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trobist熱靴魔法

Strobist熱靴魔法

David Hobby,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他是將光線用到極致的人。

喜歡攝影的人沒有幾個不知道Strobist(閃卓博識),這個流派以閃光燈作為創作工具,David Hobby就以其獨特的攝影技巧,將Stobist的技藝發揚光大,攝影的新理念在全世界生根發芽。

Joe McNally, 世界頂級攝影大師,超極限使用小型閃光燈的創作大師,Strobist精神的領袖之一。

還有Lindsay Silverman,玩閃光燈的技術天才…… 而這份名單沒有結尾。

熱靴,只是相機上的一個簡單的機械構件——俗稱燕尾槽,用做擴展取景器或外部閃光燈的介面,漸漸地,閃客,熱靴黨成為了他們的標籤。

視覺藝術的詩篇,那是光線的感覺,而不僅僅是數字影像。光線,是一門語言,可以驚聲尖叫,也可以低聲細語;可以像一個推銷員那樣娓娓道來,也可以像集市裡的小販一樣聲嘶力竭......

熱靴筆記

熱靴黨最愛的是光圈優先,而不是快門速度。因為有閃光的存在,1/15或1/30秒都不必畏懼。

光圈優先給攝影構思帶來了一個附加的好處:只需設計合適的景深——景深正好是通過光圈來控制的。至於曝光嘛,就全部交給閃光燈好了。

▲ 使用熱靴閃光,讓我們回歸用景深來思考影像

熱靴黨也偶爾使用手動模式,比如太過黑暗的情境下,快門給出的曝光時間會很長。使用手動模式的一個潛台詞就是「不相信相機」或者更具體地說「不相信相機的測光」。

坐著改裝過的法拉利跑車,卻像老太太禮拜天去教堂一樣慢悠悠地開車。何必呢?享受一下科技吧!帶這傢伙出去來幾個甩尾,看看它的能耐。

搞定測光,只要一個「矩陣測光」就夠了,個人喜好而已,矩陣測光讓人能夠更好地理解相機如何思考。不過相機里還住著另外兩個傢伙: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和點測光,它們各有各的脾氣和秉性。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適合拍攝在乎前景,不在乎背景的情況下,讓相機集中注意力在畫面中央。點測光則通常用於極端的場景下:舞台或戲劇。讓相機把關注點放在及其微小的關鍵部分,並和對焦點聯動。

▲ 典型的三種測光方法

自動相機任何測光過程都是計算機程序控制的,總會有出錯的時候,而它背後的攝影師才是把控一切的造物主,攝影師依靠直覺,經驗,和屏幕反饋對自動程序做出二次修正,這時候,快門邊上的曝光補償鍵就隨時等待攝影師的召喚。在快速變化的場景里,眼睛離開取景器不是一個好主意,只要轉動撥輪,瞬息的變化都在取景器里流轉。

▲「白加黑減」是曝光補償的第一天條,拇指或者中指輕輕一撥,就可以迅速得到任何曝光組合

曝光補償幫助攝影師建立起了對光線的微妙感覺,雙眼決定了需要微小改變的曝光量,而不必大費周章地嘗試各種快門組合。

老式機械膠片相機上,為了得到暗一點的曝光,我們只需撥弄鏡頭上的光圈環。可如今我們卻生活在全自動的天堂里:光圈和曝光補償實現了電子聯動,攝影師嘗試改變曝光的行為都被程序快速地化解了。唯有曝光補償——這個富有戰略性意義的按鈕,讓攝影師保留了駕馭光影的快感,而不是跟在相機的測光表後面亦步亦趨。

▲ 曝光補償功能觸手可及

在Photoshop的世界裡,自動色階跟曝光補償一樣,做著同樣的事情,然而那會毀了整張照片,就好像把一件藝術品扔進了切削機。這代表了對於審美的妥協,任何一個認真對待Photoshop的人都不會那樣去做。

▲ 創建一個圖層然後拖動曲線,或者來個絢麗的操作——圖層「正片疊底」或「濾色」

只要擁有了曝光補償,你就可以像相機一樣思考,明白相機看到了什麼:明亮的背景往往會讓前景的主題發暗,當你在冰天雪地里拍攝一座黑色的教堂,矩陣測光就會不知所措地讓畫面過度曝光,你要做的只是增加一些曝光補償,讓牆面的的細節絲絲入扣。機器總是富有效率,卻缺乏對於細節的理解和藝術的思考,而這正是曝光補償的意義。

對於熱靴黨來說,它們還有一件利器:閃光補償,即閃光燈的曝光補償。相機的曝光補償針對畫面做出了整體的調整,是全局性的。閃光補償則只會調整閃光燈照射範圍內的曝光。有了這套組合拳,好戲才剛剛開始。

▲ 閃光補償只改善前景主體的曝光

熱靴黨武器庫里彈藥充足,下一個重量級的大殺器是後簾同步。實際就是讓閃光燈在鏡頭曝光結束時才觸發。閃光燈的觸發是火石光電的一瞬,爆發出巨大的能量,閃光的光線可以在1/1000秒內充滿整個畫面,甚至能夠輕易地壓制太陽的光芒使之黯然失色。

鏡頭的曝光在昏暗的場景下可能會長達1/15秒,相比閃光來說簡直就是龜速。而這就是攝影的魅力:環境的光線通過鏡頭曝光慢慢地「燒」錄在照片上,閃光燈的光線經過物體的反射在一瞬間「閃」錄在照片上,這被叫做「閃燒結合」。

▲來自Joe McNally,「閃燒結合」的傑作

後簾同步下,我們先慢慢地「燒」環境光,讓主體的虛影映入照片的畫面,然後——「嘭」的一聲——用閃光的強光點亮主體,虛影恰如其分地被平鋪在定格的主體影像之下,於是一切都符合邏輯了:主體富有力量,方向感,引人注目,此前一瞬間的拖影緊隨其後,就像航行的船隻泛起的漣漪。

▲ 相比之下,前簾同步模式(閃光在曝光開始時觸發)就很反邏輯,看似「時光倒流」了

熱靴黨是拒絕使用防紅眼閃光模式的:也許就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向主席台投擲了一隻皮鞋,就在閃光燈預閃的一瞬間,發生了很多事情:保安衝進來,該送警察局的送警察局,該送醫院的送醫院,只有你還乖乖的站在那——繼續「噗噗噗」——等著現場所有人的瞳孔適應閃光,這幅圖景非常的違和。

至於其它創作的細節嘛,不必耗費腦力,最基礎的邏輯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感光度,從ISO 200開始,原因很簡單,畫質優先。高級相機上的ISO 6400也可以是美妙的體驗,但不會因為有這個功能而刻意使用它:只要用盡全力拿穩相機,用一點點運氣去交換畫質是值得的。

自動白平衡,可以完全交給現代的相機,無需過多干預,機器比人要出色得多。

色彩空間,設置為色域最寬闊的 Adobe RGB吧。

RAW格式,這種格式的作品相當保值。

然而,熱靴黨視角下的創作過程,相機本身並非最有趣的部分,閃光系統才是重頭戲。

光線魔法

光線是難以捉摸的魔法,他一會在這,一會在那,突然之間卻又不見了。當你打開相機背包,取出合適的鏡頭,透過取景器再看的時候,它已經消失了。也許,我們可以用閃光燈來補救。

攝影師說到光線,往往要涉獵一大堆抽象的概念:一方面是曝光:光圈值,快門速度,感光度;一方面是閃光,環境光,現場光的平衡;此外還有光的色彩,方向和質感。光線是神秘的,它總是善於保守秘密。

閃光燈站在相機頂端,或者通過電纜與相機相連,或者通過空氣中的「摩爾斯電碼」(無線電波)與相機翩翩起舞。閃光燈也有自己按鈕,轉盤和一系列控制方式。這會出現一些列的代碼,縮寫,標誌。一切看起來就像是數學題,一旦做對了,結果就充滿了詩意。

在某些機器上,閃光過程可以在1/8000秒內完成,神聖的閃光和蝙蝠俠一樣快!這就是高速同步模式。閃光是以脈衝的形式迸發出來的,也就是說,能量被拆分開傳輸,就像是水滴連續滴下打在石板上,小撮光線分批穿過快門的葉片累積成閃光效果。

最終,我們得到了神奇的效果:哪怕正午時分拍攝的太陽,居然在畫面里欠曝了!和烈日比拼亮度,我們實現了一場全壘打。

▲閃光脈衝火力全開,壓制烈日

我們還可以建立起一支閃光燈小分隊,遙控它們協同工作。設置一個閃光燈做它們的隊長,隊長通過光線的預閃發出信號,讓隊員們也進行預閃反饋它們的待命狀態,從而得知隊員們的就緒情況。隨後,相機發送一些列複雜的指令——A組,+2擋輸出;B組:-1擋輸出;C組,手動模式全功率輸出。

這種溝通和聯繫不斷進行,主閃光燈就像球場上的控球後衛組織進攻,直至最終上籃得分。

▲盡情地用雙燈甚至多燈發揮創意吧,樂趣沒有上限

如果你想驅散照片里的一切黑暗,那就用平衡閃光(BL)吧,這意味著相機處於一種平衡模式:讓前景和背景曝光相近。相機的矩陣測光程序會參照資料庫里上萬種典型場景自動給出理想的曝光值。照片里如果有顯著的黑暗,它就會命令閃光燈「使用光幕炸彈!消滅黑暗!」額外的光亮就會迸發出來,就好像核彈危機的世界末日一樣。

▲平衡用光,一切交給相機去處理

不過高反差的場景里,千萬別用BL,這時應該採用標準的TTL模式(通過鏡頭測光),配合中央重點平均測光甚至點測光。 TTL模式下,閃光燈不會獨立思考,相機成為了神經中樞,對構圖的曝光進行整體地決策。相機命令所有的遙控閃光齊心協力,沒有一個掉鏈子的(報告長官,C組有閃光燈叛變,建議人道毀滅!)。

▲TTL模式下,黑暗就是黑暗,要讓黑暗保持原樣,有必要的時候還要加入負的曝光補償。

在最棘手的情況下,比如明亮的房間里,逆光站立的模特佇立斜在陰影里,她的太陽穴上有些漂亮的光暈,為了照亮面部,我們搬出了閃光燈,但又不能「閃」得太過分,那會讓環境的光線失去微妙的自然效果,我們要找到的就是針眼那麼大的準確曝光。

熱靴黨的思考就此開始,我們需要相對比較暗的背景,那好,加入-2的曝光補償,現在背景的曝光完美了。可是我們的主角已經變成了剪影,太陽穴上的光暈也消失不見了——要想背景暗下去,我們就得跟高光說吻別了。

於是,我們搬出閃光燈來填充光亮——這回我們能看到模特的臉了,但還是有點暗,我們想到,相機現在是-2的曝光補償,我們可以在閃光燈上微調找回一些光亮只作用到模特身上,而不必破壞整體的背景自然光線——這就是閃光補償發揮作用的時刻。只要加一點點閃光補償,比如+0.7,完美照片就誕生了。

▲ 閃光與自然光的完美融合

可是太陽穴上的光暈怎麼找回來呢?拿來第二隻閃光燈遠程遙控吧,調整它的色彩,方向,和質感,模擬那部分丟失的高光。

閃光燈是如何構建出我們想要的光線感覺呢?想要光線質感柔和?我們有柔光罩,雷達罩,80/20分光罩……

想要迷人的色彩?我們有燈頭濾色片。隨身攜帶,不佔空間。

想要光線方向集中?熱靴黨多思考了一下,說:用黑科技吧,閃光燈頭變焦!燈頭焦距可以和相機鏡頭焦距一塊聯動,完美統一,長焦距下的閃光衝擊力非常強,有一種陽光般的質感,讓人著迷。

相機與閃光燈之間的互動,發展到今天已經變得越來越精彩。應對過去最富挑戰力的場景,如今的成功率已經顯著提升。光和電的完美結合,得以讓我們馴服最難以拍攝的畫面。只要手掌大小的閃光燈,我們就能夠模擬出任意形質的光線,無往而不勝,一切只取決於想像力。

閑話少敘,讓我們來看大師作品吧。

▲「一片樣紅濾光片就能把問題解決,從陰影到高光到膚色」

Joe McNally

▲ 「喬,你想讓我扮演耶穌還是摩西?」

Joe McNally

▲ 蕾絲閃光

Joe McNally

▲ 「燈的變焦增加了光線的衝擊力和陰影的深度」

Joe McNally

▲「閃光不是非得照人」

Joe McNally

▲ 「可能有38度,當然,我們,就在游泳池邊上」

Kevin Mullins

▲ 最美的婚禮

Chris Bottrell

▲ 「Put all Pieces Together」

Dean Bradshaw

▲ 「無需花費大量的金錢就能拍出好照片」

David Goodier

最後奉上我實踐Stobist的一點心得體會

▲ 「一台傻瓜相機,一個閃光燈,加上80/20分光板就夠用了」

▲ 「極度狹小的封閉空間照樣拍得下幾十人,只需2台遙控閃光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erendipityCamp 的精彩文章:

科學,是沒有恆常邏輯的實踐——漫談歸納·演繹·溯因三大方法論

TAG:SerendipityCa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