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牛鬼蛇神」鬧郪江

「牛鬼蛇神」鬧郪江

不知道從哪年開始,每年農曆的五月二十八,郪江鎮就要舉辦城隍廟會。成都有許多人知道,特別是攝影愛好者大都曉得。於是城隍廟會成了攝影盛會,愛好攝影的有許多人已經去過多次了。我孤陋寡聞,要不是攝影高手W老師說起今年的郪江城隍廟會,我恐怕又在成都淋雨了。

郪江鎮只有一條一公里多長的街。半截新建半截老街。這條街有兩座寺廟,一座叫王爺廟一座叫地祖廟,供奉著各色神仙菩薩,菩薩四不像,分不清楚哪個是哪個,都是新塑的。

郪江百姓安居樂業,民風淳樸,待客熱情,沒有嬌作。真沒想到離成都一百公里的三台縣還有這樣一座充滿異味的小鎮。

一年一度的郪江城隍廟會按當地人的說法,比過年還熱鬧。城隍廟會恢復後,四鄉八野的村民都會在農曆五月二十八會在廟會期間匯聚在古鎮。看城隍巡遊,看戲劇演出,看牛頭馬面,看旗袍表演。虔誠的鄉民在這天給寺廟送上幾元錢為家人和自己祈求平安。

到後來,城隍廟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雲集,更增添了廟會的熱鬧氛圍。幾百部長槍短炮對著老街的行人,茶館裡的茶客,對著城隍廟會舉行的巡遊隊伍。從廟會的前一天就蜂擁而至到郪江。第二天一般是四五點鐘就起床,從參加巡遊的村民演員的化妝開始,一直拍到下午的戲劇演出結束。巡遊時村民扮演牛鬼蛇神統統出動,扛著各種器材的「牛鬼蛇神」也通通出動。

攝影者有的伏地而照,有的攀上居民的房頂狂拍。有的鏡頭已經靠近拍攝對象的臉,郪江百姓就是涵養好,還笑咪咪拿給你隨便拍,硬是把一個古樸郪江折騰得天翻地覆。

帶我們去的W老師已經是第三次到郪江拍攝素材了。我是第一次去湊熱鬧學技術。到了才知道,其實那麼多拿著相機照相的,已經分不清楚誰是高手誰是菜鳥。反正這時的郪江,端相機的就是攝影師。一些人窮勞餓瞎的搶機位,你拍啥他拍啥。W老師是專業攝影師,擅長人物拍攝,補光的燈一打開,無數的人就蜂擁而至。討厭的是,你蹭拍可以,但需要的時候想找個人幫忙舉一下燈,都沒有人主動幫一下忙。W老師穿著隨意,每次出去拍照都是休閑打扮。揹一個雙肩攝影包,哪裡方便放在哪裡,包上經常還沾滿泥土灰塵。攝像用的是最輕最方便的腳架。這次郪江W老師就遇到「高手」了。一個穿著打扮比專業還專業留著山羊鬍須的「攝影師」上下打量了我們W兄一番,教育W老師,「現在拍照哪個會用你這種腳架,你楚那麼攏,拍得到啥子,讓開點,不要擋到我的機位」。氣得W兄鼓起眼睛直瞪了他好幾眼。更有討厭的,看見W老師站的位置好,連續三次從背後抓住魏老師髒兮兮的雙肩包,把W老師從位置上拖開。氣得我們涵養一直好得不得了的W兄差點反手給他兩巴掌。也怪W先生自己,明明也可以留根小辮子蓄起絡腮鬍,明明可以帶上助理揹包打燈,他就是要不拘小節親手親為。他完全忘記五月二十八是牛鬼蛇神鬧郪江,各色人都出現。

郪江有歷史,郪江有傳統,郪江有故事,郪江有味道。城隍廟會更是人鬼同慶。現在能夠以城隍廟會為名片的鄉鎮不多了,郪江能夠延續的舉辦,得益於有非遺傳承這個由頭。郪江城隍廟會還會辦下去,除非哪天又開始破四舊立四新掃蕩封建迷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攝悅 的精彩文章:

TAG:文攝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