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去「精神病」院?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你」去「精神病」院?

今天下午我去合肥四院複診,站在烈日下拍了一張醫院門診大樓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赫然的幾個紅色大字「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以前就叫合肥市精神病醫院。感慨道「如果人們對於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和對待身體生理健康態度一樣的話,我想就不會有那麼多被抑鬱症困住而對生命過多損耗的人了吧。

這點社會集體意識對於抑鬱症不可言狀的羞恥感真是大大的助推啊。再加上患者本人的思維牢籠也進一步將自我囚禁無法動彈,任由自己被抑鬱這頭怪獸給吞噬。但不管怎樣你依然有對自我負責和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沒有人可以決定你的生活,除非你自己。」

在公號的開篇,就提到「真正悲慘的,從來都不是那些治療又複發的人,而是那些受抑鬱症折磨,受輿論左右,不知所措又羞於邁進醫院的人們。只要你去治療,你就走在變好的路上。」

今天就來談談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人們前往精神科醫院的腳步?

1、錯誤的認知,更多的是對精神類藥物的錯誤認知。

經常聽到有人說,吃藥不好,會產生藥物依賴,葯一停又會反覆,總不能吃藥一輩子吧?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在2015年底第一次去了綜合醫院看了精神科,吃了一段時間的抗抑鬱葯後擅自停葯了,為此我認為我也付出了更多的代價,短時間內抑鬱又再次複發。那吃藥抑鬱就不會複發了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自從規律吃藥到現在,沒有複發過,而且感覺是越來越好,當然不完全都是藥物的作用,和我自身的心態調整和實修也有很大關係。畢竟心病還是心藥醫嘛。

所以,你可能會問我那要吃一輩子葯啊?我想說,如果讓我在痛苦地多活30年和快樂的只活10年之間做個選擇,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後者!因為抑鬱發作時真的是太TM痛苦了,那種瀰漫的持續的被吞噬感讓你不見一絲光明,不知道痛苦何時能結束,所以大多數人會想到死,是為了結束這深不見底遙遙無期的痛苦!我那時候就想著,死我都不怕了,還怕去醫院啊,還怕吃藥啊,吃藥肯定會有效果啊,就算有副作用,但是就跟安眠藥一樣,吃了葯你能睡著,不吃藥睡不著,你因為擔心安眠藥的副作用而選擇不吃藥,但是你知道嗎,失眠的副作用又有多大嗎?

再來說說思維層面的錯誤認知。你怎麼看待抑鬱症?當抑鬱來敲門的時候,你會怎麼想,怎麼做?詳見下文。

2、恐懼感

3、羞恥感

4、受苦更簡單

5、扭曲的存在感

6、執念

對抑鬱症名詞的執念,對戰勝抑鬱症的執念……抑鬱症≠精神病!

抑鬱症,它只是一個名字,起了個名字方便人們去研究和康復。抑鬱症後面的人,這個活生生的人才是最最重要的,是高於任何名字的,就像你的名字只是你的一個符號,它是你,又不是你!無需過分在意並糾結!任何人、任何名字都無法定義你,你高於任何被定義的東西!

《心理諮詢師》的教材第四章,「變態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知識」,這樣寫:

正常心理活動和異常心理活動之間,有互相轉化的可能性,這在人群中會永遠並存。由於相當多的精神障礙,目前尚不能找到器質性損害的證據,只能暫時將它們稱為腦的功能性障礙。在《國際疾病分類》中已經放棄精神病一詞,只保留精神病性作為描述之用。精神病性也只用於描述存在下述癥狀的情況:幻覺、妄想,顯著的興奮和活動過多,並且由於抑鬱或焦慮引起的嚴重而持久的社會性萎縮,顯著的精神運動性遲滯,緊張症性行為。

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

心理異常:……簡單點來說就是精神病吧。

輕型抑鬱症、無精神病性癥狀抑鬱症都是屬於心理不健康的範疇,也就是屬於心理正常的範疇,而精神病性癥狀的抑鬱症才是精神病。

而且你去診斷的話,一般醫生都不會直接確診你就是抑鬱症,一般都會寫抑鬱狀態,情緒障礙伴有抑鬱……

所以,抑鬱症真的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去醫院也並不意味著你就是不正常的人,放下任何的執念吧,就當它是個慢性病而已,是的,我有慢性病,怎麼了?有時會像哮喘一樣會時不時的爆發,我要做的就是學會在它的陪伴下生活,找到自己的節奏,學會在它發作時照顧好自己,我依然可以選擇享受生活,我依然可以做點什麼讓自己變的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抑鬱共處 的精彩文章:

你害怕衝突嗎?

TAG:和抑鬱共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