證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曾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將1年的全內科60歲以上老年病住院患者共292例做了統計分析,其中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為主者為115例(佔39.39%),腦血管疾病為主者99例(佔33.9%),呼吸系統病為主者78例(佔26.71%),而心腦疾病兩者合計為214例(佔73.29%)。

經舌脈徵象統計分析:暗舌者(包括紫暗、暗紅、暗滑等)共188例(佔總數64.38%);膩苔者(包括薄膩、厚膩、黃膩等)共217例(佔74.32%);弦脈或滑脈者共228例(佔78.08%)。統計表明,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的舌脈徵象顯示了血瘀和痰濁密切相關。

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常見痰瘀同病癥候。因為人體五髒的功能直接或間接地都和氣血津液生成、輸布、調節有著密切關係。人到老年,五臟漸見虛衰,氣血津液的化生和血行的調節、水液的輸布功能日益衰減,氣血運行失常致血瘀病證,水液疏布失調易引發痰濕病證。痰瘀致病往往互為因果,如痰濁滯經可使血行不暢致瘀,瘀血停積阻滯脈道影響津液輸布聚為痰濕,可見瘀血一旦發生,也是痰濁形成的過程,而痰凝不散也可繼發血瘀病證。因此,老年心腦血管疾病雖有不同病種,臨床表現也有心悸、水腫、胸痛、呼吸困難、半身不遂的不同證候,但按病機分析痰瘀交阻是其共同的發病機制。

新疆地處西北邊陲,冬季嚴寒,寒傷陽氣;夏季燥熱,熱傷津血;新疆又是多民族聚集之地,民眾嗜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煿之品。老年人臟腑功能日漸衰退,這樣的氣候環境和人民的生活習慣易致脾胃受損,水濕不運,積濕生熱,痰濁內生。加之新疆一年中寒冷氣候達半年之久,晝短夜長,限制了老年人戶外活動,久坐久卧則血脈運行緩慢。這些均是助生痰瘀的常見誘因。

痰瘀同治文獻記載

《靈樞·百病始生篇》曰:「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成矣。」《金匱要略》記載有較多的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的病證和方葯,如中風、胸痹、肺癰、肝著、虛勞等。今人常用的千金葦莖湯、大黃牡丹皮湯、鱉甲煎丸等均為張仲景所創立的痰瘀同治的組方。元代朱丹溪認為,中風半身不遂為多痰多瘀所致,提出了「痰挾瘀血,遂成巢囊。」對肺脹的發病認為「此痰挾瘀血而礙氣而病。」已故名醫岳美中說:「痰與血同屬於陰,易交結凝固,氣血流暢則津液並行,無痰以生,氣滯則血瘀痰結。」又說:「治痰要治血,血活則痰化。」林求誠醫師對中老年人流行病學的調查證明:中老年患者除了具有虛損類病證外同時兼有痰濁、血瘀的癥候表現,且隨年齡增長呈顯著的正相關關係。葉壁珍對老年急症的臨床研究表明:痰瘀互結的虛實夾雜證是老年急症中突出的證候特點。這些論述都充分證明了痰瘀同源、痰瘀同病、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應採用痰瘀同治法。

痰瘀同治臨床應用

痰瘀同治可用於多種病證,痰瘀同病往往多見於疑難頑症,此法應用於臨床要取得理想療效,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痰瘀必須同治。由於痰瘀陰性、凝滯、膠結難化的特性,常互相影響,僅去其一,病難根除。故痰瘀必須同治,即治痰必治瘀,瘀去則痰易化;治瘀必治痰,痰化則瘀易除;在治痰治瘀的同時,也要兼治相關病因,如治痰必治氣,氣順則痰消;治瘀要治氣,氣暢瘀去等。臨床上常見膿腫積液、赤白帶下、赤白痢下等炎性分泌物中有瘀、有痰。古今醫家多以痰瘀同治之法治之,如:張仲景千金葦莖湯治肺癰,大黃牡丹皮湯治腸癰,薛立齋仙方活命飲治瘡癰等。上述三方均按痰瘀同治之法配方組葯。唐容川《血證論·吐膿篇》詳有說明:「膿者血之變也……以其本系血質,雖化為水,而較水更濃也,當其未化,則仍是血,消瘀則膿自不生,及其既化,則同於水;逐水則膿自排去」。

辨治痰與瘀孰輕孰重。在痰瘀同病中,有其痰瘀致病的共同特點,也有偏痰偏瘀、痰多瘀少、瘀多痰少等多種表現,故需在痰瘀同治時要辨清痰與瘀孰輕孰重。當痰證甚急為主的時候,治痰為主兼治瘀,當瘀證為主甚急的時候,應採用治瘀為主兼治痰。

痰瘀同治宜分標本、寒熱、虛實。此類病症,病程較長,正氣已傷,一般為本虛標實證。在急性期應用時注意攻邪不傷正,或中病即止,也應在標實之症緩解時配用扶正固本之品。當病久呈現體虛證為甚時應注意扶正為主,扶正藥物按證選取益氣助陽或養陰補血藥,治血葯也應選益氣養血通絡葯,化痰葯多用健脾化痰或清潤化痰之品。活血葯有涼血祛瘀、破血消瘀、溫經活血、益氣通絡、養血活血葯。祛痰葯有滌痰開竅、清化熱痰、溫化寒痰、潤燥化痰、健脾化痰葯,臨證時必須辨證選用。

痰瘀同治當緩圖。痰瘀同病常因病久入絡,濕性黏滯,病程長,頑症多,故難取速效,治當緩圖。如辨證處方得當,患者服之無不適感,當守法守方,較長時期觀察治之。

痰瘀同治需佐理氣。痰瘀同治應當注意佐以理氣之品,以助祛瘀和化痰。氣為血之帥,氣行血行,氣滯氣虛則津液不布,聚濕生痰,痰和瘀又可同因氣病而互衍互結。故痰瘀同病當注意理氣,調暢氣機有利於祛痰和化瘀。

飲食禁忌。治療時注意囑咐患者飲食忌辛辣生冷、膏粱厚味、助濕生痰、礙氣留瘀類食物。

痰瘀同治常用方葯

痰瘀同治的中藥

痰瘀同病當用痰瘀同治之法,也就是運用具有活血化瘀和祛濕(或燥濕、化痰、利水)雙重作用的藥物進行治療。經查閱文獻,結合臨床應用共整理出約110餘味,現將用藥經驗分類列舉如下:

理氣止痛的痰瘀同治藥物:川芎、鬱金、延胡索、沒藥、五靈脂。

破血消癥的痰瘀同治葯:穿山甲、三棱、莪術、水蛭、蟄蟲、斑蝥。

溫經通絡的痰瘀同治葯:乾薑、肉桂、蓽澄茄、花椒、山楂。

活血祛痰濕理氣通絡的痰瘀同治葯:桃仁、紅花、澤蘭、牛膝、琥珀、王不留行子、厚朴、香附、薤白、枳實、香櫞皮。

具有息風功效的痰瘀同治葯:地龍、全蠍、羚羊角、白僵蠶、刺蒺藜、牡蠣。

祛痰止咳平喘的痰瘀同治葯:桔梗、旋覆花、天南星、皂角刺、白芥子、半夏、瓦楞子、竹茹、海藻、昆布。

止血通瘀祛痰利濕的痰瘀同治葯:蒲黃、茜草、大薊、白茅根、側柏葉、血餘炭。

瀉下或逐水的痰瘀同治葯:大黃、芒硝、郁李仁、千金子、大戟、芫花。

清利濕熱活血通絡的痰瘀同治葯:瞿麥、滑石、冬瓜仁、赤小豆、虎杖、通草。

痰瘀同治的維吾爾葯

維吾爾醫藥作為中華醫藥寶庫中的一枝奇葩,數千年來,汲取了中醫學、波斯醫學、古印度醫學等精華,經過不斷總結、積累,在治療白癜風、男女科、皮膚病、風濕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形成了許多獨特而又非常有效的藥物配方和治療方法。近幾年來,全國各地乃至中西亞地區慕名前來求醫問葯的人源源不斷。維吾爾醫臨床診治以切脈為主,兼用望、問、聞諸法,和中醫的四診相似。維吾爾醫常用的400餘種藥物中有近百種藥物和中藥僅是稱呼不同,而藥物完全相同,使用方法也相似。因此本文整理收載的具有痰瘀同治功效的維吾爾藥物中,與中醫同名同物的藥物如貝母、五靈脂、白花蛇等,為防止重複未予載錄。

筆者整理收集的痰瘀同治維吾爾葯總計74種。例如:阿里紅、金盞菊、蒔蘿子、阿摩尼亞脂、菊苣、蜀葵、阿納其根、苦巴旦杏、蜀葵花、阿育魏實、苦蒿子、司卡莫尼亞脂、安息香、柳樹、鐵角蕨、百里香、駱駝蓬、鐵線蕨、菝葜、鬣蜥、萵苣子、白花丹、龍涎香、無花果、菜豆、羅勒、香豆子、刺山柑根皮、馬藺子、香科科、槌果藤實、貓兒草、新疆圓柏實、大麻葉、磨盤草、香桃木實、倒提壺、墨鹽、心草、番紅花、苜蓿子、辛塔花(唇香草)、飛燕草、牛至、蕁麻子、甘松、歐蜜蜂花葉、薰衣草、格蓬脂、歐防風膠、洋菝葜根、貫葉金絲桃、芹菜、葯喇叭根、黑種草子、青香茅、葯西瓜、胡蘿蔔子、秋水仙、鷹嘴豆、胡桐淚、驅蟲斑鳩菊、芸香、黃瓜子、鞣樹果、指甲花葉、蛔蒿花、瑞香、芝麻菜子、家獨行菜子、麝香草、孜然、金色補血草花、石刁柏子。

現將新疆地區中醫常用於痰瘀同治的維吾爾葯略舉以下幾味:

阿里紅 為多孔菌科真菌植物藥用擬層孔菌的子實體,味微甜辛,多生於落葉松樹榦上。分布於我國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國外朝鮮、日本、俄羅斯、蒙古國亦有分布。

功能主治:溫肺祛痰,降氣平喘,利尿消腫,祛寒止痛,通經,解毒。主治氣喘咳痰不出,脾腫大,黃疸,偏頭痛,關節痛,腹痛,閉尿,閉經,藥物中毒等。(筆者用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驗方「加味心痛寧方」、寧心通痹膠囊組方中都選用了該藥物)

驅蟲斑鳩菊 為菊科植物驅蟲斑鳩菊的成熟果實,氣特異,味極苦。主產於我國新疆,印度、巴基斯坦等地亦有種植和野生。

功能主治:祛痰利濕消腫,驅蟲。用於痰飲浮腫,白癜風,濕痹疼痛,腸道寄生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治療白癜風的外用製劑以此為主葯)

唇香草 為唇形科植物唇香草或新塔花的全草,氣芳香,味辛涼,微苦,藥性寒。生於礫石坡地及半荒漠草灘上。主產於我國新疆。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寧心安神,強心利尿,強筋健骨,清胃消食。主治感冒發熱,目赤腫痛,頭痛,咽痛,心悸,失眠,水腫,瘡瘍腫毒,消化不良等。(筆者研製的「西紅花康復液」及我院醫院製劑「天香丹膠囊」都選用該葯)

駱駝蓬 為蒺藜科植物駱駝蓬的全草。分布於我國新疆、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地,蒙古、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亦有分布。喜生於路旁、平原和戈壁等乾旱處。味辛辣微苦,有麻舌感。

功能主治:宣痹止痛,溫經強肌,燥濕化痰,安神定癇。主治頭痛,癱瘓,癲癇,咳嗽氣喘,腸炎,痢疾,黃疸,水腫等。煎水外洗可治關節炎,滴蟲病。熏煙可除蟲。(我院以此為主要成分製成抗腫瘤製劑已在臨床應用)

痰瘀同治的方劑

痰瘀同治的方劑主要以活血通絡葯和祛痰濕(或燥濕、化痰濕、利水濕)葯組成,用其治療痰瘀互結的各種病證,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應用經驗,整理了近50多個具有痰瘀同治功效的方葯歸類如下。

祛瘀重於化痰的痰瘀同治方劑:有鱉甲煎丸、大黃蟄蟲丸、桂枝茯苓丸、溫經湯、失笑散、血府逐瘀湯等。其中鱉甲煎丸、大黃蟄蟲丸、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祛濕化痰,緩消癥塊;溫經湯、失笑散、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溫經養血,行氣散寒,理氣止痛。

理氣化痰重於活血通絡的痰瘀同治方劑:有瓜蔞薤白半夏湯、茴香橘核丸、蘇子降氣湯等。例如瓜蔞薤白半夏湯行氣通陽散結,祛痰寬胸通絡;茴香橘核丸散寒行氣,通絡消腫;蘇子降氣湯降氣平喘,祛痰通絡。

具有開竅功效的痰瘀同治方劑:開竅劑中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功效的方劑為涼開劑,如安宮牛黃丸清熱開竅,豁痰解毒,活血通絡;紫雪散清熱開竅,息風止痙;至寶丹清熱開竅,化濁解毒;現代中藥成藥製劑中,清開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等亦均具有涼開功效。具溫開功效的冠心蘇合丸芳香開竅,行氣活血,寬胸通絡。

具有補益功效的痰瘀同治方劑:功能補氣活血通絡、化痰利濕之補陽還五湯偏於益氣昇陽,祛瘀通絡;人蔘養榮湯健脾益氣養血化痰,活血通絡,同治氣血兩虛病證;金匱腎氣丸中則有桂附溫陽活血通絡,地黃、山藥、山萸肉補肝脾腎三臟,丹皮、茯苓、澤瀉瀉肝火、脾熱、腎水,全方共奏溫陽、活血化痰、化氣行水之功;而地黃飲子則養血活血通絡,開竅化痰,陰陽雙補。

具有清熱功效的痰瘀同治方劑:如仙方活命飲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龍膽瀉肝湯清肝膽,利濕熱,化瘀通絡;當歸龍薈丸清瀉肝膽濕熱之實火,同時兼養血活血;葦莖湯清肺化痰,逐瘀排膿;大黃牡丹湯瀉熱破瘀,散結消腫;大陷胸湯瀉熱逐水,軟堅破結化瘀;加味溫膽湯清熱化痰,祛瘀寧心;礞石滾痰丸瀉火逐痰,通絡散結化痰;大承氣湯峻下熱結,逐瘀化痰。

具有利濕祛痰活血通絡功效的痰瘀同治方劑:祛濕劑中痰瘀同治方有茵陳蒿湯、四妙散、五苓散、八正散、五淋散、防己黃芪湯、加味溫膽湯、枳實導滯丸、木香檳榔丸等。其中偏於利濕的方劑如茵陳蒿湯清熱利濕,退黃通絡;四妙散清熱燥濕通絡;防己黃芪湯益氣利水消腫,祛濕通絡;偏於清熱利濕的方劑如具有清熱瀉火、利水通絡功效的八正散;清熱涼血活血、利水通淋之五淋散;溫陽化氣、利水通絡之五苓散;清熱利濕、分清化濁、活血通絡之萆薢分清飲,而枳實導滯丸行氣消積導滯,清熱利濕通絡;木香檳榔丸行氣導滯,利濕攻瘀,瀉熱通便。

具有治風功效的痰瘀同治方劑:如羚角鉤藤湯功效涼肝息風,養陰化痰通絡;牽正散祛風化痰止痙、活血通絡;天麻丸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大活絡丹祛風除濕,理氣豁痰,疏經活絡;小活絡丹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獨活寄生湯補虛蠲痹、祛風濕通絡。

痰瘀同治經驗方及特色製劑

在五十年的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中,筆者總結臨證經驗,創製了許多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痰瘀同治經驗方和特色製劑,如: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心痛寧方、心痛寧加味方及寧心通痹膠囊;治療老年呆病的益智治呆方;防治癲癇的定癇湯;具有降血脂功效的降脂湯;防治冠心病介入後再狹窄的養心通絡湯;腦出血手術後的醒腦開竅湯;促進腦卒中康復的系列脈通片(平肝脈通片、化痰脈通片、補氣脈通片);提高老年心腦血管機能及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西紅花康復液等。筆者的學術繼承人王曉峰學習「痰瘀同治」的理論後,擬芪紅顆粒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應用近十年收到良好療效。筆者的碩士研究生李鵬將原心痛寧方加入具有痰瘀同治功效的維吾爾葯辛塔花、阿里紅組成「加味心痛寧方」,並進行了臨床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加味心痛寧方治療組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中醫證候總療效、心絞痛療效及心電圖ST-T異常的改善均優於復方丹參片對照組;動物實驗中,該方對大鼠實驗性急性心肌缺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能降低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的嚴重程度,有效縮小心肌梗死範圍。筆者的學術繼承人胡曉靈應用具有治血利水之新塔花膠囊治療47例穩定性心絞痛,研究結果表明:該葯對患者心電圖的改善和心絞痛的緩解都有顯著療效。他們分別在有關學術刊物及學術專著中論述這裡不再贅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 沈寶藩)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網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每周一縷書香|江山代有才人出 南方千年耀醫名
聽聲辨病,黃利興教授帶您深入剖析辨證利器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