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大名鼎鼎的蒙汗藥到底是什麼?說出來半數人不信,現代人視若珍寶

古代大名鼎鼎的蒙汗藥到底是什麼?說出來半數人不信,現代人視若珍寶

在不少的武俠劇作品中,蒙汗藥/半步顛/鶴頂紅,都被稱作為居家必備旅行產品。和奪人性命的含笑百步顛與鶴頂紅相比,蒙汗藥樣得委婉得多。

蒙汗藥大多是用在嬌弱娘子的身上,或者說為了方便自己辦事,短暫性的麻痹對方,在《水滸傳》中就曾經用過蒙汗藥。

《水滸傳》第十六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中寫道:

楊志見了,喝道:「你們又做甚麼?」眾軍道:「買碗酒吃。」楊志調過朴刀桿便打,罵道:「你們不得洒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眾軍道:「沒事又來鳥亂!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干你甚事?也來打人!」楊志道:「你這村鳥,理會的甚麼!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那挑酒的漢子看著楊志冷笑道:「你這客官好不曉事!早是我不賣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的話來!」

在喝了加了蒙汗藥的酒水以後,整個人被麻暈了,而不是昏迷過去了,因此古代的蒙汗藥和現代的安眠藥還有一定的區別,主要是講究一個字麻,讓人動彈不得。

而在《水滸傳》中,武松之所以一眼就看出這酒水裡面加了蒙汗藥,主要是因為加進酒裡面以後顏色不對勁,而且還有一定的味道。由此,可以大膽的揣測,蒙汗藥一定大量的使用了花椒。在古代社會時期,人們的外傷疼痛,也曾經有過浸泡花椒水止痛的例子。

明朝時期一個叫做桑沖的採花大盜,在十年時間內采了良家婦女一百多人,官府還專門為其開了一個卷宗。在桑沖的案件中,就講到過蒙汗藥這個詞兒。

值得一提的是,桑沖雖然說姦汙了這些婦女,但是他大多數,不是是採用強硬的手段,而是先是男扮女裝,和這些婦女打好關係,趁機進入她們的閨房後再實施。蒙汗藥只是一個輔助產品而已。

華佗最先發明的麻醉散,就是蒙汗藥的前身,但最開始的時候,這種技術只有在華佗的手裡掌握。後來麻沸散的藥方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製成了蒙汗藥的前身。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變遷,蒙汗藥越來越規範化,逐漸成了無色無味無刺激性的藥品。只要人一呼吸到這個東西,或者是一入口,身體立馬會被麻痹,全身酸軟無力。

參考資料:《後漢書·華佗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說紛紜 的精彩文章:

乾隆香妃真實模樣如何?郎世寧早就泄露了天機,依舊那麼迷人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了一個水妖,被大禹鎖了500年,是孫悟空嗎?

TAG:史說紛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