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有個國家的華人,辦中刊、吃中餐、說漢語,還不與外人通婚

世界有個國家的華人,辦中刊、吃中餐、說漢語,還不與外人通婚

近代史上,尤其是從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向海外分布的速度逐漸加快,遠的地方不僅來到了歐美等大陸;近的地方,如東南亞地區,更是華人就近選擇的最佳場所,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都是重要的選擇之地。

在前往這些國家的華人中,馬來西亞國內的華人華僑,無疑是其中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作為位於馬來西亞半島上的一個國家,曾是英國控制地區的馬來西亞,在十九世紀之時急需大量的勞動力,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很多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了馬來西亞。

前往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大多數是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一帶的民眾。這些華人到來後,迅速以其勤勞勇敢的優秀品質,在當地站穩了腳跟,發展到今天,馬來西亞形成了馬來人、華人以及印度人三大民族為主體的國家,華人的力量和影響力在當地不容小覷。

十九世紀的時候,剛來馬來西亞的中國人,一方面從事最為辛苦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他們定居當地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開展後代的教育工作,而這些華人的後代,當時主要學習的內容還是《三字經》、《千字文》、《四書五經》等傳統經典文化。

即使在現代社會,馬來西亞的華人,在子女的教育上,還選擇中文教育,國內設立有一千多所華人小學,上百所獨立華人中學。有人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這些在馬來西亞繁衍了將近二百年的華人華僑,依然秉持著華文教育,對增強這裡華人認同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採用中文教育之外,馬來西亞的華人才開辦了很多中文報刊。最早的中文報刊是1815年發行的《察世俗每月統記傳》,這份報紙一共辦了將近七十年,直到1879停辦。而現存最為悠久的報紙,是1910年孫中山所開創的《光華日報》,對當年鼓舞華人開展反帝反封建鬥爭以及聲援日軍侵略方面,都起到了顯著的作用。直到今天,這份報紙在當地華人中還有著較大的影響力。

在《光華日報》之外,還有《星洲日報》《中國報》《東方日報》《南洋商報》等報紙,在華人中間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從這些報紙上, 當地的華人可以看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信息傳輸和分享非常方便。

而且更為獨特的是,這個國家的華人,一般不與其他民族通婚。一個是風俗習慣的不同,一個是因為當地主要信仰伊斯蘭教,而這裡的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通婚之後因為信仰的差別,有很多不便之處,因此大多數只在本民族內部通婚。

在飲食上,由於這裡的華人大多是來自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一帶的民眾,所以在飲食上偏重粵菜,這些是他們難以割捨鄉土情懷的一大體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外國有一支軍隊,愛模仿中國軍隊,不僅說漢語,還愛唱中國軍歌
日本一軍官被譽為軍神,自認打不死,後丟了性命,只因一次擺拍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