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明日入伏,最重要的40天怎麼灸?艾灸調理三步走!

明日入伏,最重要的40天怎麼灸?艾灸調理三步走!

眨眼,今天是伏前灸的第10天了。明日入伏,由此我們將正式打響伏中灸的戰役。也就是說,接下來的40天,是冬病夏治效果最好的40天,它直接決定了整個三伏灸的效果,也決定了秋冬的健康狀況。所以,已經錯失了伏前灸的灸友們,千萬不能再錯失伏中灸哦。

一、伏中灸,冬病夏治最重要的40天!

明日入伏,我們進入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三伏。那麼,為什麼在這40天艾灸尤為重要呢?

首先,我們從冬病患者的體質來看:冬病患者基本都有體寒、陽虛、脾虛、血瘀的特徵,而艾灸可以祛寒補陽、補氣健脾、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等於為冬病患者量身打造,所以冬病患者必須艾灸。

其次,我們從冬病夏治的角度來看:冬病多為慢性,長期潛伏體內,藥力難以拔除,而三伏階段,氣溫升高,人體陽氣隨之升騰、外發,肌膚腠理開泄,此時調理就容易得多。艾灸的藥性可以輕易滲入穴位經絡,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灶,甚至將之連根拔除,不再複發,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再次,我們從一舉兩得的角度來看:「三伏」中的「伏」指伏邪,即「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暑多夾濕,暑濕滯留體內,就會出現身熱不揚、汗出不暢、四肢睏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濕滯癥狀,到了秋冬,濕與寒相勾結,就會引發各種不適癥狀。因此,錯過三伏灸,意味著體內陳寒未去,又添暑邪。故而,我們應藉助三伏灸,祛寒邪除暑濕,一舉兩得。

二、第1步:初伏驅寒——灸背補陽

冬病多為寒症,所以要想冬病夏治,第一步就是祛除體內寒邪,而要祛除體內寒邪,關鍵在於補陽氣。補陽灸哪裡?多灸背部,養背就是養陽!

我們的身體上,背為陽,腹為陰,背部分布的基本都是陽經。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為「陽經之海」,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之相關。脊柱兩旁是膀胱經,人體的寒氣會直接積存其中,時間長了,寒邪與濕邪相互勾結,再加上那些變了質的體液,相互混雜在一起,就會堵塞整個膀胱經,在後背形成一層厚厚的脂肪。膀胱經上還有各臟腑背俞穴,它們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重要通路。所以,灸好背部,不僅能補陽祛寒,還能調和氣血,調整臟腑功能,讓它們從病理狀態轉至正常的生理狀態,進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初伏灸背以疏通督脈和膀胱經為主,建議艾灸以下主要穴位: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腰陽關穴、心俞穴、膏肓穴。

三、第2步:中伏清養——心脾同補

春、夏、秋、冬分別對應木、火、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要潛伏一段時間,這段「潛伏」的時間被稱為——長夏,長夏屬土。由此,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剋的關係便成了一個圓。所以,入伏不是這麼簡單,它代表著一個季節——長夏的開始。

從中醫五行學說和臟象學說的角度來看,「夏天屬火,與心相應,而心主血脈,又主神志」,同時,「長夏又屬濕,濕易傷脾」。因此,長夏養生的重點在於心脾同補。整個伏中灸有40天,在初伏的10天中,我們完成了補陽的任務,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清養——調養心脾。

1

養心

「暑氣入心」,天氣炎熱時,人的心情也容易煩躁。尤其中老年人對高溫天氣的適應能力本來就比較差,尤其要以寧心安神為要務。具體而言,就是盡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避免過喜、過怒、過恐、過悲、過思等情志的刺激。

養心莫過於灸法。因為艾是一種有靈性的醫草,艾灸過程本身就是身與心對話的過程,艾灸補益五臟,從身心合一的角度而言,心臟是五臟之中受益最大的臟腑。

養心重在疏通兩條經絡——心經和心包經,當然還要對症下藥,比如,心神不寧就養心神、心陽不足就養心陽、心陰不足就養心陰、心血不足就養心血。一般建議取穴如下:養心神——心俞穴、膻中穴、神門穴;養心陽——至陽穴、極泉穴、神門穴;養心陰——大陵穴、太溪穴;養心血——天泉穴、勞宮穴。

2

養脾

夏季,尤其是入伏後,脾胃功能下降,胃液稀釋,消化功能減退,此時進補,難以消化,容易引起腸胃不暢。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補藥多屬性溫熱,夏季進補會引起上火,加上夏季出汗多,代謝快,進補的養分也多會浪費。因此,夏季請謹慎進補,建議清養。

脾主運化,而濕邪最易損傷脾氣。因此,長夏健脾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進食肥膩、刺激、燒烤、油炸之類的食物。此外,冷飲、冰鎮食物也最好不要吃,因為它們直接損傷脾陽。

從艾灸角度來說,夏季養脾重在祛脾濕,一般建議艾灸以下穴位:脾俞穴、陰陵泉穴、足三里穴、豐隆穴。

四、第3步:末伏化瘀——根治婦科

末伏艾灸重在化瘀,這對女性尤為重要。一方面,女屬陰,天生體寒,血遇寒則凝,逐漸成瘀;另一方面,女性夏季著裝偏於暴露,加上愛吃生冷瓜果、冷飲等,血更易因寒而凝,因瘀而滯。

人體之所以有瘀,主要原因就是虛與寒,許多婦科疾病就是由於脾腎陽虛、肝鬱氣滯、痰濕瘀阻等因素,導致寒凝血瘀滯於子宮形成的。比如,痛經等經期問題、「產後風」、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盆腔息肉等。

體內有瘀,意味著經絡堵塞,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進補都沒用,補品只會積滯體內,根本沒有用武之地。因此,對於女人來說,化瘀是健康美麗的先決條件——「瘀在身上是病,瘀在臉上是斑」,就是這個道理。

在中醫外治療法里,最好的化瘀辦法就是艾灸,它可以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祛寒除濕、消腫散結……在初伏和中伏,通過灸背補陽和心脾同補,人體的虛寒之證得到有力緩解,自然而然地,化瘀也就容易多了。對於女性而言,化瘀常用膈俞穴、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復溜穴等。在化瘀散結的同時,艾灸還能從源頭化解容易導致婦科疾病的陰寒之氣,從根改變女性常見的陽虛、血瘀體質,促進盆腔血液循環,改善各種婦科疾病。

註:針對不同的婦科疾病,以及患者的不同體質和癥狀,配穴有所不同。請後台留言諮詢。

在冬病夏治效果最佳的40天里,讓我們抓住天時,遵循以上3個步驟,積極艾灸,消滅冬病,為秋冬健康打下伏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夏季「凍臀」是人體最大的「毒窩」!臀診知健康,灸走婦科,灸出曲線!
三伏艾灸排汗,逼出一身邪氣濕毒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