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黑鏡》,夠暗黑,夠可怕
最近台劇又出佳作,網友紛紛稱它為台版《黑鏡》。
說得是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名字聽起來挺像繞口令的,但實則蘊意豐富。
這是一部教育劇,有些人可能聽著「教育」二字就想立馬跑了不想看了。但別急啊,它很好看的,夠暗黑,夠可怕。
公共電視台上一部推出的教育主題戲劇還是在12年前,劇名為《危險心靈》。這次再推出教育系列劇,也是大勢所趨。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被父母的「望子成龍/鳳」的心愿所累,不堪重負。
日本的學生上天台告白,說的是自己青春期的小故事小曖昧。
國內的學生上天台,是和父母對話希望父母不要給她那麼多壓力。
大人不聽小孩言,妄圖讓孩子生活成她渴望的樣子,這是我們的大多數父母。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出現了,意欲探討當下的教育問題。它改編自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類型屬於台灣比較少見的詩選劇形式。
它一共有五個單元故事,每個故事都有兩集,每個故事體量相當於一部電影。
熱妹著重講下第一個單元故事——《媽媽的遙控器》。
當一個媽媽,有了讓你回到過去的遙控器,這個家會是什麼樣子?孩子會成為「龍鳳」嗎?
《媽媽的遙控器》里母親淑麗的扮演者是柯素雲,台灣資深演員,演過不少這類型的母親形象。
淑麗的老公婚內出軌,提出了離婚的要求。
離婚理由非常不要臉——
你(淑麗)很堅強,不需要我。我和她的孩子還小,她需要我。
就這樣,淑麗一個人擔當起撫養自己兒子的責任了。
可想而知,她對自己孩子能否成器看得非常非常重,重到了一種變態的地步。
發現自己的兒子成績單是偽造的,她沒有去想孩子為什麼偽造成績(還不是母親要求他成績一定要多好),而是讓孩子明白他這麼做是一個錯誤。
明白的方式也是非常可怕了——
淑麗從一神秘人處要來遙控器,讓兒子每天都重複星期三的生活。
只要星期三兒子回來不再交給假成績單,就可以回到正軌。
但有這麼個媽,兒子哪裡敢把自己真實的成績單交上去呢?
於是,小偉連續過了幾次星期三——出門撞到人,一樣。趕不上公交車,一樣。坐計程車,同一輛。趕去教室碰到別人的籃球,一樣。兄弟說的玩笑話,一樣。
這日子真沒法過了。
小偉最終被逼得拿來了真實的成績單給淑麗,沒想到淑麗變本加厲,開始讓小偉去上補習班。
一節課聽不懂,那就聽十遍,十遍不行,聽十五遍。
反正她有遙控器,可以想聽多少遍就聽多少遍。
去了補習班,與學校的同學關係也疏遠了。
原本約定的旅行,也去不成。
淑麗告訴小偉:
那些同學,等上了高中以後,大家都不會聯繫了。
這個世界上只有媽媽會一直在你身旁。
話看似無比有道理,但其背後體現的操縱心理極強。
現實是,一個人的任何成長階段都少不了朋友的陪伴。沒有朋友,不懂社交,於一個人的成長是沒有任何益處的。
淑麗的繩擰得太緊太緊了,而她毫無知覺。
後來小偉在補習班和一名女同學關係變得親密起來,他們有很多共同愛好,也很聊得來。
可好景不長,淑麗發現了。她自然是不允許小偉除了念書之外還有別的活動。
淑麗再次使用遙控器,讓小偉回到了二人相遇以前,女生不認識他了。
小偉不想活了,選擇割腕自殺。
死不了。
醒過來,手上連個疤都沒有。
觸電、跳樓,小偉都去試過,但都沒用。
淑麗會用遙控器復活他。
最終母子情況如何,熱妹就不劇透了,待你們自己去看。
回到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熱妹想到紀伯倫一首詩,大意如下: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雖與你同在,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而不是思想,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而不是靈魂。生命不可倒行,不與昨日一同停留。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父母,我們要你的愛,也要自由,要獨一無二的靈魂。


TAG:熱門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