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機腹亮出一枚陌生的導彈,小小升級就提升到殲11B的水準
自從1992年引進首批蘇-27SK型戰鬥機以來,中國空軍已成為「側衛」戰鬥機在全世界最大的海外用戶之一,比起中國空軍最新裝備的國產化「側衛」家族成員——殲-16,原裝的蘇-27SK已開始退役,1998年首飛的國產化蘇-27——殲-11也已老舊,中國空軍有關研究機構為一些殲-11進行了升級,讓其對空作戰能力大幅增加。
日前,軍網英文站披露了東部戰區空軍某旅的殲-11戰鬥機實戰化訓練的情況。一架打開背部減速板、放出減速傘的殲-11降落的場景十分唯美,然而有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它的機腹中線掛架露出了一枚白色的空空導彈,從三角形的彈翼可以看出,這並不是俄制R-27中距空空導彈或者更新的R-77中距空空導彈,而是一枚國產的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
圖片:殲-11機腹的霹靂-12很顯眼,軍網英文站 圖片
殲-11是按照俄羅斯給的許可證在沈飛生產的國產化蘇-27SK戰鬥機,原本只能使用原裝的俄制機載空空武器、空地武器。比起蘇-30戰鬥機,殲-11早期只能使用半主動雷達或紅外製導的R-27中距空空導彈,對空中距攔射能力較差,後來在白俄羅斯專家的幫助下,中國空軍的蘇-27UBK和部分殲-11戰鬥機,升級後可以使用俄制R-77中距空空導彈。
圖片:殲-11未升級前只能使用R-27中距空空導彈
由於俄方從未向中國開放過蘇-27、蘇-30戰鬥機的航電系統源代碼,因此這兩種戰鬥機長期無法使用更先進的國產空空導彈,但通過專家們不斷努力,前幾年終於完成攻關。首先在蘇-30戰鬥機上,中國通過加裝相應的航電外掛管理系統,成功將霹靂-12導彈整合進去,這一回殲-11戰鬥機能帶這種導彈,相信也是經過了類似的升級。
圖片:加裝霹靂-12的海軍蘇-30MKK2
殲-11戰鬥機使用老式而笨重的俄制N001雷達,比起2003年首飛的純國產化殲-11B戰鬥機在雷達、航電、電戰系統上有很大的差距,後者採用了國產脈衝多普勒多功能機載雷達和「玻璃化」座艙,能夠使用霹靂-8B、霹靂-12等先進的國產空空導彈,而經過升級後,殲-11戰鬥機在中距攔射能力上已經接近殲-11B的水平。
圖片:採用太行發動機的殲-11B
和俄制R-27中距空空導彈相比,霹靂-12採用主動雷達末制導,多目標和抗干擾能力強得多,在射程上也比俄制主動雷達末制導的R-77中距空空導彈更有優勢,因此中國空軍、海軍分別對殲-11和蘇-30MKK2進行了霹靂-12改裝和升級,將讓這些服役10多年的戰鬥機再次青春煥發。
圖片:蘇-27UBK升級了R-77中距空空導彈
比起購買新機,這樣的升級充分說明了我軍科研人員的聰明才智和不懈努力,節省了大量的經費,也為老舊戰鬥機提升戰鬥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
本文是騰訊新聞和天天快報首發文章,任何未經授權轉載,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作者:烏龍防務評論(微信公眾號:wulongfangwu1 ),喜歡我的觀點,就在騰訊新聞客戶端和天天快報上關注我吧!』


※武直10夜間釋放干擾彈像放煙花,絢麗背後是直升機戰場生存絕招
※世界盃各隊身價榜:最貴法國隊買不了1艘伯克,梅西抵2架F35
TAG:烏龍防務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