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高通前高管出任耐能首席科學家,與CEO劉俊誠的關係是?

高通前高管出任耐能首席科學家,與CEO劉俊誠的關係是?

雷鋒網5月底曾報道,專註終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AI初創公司耐能(Kneron)宣布完成由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領投的1800萬美元A1輪融資。7月16日,耐能又宣布前高通多媒體研發部門總監李湘村擔任首席科學家,將領導公司創新解決方案團隊,負責先進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以加速大中華市場布局。

加入耐能前,李湘村在高通任職17年,領導多媒體研發團隊,開發手機平台上的多媒體應用與系統架構。在多媒體、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慧領域擁有超過70餘項國際專利,先後在國際重要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這位前高通技術高管無疑將增強耐能的技術研發實力,不過雷鋒網也了解到,耐能創始人兼CEO劉俊誠也曾就職於高通的多媒體研發部門。資料顯示,劉俊誠在Rapid bridge開啟了半導體先進後端製程技術的開發,後來Rapid bridge被高通收購,劉俊誠也轉到任到高通多媒體研發部門,期間發表多項先進半導體製程後端技術與多媒體深度學習專利與多項量產產品開發。

這是否意味著李湘村和劉俊誠在高通的時候已經有過合作對彼此比較了解?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如果之前已經對彼此比較了解,對於耐能而言產生的效果也會是積極的。

新上任的首席科學家和CEO這兩位前高通技術人才彼此了解的程度還不清楚,明確的是李湘村將籌組的創新解決方案團隊成員包括 Kneron 頂尖研發和產品人員以及頂尖高校的知名學者,均來自於自清華大學。

據悉,創新解決方案團成立的目標除了加速產品研發效率之外,還包括研究與人工智慧相關的新技術,連接大中華市場,找尋潛在合作機會的研究機構與企業團隊。團隊成員專業領域涵括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和圖像處理,成員目前包括:

史弋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學位、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子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現任聖母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併兼任電子系終身副教授,以及該校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新型可持續人工智慧產學研究中心主任。史弋宇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人工智慧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實現以及醫療領域的相關應用。

沈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子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加入了美國高通公司研究開發部,於2015年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擔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沈聰的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機器學習,尤其是強化學習。

陳雲剛,於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加入朗訊科技 貝爾實驗室從事通信設備的軟體研發。隨後在三星電子韓國研發中心通信網路事業部任職11年,從事中小型通信設備的嵌入式軟體系統設計。陳雲剛目前擔任 Kneron 珠海分公司的負責人,主導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在智能家居、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上的專案與相關新產品開發。

謝必克,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得學士學位,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子工程系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2010年加入了美國美滿科技公司 (Marvell) 中心研發部門並於2013年升任系統架構部門技術主管。謝必克曾負責 12G 到 128G SerDes 高速串口IP的系統設計與演算法研發,以及手機平板觸控晶元的系統設計和研發。

對於AI晶元初創公司而言,資本和人才都至關重要,兩個多月的時間裡耐能就相繼宣布獲得1800萬美元A1輪融資以及迎來了首席科學家。雷鋒網認為資本的加持和李湘村的加入對耐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至於李湘村與劉俊誠的關係以及清華成員組成的創新解決方案團隊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耐能在大中華市場開拓市場則有待觀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專訪圖瑪深維創始人鍾昕:做醫療 AI 要心懷敬畏感
菜鳥戰略控股最大即時物流平台點我達

TAG:雷鋒網 |