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新型導彈技術喜獲突破,這顆「螺絲釘」功不可沒!

中國新型導彈技術喜獲突破,這顆「螺絲釘」功不可沒!

原標題:中國新型導彈技術喜獲突破,這顆「螺絲釘」功不可沒!


說起螺絲釘,人們自然會想起雷鋒。雷鋒曾說過:「一個人的作用,對於革命事業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螺絲釘……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在導彈院控制所也有一顆「螺絲釘」——首席專家李友年,他用30年的工作實踐,賦予了「螺絲釘」精神更豐富的內涵。


1985年,李友年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系畢業,在導彈院先後從事自動駕駛儀電路設計、預先1研究、半實物模擬試驗等工作,直到2005年,他的崗位還只是副主任設計師。



在這樣「潛伏」了20年後,2006年,李友年擔任某型號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他帶領技術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控制系統設計任務,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


而憑著深厚的技術功底以及在產品研製中做出的突出貢獻,2009年,李友年成為導彈院控制技術首席專家。

經常接觸螺絲釘的人都知道,螺絲釘的典型特點是「擠」和「鑽」,靠著這兩種精神,螺絲釘從前進一小步,逐步積累為一大步,最終完成了自我的超越。


李友年的「鑽」在導彈院是出了名的,對讀書學習他有著執著的熱情。



已經功成名就的李友年擔任著兩個型號控制系統的主任設計師,還擔任了預研項目的課題負責人,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等待他處理,加上他老父親病重,白天他要在單位忙工作,晚上還要去醫院照顧老人。


工作中,李友年將「航空報國」、「創新超越」理念貫穿始終。某型產品在研製初期暴露出計算機機時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問題,技術人員都在討論如何更換計算機,以儘快完成產品交付任務。李友年經過慎重考慮,提出不更換計算機,採取優化軟體代碼的措施解決問題。


當時大多數人的看法是,軟體機時已完全沒有餘量,後期還存在大量的演算法優化,況且產品前期已得到驗證,演算法技術狀態已固化,如果採取優化代碼措施存在引入新問題的風險。



但李友年堅信自己的判斷,在之後的一個月里,他帶領攻關團隊從軟體庫函數、演算法等代碼進行逐行反覆推敲,將軟體機時降到了國軍標要求的臨界點,之後儘管演算法不斷跌代,但軟體機時始終控制在滿足要求標準的範圍內。


在工作中,李友年這樣的故事還很多;在導彈院,像李友年一樣的人也很多。


同樣一份工作,有人把它看作是一個飯碗,而「李友年們」則把看成是一份事業。為了遠大目標,他們可以風風雨雨數十年而默默無聞,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學習,因為他們堅信自己夢想中的那道彩虹一定會出現,只有自己永不生鏽,才能永葆空空導彈事業常青。


誰也不要攔著小編,小編要給李友年獻花!!!這顆螺絲釘是不是特別厲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八一扒 的精彩文章:

恢復安225生產絕非易事,算上運20中國空軍還有一個斷檔空白
巴鐵這怎麼啦?為研發五代機,拉上啥也不懂的國家,殲31遭拋棄

TAG:科技八一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