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文字都代表什麼?
你是知道的,瓷房子博物花費了7億多片古瓷片、數萬件完整瓷器以及數百尊明清瓷貓枕、石獅子和歷代高古石佛造像組成。我們驚嘆瓷美樓奇,驚嘆館長張連志先生的奇思妙想,但您可能沒注意到瓷器上的字或書法。
>>>
它們,又代表著什麼呢?
比如在我們瓷房子,由632個古瓷瓶組成的「平安牆」,許多瓶體上就刻印著文字。
古瓷上的文字分類
有關瓶體上的文字,大概有以下幾種分類
第一種用途,標註瓷器來歷
古瓷器常見款識,以真、草、行、隸、篆多種字體題於器肩、器底、器腹等部位,與造型典雅,紋飾精美,光彩耀目的瓷品相印成趣。
■紀年款。
該款表示瓷器出產的年代。有序數紀年款,如「咸平二年」、「崇禎五年監製」、「大清乾隆四十四年孟春月榖旦」等;有干支紀年款,如「順治丁酉年」、「道光戊戌年制」等;也有隻寫朝代不寫年號的特殊紀年款如「大明年造」、「大清年造」等。
■堂名款。
系以所產窯之堂名署的款,官窯民窯皆用。款名有雅俗之分。雅者如「雅雨堂制」、「掛月山莊」等;俗者如「項記」、「張家窯」、「宋家」等。
■姓氏款。
署著名瓷工的姓氏,如「張南山」即乾隆年間的制瓷名匠。還有如「莫十二」、「查小山制」等款。也有隻署一個姓的一字款,如「張」、「許」、「鄭」等。
■一字款。
除姓氏款里有一字款外,常見的還有隻署一個字的款,如「舍」、「太」、「國」、「利」、「龍」等。有的是堂名款的簡稱,有的是吉祥語簡稱。尤以元代龍泉窯一字款為多。
■吉語款。
系指瓷器上所題的吉祥用語,如「福如東海」、「狀元及第」、「洪福齊天」等,明清瓷品多見。
■數字款。該款為宋代鈞窯特有的款識,從一到十共10種,該於器物底部。陶瓷界一般認為這些數字系宮廷定燒陳設瓷的編號,表示器物的尺寸。編號越小,器物越大。
■LOGO款。瓷器上刻、印、繪製的紋樣或記號,亦稱記號款,就像現在的LOGO一樣。如太極、八卦、靈芝、八寶、雙魚、海螺等。多為民窯所用,明清兩代最為流行。筆者收藏的一個明代青花碗,底心即繪一海螺。
第二種用途:廣告營銷
民間瓷器多為實用型,其商品屬性明顯。既是商品,必然要做推銷。從長沙窯開始,瓷器上就出現了很多畫龍點睛的文字。
此宋代磁州窯詩紋梅瓶上有「酒中曾得道,夢裡遇神仙」的廣告語,放到現在也是不錯的廣告詞。
■古人自我推銷——毫不掩飾的炫耀
就是這些瓷器廣告中,竟然還有一種「王婆式」的直白廣告語。
揚州瓊花觀附近曾出土一件瓷片。胎質粗疏,發色灰暗,砂底,圈足根部兩面斜削平切,有洪武至永樂民窯的特徵。令人稱奇的這塊瓷片裝飾的蘭草右邊書寫了四個字———「此碗多好。」
這樣的廣告,不知消費者能不能領情。
■古人「小聰明」——陶瓷上的詛咒
北京北海附近曾出土過一塊明晚期的瓷片,底款用青花書寫兩行八字:「拿去用者,男盜女娼」。很顯然,這件瓷器是為當時祭奠死人時候用的,具有很明顯的功能性。如此畫個圈圈的「詛咒」裝飾,也使得這件很普通的瓷碗買去後很難被其他人偷去。
■古人宣傳單——陶瓷上的生產廠家
以人名或者廣告語作為品牌的款識在清代中晚期比較多見,有的瓷器在蓋子上會寫上自己商鋪的信息。北京前門地區改造時候,出土過一些小件瓷器的蓋子,上面用青花寫著:「京都前門外大柵欄西頭路北」。它意圖表達的也非常明確。經過考察,這件瓷器上所寫的地方在清代中期應該是一個藥鋪的所在。
■古人品牌意識——陶瓷上的企業文化
南宋到元左右的時期,龍泉窯有些茶盞或者碗中心會出現一些印章款識,「河濱遺範」就是其中款識之一。河濱遺範這個款識,應該是在茶盞或者古代瓷器燒制中最早出現的品牌意識。河就是黃河,范就是做瓷器的模子,「河濱遺範」表明自己的茶盞瓷器是最正宗的,是「名牌」;而「遺範」兩字和今天的「SINCE 1902」、「始於康熙多少年」作用一樣,企業文化放在這裡,焉有欺客道理?
■古人的「使用說明書」——陶瓷上的「心靈雞湯」
耀州窯磁枕舉世聞名,除了那些嬰兒、花卉紋樣的磁枕之外,還有詩文磁枕頭。
這是一首名為《落梅風》的元曲:「愁如醉,悶似痴,悶和愁養成春睡。珠簾任誰休捲起,怕鶯花笑人憔悴。」這樣的磁枕,還給人心靈的慰藉,磁枕的詩詞和花卉,保你睡中夢魂香。
■古人的「人生觀」——陶瓷上的「人生哲學」
江西高安有一隻館藏元青花高足杯,在杯子的裡面寫著:「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意思是人活百年,每天飲酒也不過三萬六千次而已。字體飄灑,好似酒仙最後一筆呵成,浪漫地表達出「人生苦短」的哲學思想。
第三種用途:顯示尊貴的身份和價值
許多瓷器上的文字,也代表著權勢與地位,這樣的寶貝存量極少,彌足珍貴。
關於古代名窯瓷器,歷來有「汝哥官定鈞」的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汝窯瓷器現在全世界總共不到70件,件件都是國寶級的珍品。在這些存世的汝窯瓷器中,更有幾件堪稱絕世之作,它們的標誌就是瓷器上刻有兩個字:奉華。
北宋時期,宋徽宗的寵妃劉貴妃居住的德壽宮配殿名為奉華堂。劉貴妃性好藝術,才色兼備深得徽宗寵愛。史上著名宋瓷、書畫珍品藏於奉華堂,多以奉華堂印鈐之,或以奉華二字刻銘之。
現存汝瓷中的幾件精品,均為奉華款,如「奉華」款紙槌瓶等。
在大英博物館收藏著一件珍珠地「家國永安」瓷枕,在枕頭的正面刻有家國永安文字。在枕頭的兩端分別刻有『元本冶底趙家枕永記』『熙寧四年三月十九日畫』字樣。這隻瓷枕上面有著非常明確的記年,熙寧四年,大致是公元1072年,宋神宗時期。在神宗時期,內憂外患,財政睏乏,神宗皇帝盡全力擺脫政治方面的弊病。也表現出了皇帝本人決心勵精圖治,必將要大有作為的氣概。試圖改變當前民不聊生的情形。以告訴後人,這也是家國永安的歷史背景。
第四種用途:美好的理想與祝福
古瓷上還有許多文字,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理想和追求,以及對社會現實的心態。
瓷瓶文字是怎麼弄上去的?
有一句俗語叫「寧寫牆上掛,不在瓷上畫」,意思是,在瓷上寫與在紙上寫是不同的,瓷上寫的難度大於紙上寫的難度,不是專業者,是很難在瓷器上寫出像樣的文字。故瓷器上的文字比紙上的文字更加稀少與珍貴。同時,瓷片上的文字比紙上的文字更容易保存與流傳。
古時人們在瓷器上留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鋆刻,像清朝時期乾隆帝的題詩,工匠們鋆刻在瓷器上面,這是一種;還有一種就是在瓷器成品上面用低溫釉寫字,然後重新入窯燒造,猶如釉上彩那樣。其他方法在瓷器上面寫字都保存不久。


TAG:瓷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