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控足球落伍了嗎?——世界盃決賽前的閑話

傳控足球落伍了嗎?——世界盃決賽前的閑話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

沒有約束與限制就沒有競爭,也沒有藝術,更沒有將兩者結合起來的足球。足球場上充滿了限制:規則的限制、技戰術的限制、力量速度體能靈活性的限制、比賽心態與場外因素的限制,可為什麼我們說足球場也是自由的舞台?因為為了保證符合體育精神的足球對抗能夠展開,我們制定並不斷修改足球的規則與戰術,現代足球以規則為自己立法。

在草坪上任意奔跑,肆意爭搶一個皮球的一群小男孩就像人類精神的原始狀態,分成兩隊展開對抗或許是他們之間訂立的最早的「契約」,在此基礎上團隊合作成為可能,「自然自由」開始向「契約自由」轉變;足球的才華不再局限於一個人帶球過完所有的搶球者,而增添了精妙的傳球,相互配合的防守等競技足球的基本元素。渴求勝利的競爭性與自由展現的藝術性這一對「隱形的手」推動現代足球發展出千變萬化的戰術與風格,各異的足球風格融入世界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加上全球化時代的不斷推進,給我們帶來的便是或許激起了人類歷史上最廣泛激情的盛會——世界盃。

但僅僅這樣理解世界盃的形成就遮蔽了另一決定性的因素——資本對於全球文化的塑造作用;如果說設立現代奧運會是和平年代國際競爭的延續,那麼競技足球與世界盃就是資本力量為現代人建立起的崇拜。在十九、二十世紀,資本竭盡式地掌控現代實證科學,全力推動第二產業生產製造的不斷擴展,以實現其自我增值;而如今全球跨國資本進一步具有了全球文化上的壟斷,作為第三產業的娛樂業與體育業通過精心設計的傳播方式輕鬆地擊潰了地域性傳統的文化審美,世界盃成為了全球性的「崇拜」。

我們不可否認,觀眾在世界盃中能夠被引起與釋放的激情,絕非傳統地域性的娛樂活動可以相提並論,而是接近於一種狂熱的信仰,且不會輕易被「祛魅」。足球不應該是社會底層流氓滋生是非的工具,但也不可能成為金碧輝煌的音樂廳中的歌劇,因為觀看足球就始終包含著被壓制激情的爆發。也許像柏拉圖要放逐詩歌一樣,純粹的「rational being」與足球是不相容的,但是,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我們用「反理性」為形式理性帶來的荒誕「解毒」。

懂球帝小男孩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是一個標準的「偽球迷」,因為我大部分時候看比賽沒有明確的偏向性,一場比賽九十分鐘反覆變卦,而且還要「養生看球」,自上屆歐洲杯以來從未半夜看球,永遠是早上醒來看回放(今晚我大概也計劃如此)。其實原因大略如此:年輕的我固然不可能不受到進球瞬間激情釋放的吸引,但是踢球多年(雖然似乎大學以來越踢越爛)的我,一般會更多關注比賽中雙方技戰術的較量,欣賞不同足球風格的碰撞。

本屆俄羅斯世界盃使我失望之處主要在於三十二支球隊技戰術方面明顯的「趨同化」、「功利化」傾向。傳統上我們習慣於很輕鬆地用一個四字短語去概括一個足球強國相對穩定的足球風格:「全攻全守」之於荷蘭,「三線分明」之於德國,「長傳沖吊」之於英格蘭,「地面傳控」至於西班牙,「鏈式防守」之於義大利,「水銀瀉地進攻」之於巴西,球風不僅是足球場上技戰術的傳承,更融入了地域民族的性格。但本屆世界盃這樣的傳統很大程度上丟失了:以拜仁打法為基礎而出現的「西班牙化」的德意志戰車,臨時上任的耶羅帶來的只會橫傳的西班牙,還有無數面對強隊堅持門前大巴戰術的相對弱國。純粹形式上地堅持傳統球風打法固然是無法在世界盃上取得成績的,但是功利急躁地按照流行的打法設計戰術,而不思考陣容中球員與本國傳統球員之間的異同,則是另一種盲目,德國主教練勒夫在本屆世界盃強加給這支隊伍的「三點五後衛、偽中鋒、邊翼衛大幅度助攻」等流行的足球戰術使其成為了「不合實際的改革者」,也讓德國遭遇了本屆世界盃最大的冷門。即便一隻球隊功利地僅僅為勝利而戰,那麼純粹功利地戰術安排也未必是最有效的選擇;德尚帶領這隻法國隊堅持防守反擊有其功利性的一面,但這種「功利」更多是將陣中大量大牌天才球員的整合在一起的合理方式。

本屆世界盃在半決賽之前就成為了歐洲杯,很多人感嘆這是歐洲的「金元」足球對於南美自由足球的欺凌;固然博斯曼法案出台的二十餘年來,豪門俱樂部以龐大的資金背景對於世界足球越來越具有壟斷地位,但是完全將南美球隊本屆世界盃平庸的表現歸結於此卻不夠全面。我認為更直接的原因在於南美足球在戰術尤其是戰術的執行力上本屆杯賽與歐洲球隊顯現出了巨大的差距:過度的球星依賴,臨場調整戰術執行效率的低下,打法缺乏變化。相較之四強的球隊:法國、比利時、克羅埃西亞、英格蘭,則可以稱得上是本屆杯賽戰術執行能力最強的四支球隊。

由於時間原因,下面簡單羅列一點今晚在技戰術方面我預期的看點:

1.克羅埃西亞是否能從體能透支中恢復?本屆杯賽德尚在小組賽末輪給球隊安排過較大規模的輪休,且目前三場淘汰賽均是九十分鐘內相對輕鬆地解決了戰鬥,年輕的法國隊應該在體能上沒有問題;但是克羅埃西亞方面,球員年齡普遍大於法國,三場淘汰賽均踢滿了一百二十分鐘,半決賽後少休息一天,更重要的是魔笛、拉基第奇等主力球員已經明顯出現了被過度使用的傾向。克羅埃西亞全隊高昂的鬥志對於球員體能,在這種節點上,究竟是一個正因素還是負因素還留待比賽檢驗。

2.建立在體能基礎上戰術設計。近三輪淘汰賽德尚均給法國安排了務實的快速防守反擊策略,充分發揮博格巴、格列茲曼、姆巴配在反擊中的個人能力,在比賽的開場均沒有冒然出擊;與之相對的是克羅埃西亞淘汰賽以來習慣於利用中場核心球員的控制力堅持傳統足球的傳統壓制打法。如果兩隊都延續之前的戰術思路,那麼開場誰先進球就可能具有決定性作用:若克羅埃西亞強勢進攻率先進球便可以打破法國既定的戰術安排,使法國對被迫放棄防守反擊;若法國能夠先抓住克羅埃西亞壓迫進攻的身後空間取得進球,就可以讓比賽進入自己預設的防守反擊節奏。

3.頂級中場的對決:博格巴、坎特、馬圖伊迪VS莫德里奇、拉基第奇、布羅佐維奇/克拉馬里奇。今天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中場將正面對決,法國三中場側重反擊的速度與防守中的攔截,克羅埃西亞則有兩位控球大師。坎特究竟是正面防守莫德里奇(如對陣阿根廷一對一專防梅西)還是選擇區域補位攔截(如對陣比利時防守阿扎爾、德布勞內),或許又一次會成為決定比賽走勢的關鍵防守先生。另外我自己很期待瓦拉內的表現,本屆世界盃目前為止瓦拉內在中衛位置上選位、搶斷、攔截等每個方面都表現出了讓人驚嘆的超出其年齡的成熟,是我心中的本屆杯賽的最有價值球員。

歡迎關注Metaphysics2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etaphysics21 的精彩文章:

TAG:Metaphysics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