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IJCAI 2018所有獎項出爐:AlphaGo獲獎,中國研究成果佔據半壁江山

IJCAI 2018所有獎項出爐:AlphaGo獲獎,中國研究成果佔據半壁江山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

2018 年 7 月 13 - 19 日,備受關注的 AI 頂級國際會議 IJCAI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升溫,本次大會的規模也創了新高。據統計,IJCAI 2018 總投稿量為 3470 篇(相比去年增加了 37%),最終錄取了 710 篇,錄取率約為 20.5%。在七篇傑出論文中,華人學者的研究佔據四席。

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為本屆 IJCAI 貢獻了主要力量。據大會官方統計,今年的接收論文中,46%的論文包含來自中國的通訊作者,57%的論文來自亞洲。另外,本次大會註冊參會的人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 2500 人。

接收論文

IJCAI 2018 公布了接收論文的統計分析結果,接收論文:710 篇(21%),其中 58 篇有輕微修改。

根據通訊作者所在地區劃分:

中國 325 篇(46%)

歐盟 129 篇(英國 37 篇,法國 22 篇,義大利 18 篇,德國 15 篇,澳大利亞 12 篇)

美國 122 篇

新加坡 26 篇

澳大利亞 23 篇

其他國家和地區 84 篇(日本 17 篇,以色列 13 篇,香港 12 篇,印度 10 篇,加拿大 10 篇)

今年 IJCAI 大會的主題是「人工智慧的進化圖景(The Evolution of the Contours of AI)」,旨在鼓勵人們圍繞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討論。

今天是 IJCAI 2018 主要活動正式開始的第一天,在上午的 Opening 中,大會公布了傑出論文(Distinguished Paper)。與往屆不同,今年的 IJCAI 大會未頒發「最佳論文」、「最佳學生論文」等獎項,而是一連放出了 7 篇傑出論文。來自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的研究榜上有名。

SentiGAN: Generating Sentimental Texts via Mixture Adversarial Networks

作者:Ke Wang、萬小軍

研究機構:北京大學

論文地址:https://www.ijcai.org/proceedings/2018/0618.pdf

Reasoning about Consensus when Opinions Diffuse through Majority Dynamics

作者:Vincenzo Auletta、Diodato Ferraioli、Gianluigi Greco

研究機構:薩勒諾大學、卡拉布里亞大學

論文地址:https://www.ijcai.org/proceedings/2018/0007.pdf

R-SVM+: Robust Learning with Privileged Information

作者:Xue Li、Bo Du、Chang Xu、Yipeng Zhang、 Lefei Zhang、陶大程

研究機構:武漢大學、悉尼大學

論文地址:https://www.ijcai.org/proceedings/2018/0334.pdf

From Conjunctive Queries to Instance Queries in Ontology-Mediated Querying

作者:Cristina Feier、Carsten Lutz、Frank Wolter

研究機構:不來梅大學、利物浦大學

論文地址:https://www.ijcai.org/proceedings/2018/0250.pdf

What Game are We Playing? End-to-end Learning in Normal and Extensive from Games

作者:C. K. Ling、J. Z. Kolter、方飛

研究機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

論文地址:https://www.ijcai.org/proceedings/2018/0055.pdf

Commonsense Knowledge Aware Conversation Generation with Graph Attention

作者:Hao Zhou、Tom Young、Minlie Huang、Haizhou Zhao、Jingfang Xu、朱小燕

研究機構:清華大學、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

論文地址:http://coai.cs.tsinghua.edu.cn/hml/media/files/2018_commonsense_ZhouHao_3_TYVQ7Iq.pdf

A Degeneracy Framework for Graph Similarity

作者:Giannis Nikolentzos、Polykarpos Meladianos、Stratis Limnios、Michalis Vazirgiannis

研究機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雅典經濟與商業大學

論文地址:https://www.lix.polytechnique.fr/~nikolentzos/files/nikolentzos_ijcai18

除了傑出論文,大會還同時公布了其他各獎項的獲得者。

IJCAI 首個馬文·明斯基獎章

今年的 IJCAI 還頒發了首個以人工智慧領域創始人之一馬文·明斯基命名的 Marvin Minsky Medal,獎勵具有超越 AI 領域本身影響力的研究成果。該獎的首個獲獎團隊不出所料是谷歌 DeepMind AlphaGo 團隊。香港科技大學楊強教授在現場向該團隊的 Dave Silver 頒發了該獎章。

IJCAI-JAIR 獎

本獎項頒發給過去五年來發表在 JAIR 上的傑出論文,主要的評判標準是論文的重要性和論文展示的質量。今年獲得 IJCAI-JAIR 獎的論文是《Framing Image Description as a Ranking Task: Data, Models and Evaluation Metrics》,論文的優點在於:對圖像說明問題的全面性的經驗處理,並對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產生了持久的影響;清晰地展示了精心設計的基準數據集和計算實驗的價值;人工智慧領域的高質量和高影響力實證研究的傑出範例。

卓越研究獎(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卓越研究獎授予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始終保持高質量研究並取得實質性成果的科學家。此榮譽的獲得者是人工智慧領域最傑出的科學家群體,其中包括 Geoffrey Hinton(2005)和 Michael I. Jordan(2016)。2018 年 IJCAI 的卓越研究獎授予了 UC Berkeley EECS 教授 Jitrenda Malik,他因對計算機視覺基礎研究進步的貢獻而獲獎。

計算機與思想獎(Computers and Thought Award)

IJCAI 的「計算機與思想獎」授予傑出的人工智慧青年科學家,Stuart Russell(1995)和吳恩達(2009)等人曾獲此殊榮。2018 年計算機與思想獎獲得者為 Stefano Ermon,他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斯坦福大學 Woods 環境研究所的 Fellow。大會認為 Ermon 教授在概率推理、機器學習和決策方面的基礎工作受到了人們的認可,並在社會影響廣泛的領域上推動了多個新的應用。

John McCarthy 獎

IJCAI 的「John McCarthy 獎」旨在表彰處於職業中期的研究人員,通常在獲得博士學位後 15-25 年。該獎項的獲得者需要為其所在領域的研究進程做出過重大貢獻,並已做出過具有一流影響力的研究成果。該獎名稱來自於著名人工智慧學者 John McCarthy。2018 年 John McCarthy 獎的獲獎者是南加州大學教授 Milind Tambe。

人工智慧(AIJ) 獎

AIJ 經典論文獎頒發給至少 15 年前發布在 AI Journal 上極具影響力的重要論文。AIJ 突出論文獎頒發給在 AI Journal 上發布不超過 7 年但極具影響力的論文。2018 年,AIJ 經典論文獎獲獎論文為 1995 年發表的《On the acceptability of arguments and its fundamental role in nonmonotonic reasoning, logic programming and n-person games》,AIJ 突出論文獎獲得者為 2012 年發表的《Conflict-driven answer set solv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機器之心往年的報道:

IJCAI 2017 四大論文獎項揭曉:牛津大學獲最佳傑出論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