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說讀書三境界

說說讀書三境界

雖然是說讀書三境界,但受我本人見識所限,也就只能談談讀書的前兩個境界了。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昨夜西風凋碧樹」,一派凌亂蕭索。

讀書是件苦差事。所謂讀書使人快樂,說的是第三境界的事。

初學之人,拿起書本,誰又不是經歷了一番苦痛折磨呢?打開封頁,密密麻麻滿是文字,看得人腦暈目眩,竟無力去細想書中所講內容,無法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更不論去研究書的架構、妙筆所現以及比對分析而深究書的縱橫對錯了。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一派孤絕高遠。

讀書是件孤獨的事。所謂得一二友,坐而論道,不覺達旦,那說的也是第三境界,還要看能不能遇到這「一二友」。

讀書的苦,並不只是耗心耗腦,更是無法言說的孤獨。不知要經歷多少次晨起坐讀,也不知要經歷多少次挑燈夜讀,更不知要經歷多少次孤思冥想,才能得讀書的真味。更不要說每天捧書痴讀,不為名利,不為炫耀,純是找一份閱讀的快感和審美的需求,又能得幾人理解呢?

既然提到快感,說明我們馬上就要進入第二境界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每當看到這句詞,我總會想,讀書有什麼魔力,竟使人如墜愛河般的陶醉其中。

但讀書就是有這樣的魔力。

讀完《活著》,有誰不為福貴一生的經歷而感嘆,不為他未來的人生憂慮?

讀完《如何學習》,有誰不被那些驚艷的心理學實驗所觸動,不為學到了一份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倍感振奮?

讀完《未來簡史》,有誰不被作者的博學所折服,不為如此廣大清奇而有理有據的「腦洞」震撼?

每讀一本書,就是打開一扇門,門內風光無限。

如此無限風光,足夠讓我們衣帶漸寬了吧,足夠我們為伊憔悴了吧!

前面說了,本人見識有限,往驕傲里說,也只剛跨入第二境界,離第三境界還遠得很。

然而身未能至,心嚮往之。也許所謂的書越讀越薄,越讀越能打破學科壁壘、最終融會貫通,越讀越能夠返璞歸真,這些大家們的體驗,說的就是第三境界吧。

我還想依照自己的讀書經歷,說說讀書的幾個誤區。

除了學習教輔,讀書最好不要存功利之心。有人會問,不都說知識改變命運嗎?不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嗎?通過讀書求取名利,沒什麼錯。

確實沒錯,但把書和功利直接聯通,未免冒失。

讀書的作用,在於提升自身,書讀完了,不去用心消化,那讀書的效用自然流於表面,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讀了很多書,生活卻依然沒什麼改變的原因。

提升了自己,再用這個自己去改變生活,這才是基本步驟。

讀書,最好也不要存炫耀之心。我有一個識人標準,愛炫耀的人,他所炫耀的一定是他沒有徹底搞明白的。

炫富的人,一般都是沒有理解金錢意義的人。

同樣的,炫耀讀書的人,一般都是書還沒有讀明白的人。

書讀到一定境界,會有這樣的感覺:知識竟如此繁雜多樣,一件物品,總會「橫看成嶺側成峰」;一件事情,總能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意義。

於是,我越來越沒有自信,輕易不敢下斷語,因為世界太複雜,以我輩的水平,豈能隨便發表意見。

總之,讀書這件事是需要沉澱的,沉澱感越強烈,於己越有益。

既然是沉澱,自然就會有慢、穩、無聲無息、扎紮實實的氣息了。

願大家在讀書的路上,更加進益,以文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看劇讀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看看劇讀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